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工
广州化工

张统

半月刊

1001-9677

gzhgbjb@vip.126.com

020-36372165

510430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广州化工/Journal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广州化工》创刊于1973年,是广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广州市化工行业协会和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前身为广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刊号为:ISSN1001-9677, CN44-1228/TQ,月刊,每月25日出版,全国发行。编辑部网站开通在线投稿。 《广州化工》是美国《化学文摘》(CA)重点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广东省、广州市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兼顾国外,为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服务。”主要报导化学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兼顾理论研究、科学实验和企业管理。 主要开设的栏目有:专论与综述、科学试验、分析测试、生产技术、企业论坛、化工环保、国内外简讯和专利文摘等。本刊还承办产品推销、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招标、单位简介、书刊征订等各种广告业务。本刊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科研与生产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管理干部参考,也可供社会各阶层人士增长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子筛膜的膜分离过程研究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齐婷任秀秀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分子筛膜在乙醇-水溶液渗透汽化过程中应用的教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膜分离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通过该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分子筛膜的性能特点,了解膜材料的评价方法,井深入理解膜分离过程中的传质机制。实验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其理论学习的深度与科研能力。本研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还为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

    膜分离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分子筛膜渗透汽化

    "安息香和二苯乙二酮的制备及表征"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陈小燕周惠良马强海舍舍...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息香及二苯乙二酮的制备与表征是综合化学实验中涉及到有机合成的经典实验项目。然而现有的实验方案存在反应原料需要减压蒸馏纯化、安息香产率低、二苯乙二酮的合成时间较长的不足,为此,进行了创新设计和改进。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纯化了原料苯甲醛,调控氢氧化钠的滴加速度和滴加温度,并且采用逐步升温法优化合成了安息香,进而以安息香为原料,运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二苯乙二酮。结果表明:用饱和碳酸氢钠可纯化原料苯甲醛;在室温下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时间在20 min,逐步加热至70 ℃,反应60 min合成的安息香产率约为50%,产率提高了 15%;再以制备的安息香为原料,优化了二苯乙二酮的合成条件,微波辐射反应16 min时,其产率约为90%,反应时间明显缩短。通过改进和创新,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培养了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安息香微波辐射二苯乙二酮

    《电化学基础》课程开放性实验设计教改探索

    林燕杨鑫李国强于昊...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教育部近年设立了一批新能源相关专业,电化学在新能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化学基础》是本专业的教学重点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一些概念十分困难。基于此,本文以电解水制氢反应为模型,进行《电化学基础》课程开放性实验设计,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完成制氢反应NiCoP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并测试催化剂的电解水制氢极化曲线研究其催化性能,通过分析不同测试条件下催化剂的极化曲线特征加深对电化学重要知识点-极化作用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开放实验电化学基础极化作用过渡金属磷化物电解水制氢

    磷钨酸/氮化碳催化环己醇制环己烯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建华李培贺刘宗宝王颖颖...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有机化学专业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在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环己烯的制备"基础上,设计新型实用的非均相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浓酸催化剂,通过实验改进助力环己烯的绿色制备,符合可持续化学和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实验设计包含磷钨酸/氮化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反应的研究,同时设计了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产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实验内容。将"绿色化学"等发展理念引入本科生实验课教学,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提升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磷钨酸/氮化碳催化环己醇脱水

    科教融合与"双碳"理念下材料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以"g-C3N4纳米片制备及其在光催化降解中的应用"为例

    周丹彤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科研成果设计了 g-C3N4纳米片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应用实验教学项目。该项目包含了 g-C3N4纳米片的制备和表征,并探索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g-C3N4纳米片对有机染料和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本实验项目内容可操作性强,设备及耗材要求低,绿色安全,并且通过该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也实现了科教融合及"双碳"理念的落实。

    科教融合g-C3N4纳米片光催化降解实验教学改革

    新型色谱柱技术对液相色谱基础实验的提升

    王晓玲罗昱杰李东霖徐疌...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受限于仪器效率与教学时长,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展开,合理安排并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学领域的难点。例如每个单样的色谱分离时间长,是本科生液相色谱基础实验的瓶颈。通过自研的快速传质色谱柱,一个样品在3 min内可完全分离。实践不明:新型色谱柱技术的采用,显著提升了仪器效率,在教学时长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获得了极大的拓展:30 min即可快速完成实验样品的定性分析和色谱柱的基本性能评价;进而把优化色谱条件从验证型改为研究型实验;最后用外标工作曲线完成样品的定量分析。改进后实验教学内容充实深入,知识点覆盖面广,增强了基本操作实践,培养了科研思维,为液相色谱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基础。相关实验的设计为提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示范。

    仪器分析实验基础液相色谱实验新型色谱柱技术

    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相融合路径研究-以无机化学为例

    夏艳张方方尚浩朱晓明...
    205-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机化学》课程是园林、制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如何学好《无机化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至关重要。目前无机化学采用的讲授法,学生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导致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都没有应有的锻炼。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创新实验,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本文采用电沉积法制备PbO2电极,利用PbO2作为阳极,Cu片为阴极对模拟甲基橙废水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处理。在电解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废水过程中,pH为6。0,电流密度为40 mA/cm2,电极距离为2。2 cm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可以达到87。4%和99%。学生们通过该实验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无机化学创新实验电催化甲基橙废水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场效应管中Si纳米线湿法腐蚀

    张杰范瑜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硅湿法腐蚀工艺作为硅基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基础、最关键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利用硅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我们设计制作了场效应管中Si纳米线沟道。该实践教学覆盖了《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课程中多个重要知识点,包含MOSFET器件、薄膜淀积、光刻、干法刻蚀及湿法腐蚀等内容。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促进的整合教学模式,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激发其科研兴趣。

    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践课程场效应管硅湿法腐蚀

    《广州化工》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