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钾肥与赤霉素互作对烟株生长发育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彭玉龙万军李贤王慎强...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钾肥与赤霉素互作对烟株生长发育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改善上部烟叶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CK:常规生产操作;TK1:常规生产操作,成熟期喷施 2 g/kg糖醇螯合钾;TK2:常规生产操作,基肥增施草木灰 1500 kg/hm2,打顶期喷施 20 mg/kg赤霉素;TK3:常规生产操作,基肥增施草木灰 1500 kg/hm2,打顶期喷施 20 mg/kg赤霉素和成熟期喷施 2 g/kg糖醇螯合钾 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烟叶的田间农艺性状、生理指标、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成熟期,与CK相比,TK1、TK2 和TK3 处理均提高上部 6片烟叶的叶面积,增幅分别为 0.79%、14.91%和 20.88%;TK1 处理较CK降低上部叶开片度,TK2 和TK3 处理分别提高 0.73%和2.35%.相较CK,TK1、TK2 和TK3 处理烤后烟叶的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6.63%、12.15%和 16.02%(P<0.05),上等烟率分别增加 0.70%、17.53%和 54.24%,烟碱含量分别降低 10.86%、16.85%和 15.74%,糖碱比分别提高2.97%、21.93%和 25.65%,钾氯比分别提高 19.65%、15.79%和 27.72%.[结论]相较于单纯提升基肥施钾量或叶面钾肥与赤霉素的互作,基肥中增施草木灰并结合打顶期喷施赤霉素与成熟期喷施糖醇螯合钾的协同措施更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叶面积、开片度与钾含量,优化糖碱比和钾氯比,降低烟碱含量,且能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是提升烟叶品质的有效方法.

    草木灰赤霉素糖醇螯合钾上部烟叶

    钾镁平衡施肥对烤烟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

    梁琼月贾海江何明雄范晓苏...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钾、镁养分平衡供给对烤烟光合特性与产质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钾镁肥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云烟 87为材料,在贺州烟区柳家镇(L)和朝东镇(C)2个试验点开展钾镁肥配比施用试验,设置CK:叶面喷施清水;T1:有机酸钾镁I溶液(K2O 9%,MgO 7.5%);T2:有机酸钾镁Ⅱ溶液(K2O 9%,MgO 3.75%)共 3个处理,比较不同配比钾镁营养对烤烟生长、叶片质体色素及光合性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钾镁配合施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柳家镇和朝东镇试验点中,株高和叶片数均以有机酸钾镁I溶液处理提高效果最显著,其中,株高分别较CK提高 16.05%和 12.16%,叶片数分别提高 9.29%和 8.97%.柳家镇试验点有机酸钾镁Ⅱ溶液处理烟株的最大叶面积显著大于有机酸钾镁I溶液,增幅达 5.73%.钾镁配合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质体色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钾镁平衡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其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朝东镇试验点效果较好,2个试验点产量与产值均以有机酸钾镁Ⅱ溶液处理较佳.在烤烟化学成分方面,钾镁配合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总钾、总镁含量,降低钾镁比;提高下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论]施用钾镁平衡肥能不同程度促进烟株生长与产量提高,利于烟叶质体色素积累和光合性能提高,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增产与增值效果以喷施相同钾肥的基础上配施低镁处理较佳.

    烤烟平衡施肥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化学成分经济性状

    喷施叶面钾肥对典型偏酸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谢晏芬赵宇婷张艳艳张国洪...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喷施叶面钾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为烤烟增钾和叶面钾肥施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云烟121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偏酸土壤植烟区设置喷施清水(K0,对照)、腐殖酸钾(K1)、磷酸二氢钾(K2)、水溶性硫酸钾(K3)等 4个处理开展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处理下烤烟的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结果]喷施叶面钾肥可有效促进烟株中后期生长发育,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同时显著增强烤烟对普通花叶病的抗病性,K3 表现较优,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较K0 降低 52.54%和 57.12%.与K0 相比,叶面钾肥处理可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喷施叶面钾肥可促进烤烟增产增收,其中,K3 效果最显著,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K0 升高 7.21%、14.42%和 6.23%.喷施叶面钾肥可有效改善中、下部烟叶化学成分,促进化学成分更协调,其中,增钾降氯效果最显著,且K1 和K3 效果较优,与K0 相比,中部叶钾分别升高 43.75%和 30.21%,氯分别降低61.54%和 46.15%;下部叶钾分别升高 17.48%和 22.36%,氯分别降低 22.22%和 8.89%.[结论]喷施叶面钾肥可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增强烤烟抗病性,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状况,促进烤烟产质量提高,使中、下部烟叶钾含量增加、氯含量降低,其中,以水溶性硫酸钾效果最好.建议偏酸土壤植烟区烤烟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水溶性硫酸钾,以达到烤烟增钾降氯的目的.

    烤烟钾肥叶面施肥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经济性状

    磷钾肥运筹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陈有福周艳宾曾旭波董莹红...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磷钾配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为解决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提高烟叶钾含量与改善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 87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磷钾肥运筹试验,设置磷肥运筹为低磷(N∶P2O5∶K2O=1∶1∶3)、中磷(N∶P2O5∶K2O=1∶1.5∶3)、高磷(N∶P2O5∶K2O=1∶2∶3),钾肥运筹为封顶后是否喷施钾肥共 6个处理,比较不同磷钾运筹方式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化学品质、外观质量、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高磷配施钾肥处理烟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茎围和节距均最大,分别为 122.4 cm、0.158 0 m2、5.94 cm和 6.66 cm.各处理中部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整体较上部叶高,物理特性综合得分整体较上部叶低.随磷肥施用量增加烟叶的感官质量呈升高趋势,烟叶的综合质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中部叶的改善效果优于上部叶.不同部位烟叶质量均表现为中磷配施钾肥处理最佳,中部叶和上部叶的综合得分分别为 0.766分和 0.722分.[结论]烟叶综合品质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升高,喷钾明显改善中部叶综合质量;中量磷肥(668.0 kg/667m2)配施硫酸钾(499.5 kg/667m2)可有效扩大封顶后叶面积与节距,协调中部叶化学组分,提高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优化总氮、氮碱比、钾氯比,提升香气质、香气量,整体改善烟叶品质.

    烤烟磷肥钾肥烟叶品质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组分

    烟秆生物炭与钾肥配施对烤烟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

    杨涛杨亚腾张荣辉赵琴...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钾、镁养分平衡供给对烤烟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云烟 87为供试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CK:常规施肥(复合肥 600 kg/hm2);T1:常规施肥+烟秆生物炭(600 kg/hm2);T2:常规施肥+硫酸钾(600 kg/hm2);T3:常规施肥+烟秆生物炭+硫酸钾;T4:常规施肥+缓释钾(1 200 kg/hm2);T5:常规施肥+烟秆生物炭+缓释钾肥共 5个处理,在常规施肥基础上研究烟秆生物炭配施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烟秆生物炭处理(T1、T3 和T5)土壤的pH分别较常规施肥降低 4.00%、7.18%和 11.06%,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提高.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烟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长均增加,以T5 处理农艺性状最好.与对照和单增施烟秆生物炭处理相比,烟秆生物炭与钾肥配施处理(T3、T5)烤后中部叶钾离子含量均提高,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升高,氯离子降低,氮碱比、钾氯比升高,化学成分更协调;上部叶钾离子含量升高,总糖含量降低,总氮升高.施用烟秆生物炭处理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总体呈增加趋势,产量分别较CK增加 1.88%、8.58%和 10.34%,产值分别增收 0.67%、13.43%和 15.95%,以T5 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优.[结论]烟秆生物炭能改良土壤,促进烟株生长,增效益、优品质.相比硫酸钾肥,缓释钾肥可缓释钾素,满足烤烟生长的同时,更利于烟株后期吸收,提升烟叶品质.烟秆生物炭与钾肥配施协同增效,尤其与缓释钾肥共施效果最佳,显著促进烤烟生长及产质量提升.

    烟秆生物炭钾肥土壤理化性质生长发育经济性状烟叶品质

    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与香味提纯复壮研究

    王倩吴娴宫彦龙张习春...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种性退化的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和香味进行提纯复壮,为大粒香的推广应用提供种质支撑.[方法]2018年选用大粒香品系材料38株,经外观和香味鉴定从中筛选出6个株系于2019年种植,连续 4年对外观品质、香味表型和 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主要香味物质)含量检测及分子标记验证,在粒型和香味方面对初选材料进行提纯复壮.[结果]通过连续 4年提纯复壮最终获得粒大饱满、具有香味、食味品质极佳的大粒香新品系DLX-1,其香味基因Badh2在第 7外显子发生 8bp缺失和 3bp突变,与原始材料相比,Badh2基因未发生改变或丢失;2-乙酰-1-吡咯啉相对含量达 0.016%.与大粒香提纯复壮前初始材料相比,新品系DLX-1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4.63%、16.09%和8.45%;粒长增加3.15%,粒宽降低 3.53%,长宽比增加 4.87%;垩白度降低 21.46%.[结论]针对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及香味进行为期4年的提纯复壮过程,最终完成大粒香粒型和香味优良种性恢复,在保持香味基础上,出米率和垩白度均明显优于提纯复壮前初始材料,尤其在恢复大粒香长粒型特点方面表现更明显.

    大粒香提纯复壮种性退化香味

    兴安盟地区常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生活型特征

    姜永成宫文龙田春育刘乐萌...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兴安盟地区常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及其生活型特征,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盟为研究区,采用实地踏查法结合室内分类鉴定,调查分析该区域常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范围、生境特点、种类及其生活型特征.[结果]在兴安盟地区共收集到常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240份,不重复物种 173个,分属 40科、121属.其中,多年生禾草种质资源 47份,灌木、亚灌木及小乔木 26份,多年生杂类草 115份,1~2年生草本植物 52份.以多年生杂类草种子最多,占收集种子总数的 46.96%,其次为 1~2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占比为 21.67%;多年生禾草和灌木、亚灌木、小乔木种子较少,占比分别为 19.58%和 10.83%.[结论]从地理分布范围看,多年生禾草主要分布在乌兰浩特市,灌木、亚灌木与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与阿尔山市,多年生杂类草和 1~2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扎赉特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与中旗.

    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生境特点生活型兴安盟

    黔中地区鲜食玉米播期气象因子对生育进程与产量的影响

    邹军韦海龙左晋安林...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播期气象因子对黔中地区鲜食玉米生育进程、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为黔中地区鲜食玉米最适播期确定及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21-2022年,以市场畅销的鲜食玉米品种万糯2000、农科糯 336和彩甜糯 6号为试验材料,设 3月 10日、3月 20日、3月 30日、4月 9日、4月 19日、4月29日 6个播期,考察不同播期鲜食玉米生育进程与产量,采用回归与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鲜食玉米生育进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年际间、播期间(2021年)对 3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差异极显著,品种间、播期间(2022年)对 3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年际与播期呈极显著互作效应;2021年随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4月 19日播期产量(25 234.81 kg/hm2)最高,其次是4月9日播期;2022年以4月29日播期产量(18 410.05 kg/hm2)最高,其次是4月9日播期.[结论]黔中地区鲜食玉米品种适宜播期在 4月中下旬,最适播期为 4月 20日左右,该播期的气象条件更有利于鲜食玉米的生长发育,实现黔中地区鲜食玉米高产稳产.

    鲜食玉米播期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气象因子

    不同施肥方式对枇杷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蔡益航刘小英刘国强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枇杷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枇杷合理高效施肥和园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有机肥配施化肥+水溶性肥(T1)、有机肥配施化肥(T2)和单施化肥(CK)3个不同施肥处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驱动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土壤关键环境因子.[结果]与CK相比,T1 和T2 均提高土壤的pH、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3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绝对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真菌绝对优势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T1 增加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粘球菌门、被孢霉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T2 增加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unclassified_Fungi、罗兹菌门和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T1 引起土壤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下降,T2 引起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增加,真菌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对施肥方式的响应强于细菌.土壤的pH、速效磷、有机质、含水率、全钾和速效钾是导致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的全钾、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含水率和碱解氮是导致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水溶性肥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和提高植物抗性上更具优势,在我国枇杷适种区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枇杷施肥土壤宏基因组微生物群落果园细菌真菌

    从江柑橘黑点病发生调查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柏自琴林乾王小柯司宇...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从江柑橘黑点病发生情况及规律,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为从江柑橘黑点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情普查及系统调查方法,开展从江柑橘黑点病发生情况与发病规律调查;通过在田间设置不同药剂及施药方式处理,开展黑点病防控药剂筛选.[结果]调查果园的柑橘黑点病发病率为 100%,病情指数大于 50的果园占 40%,老果园发病重,不同品种均可感病,夏季雨季及 9月上旬是防治关键时期.以 80%代森锰锌 7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50%氟啶胺悬浮液 1000倍液 3种药剂按次序轮换使用 2次以及 50%氟啶胺悬浮液 1000倍液+绿颖矿物油 200倍液 2种处理方式对柑橘黑点病的田间防效最佳,防效达 100%;其次为 50%氟啶胺悬浮液 1000倍液,防效达 92.31%.[结论]从江柑橘黑点病发病率高,其中以老果园发病较重,防治关键时期为夏季雨季及 9月上旬.从江柑橘黑点病防治推荐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50%氟啶胺悬浮液 1000倍液 3种药剂按次序轮换使用 2次,或用 50%氟啶胺悬浮液 1000倍液配合绿颖矿物油 200倍液施用,可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柑橘黑点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发生规律田间防效贵州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