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伍鹏程

双月刊

1004-5570

gznu@sohu.com

0851-6771335/6762237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研究论文。每期刊载论文约30篇,全年总计120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权力、资本和地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李伯华张洁窦银娣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是增进村民福祉、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选择之一.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采用"权力—资本—地方"三元辩证视角分析,构建了"搭建有机更新共同体的网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互动机制—提出有机更新共同体的行动路径"的分析框架,以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进行机制探索和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是指政府、企业和村民三大更新主体,为实现有机秩序修复和传统功能转型两大更新目标,通过精准判定、精准修复和精准施策的更新方式提供多元保障的过程.2)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更新经过4个阶段的实践演进,最终在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模式下成功搭建有机更新共同体网络体系.张谷英村政府强化权力规制机制、企业落实资本投入机制、村民践行地方参与机制,共同构成了张谷英村"构建有机更新网络、培育有机更新信任和形成有机更新规范"的三维互动机制.3)基于三维互动机制,针对张谷英村管理失衡、收益失策和权益失位的现实阻滞,提出了规划制定和监管强化、责任共担和收益共享、意识强化和行为规范的行动路径.研究从多元主体视角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研究进行补充,对张谷英村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多元主体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张谷英村

    基于景观基因投射的传统村落旅游意象及其游客感知——以张谷英村为例

    刘瑞瑞刘沛林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意象是旅游目的地研究和地方实践的重要内容,对旅游发展和景观符号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景观基因理论、旅游意象理论与UGC文本数据来探讨张谷英村景区投射意象与游客感知意象的差异.研究发现:1)景观基因与旅游意象在内涵结构中存在密切关联,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主要表征内容,感知意象是主体对地域景观的主观表达.准确识别景观基因、使景观基因显性化是建构传统村落投射意象的基础.2)在建筑意象和空间意象维度中,游客认知意象高于景区投射意象;在文化意象和环境意象维度中,景区投射意象高于游客认知意象.游客对张谷英村显性、外在的景观特征感知较为强烈,对于隐形、内在的文化景观特征感知较低.3)游客对张谷英村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满意度较高,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情感的具体反映在景区门票和商业化方面.研究结论为决策者开发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旅游意象UGC张谷英村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与利用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李红波胡正玉周家乐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存量规划已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新命题.构建了存量用地从提取到综合评价与潜力测算应用的框架体系,分析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空间分布与规模特征,测算镇域尺度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提出存量用地盘活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的整体盘活潜力可观,各街镇开发改造潜力差异较大.2)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分为三级潜力区,分布不均衡,靠近主城区的街镇潜力较大且多集中于南部.3)乡村存量用地盘活应该采取不同类型村庄差异化发展、乡村规划与盘活政策有机衔接、创新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等有效路径.

    存量用地乡村地区潜力测算利用路径丰县

    传统村落遗产地居民文化适应对遗产认同的影响研究——以吉首市德夯村为例

    易韵李伯华李萍萍邹靓...
    29-3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产旅游的兴起为传统村落旅游带来机遇,但也因过快发展引发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以及遗产认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遗产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概念解析,一方面,从遗产认同的内部结构出发,构建遗产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德夯村居民遗产认同情况;另一方面,援引Barry的双文化模型和SL-ASIA单线性文化适应模型来测度居民的文化适应情况,利用回归分析探讨文化适应对遗产认同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1)SL-ASIA模型下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可以从社会交往、日常偏好和遗产认同3个维度进行评价,Barry的双文化模型可以将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策略分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4种类型.从SL-ASIA模型和双文化模型都可得知德夯村居民的文化适应为双文化主义.2)传统村落居民的遗产认同可以从遗产认知和遗产身份认同2个维度进行评价,德夯村居民具有一定的遗产认同但程度不深.3)整合型文化适应,以及文化适应的社会交往和日常偏好维度对遗产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所得结论,对传统村落居民的遗产认同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推进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遗产认同文化适应

    主客观比较视角下农户福祉差异与提升路径研究

    朱志航马利邦宗艳玲赵守存...
    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祉是一种幸福、健康或繁荣的状态,提升居民福祉是未来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依据实地调研与访谈数据,以农户生活满意度衡量农户主观福祉,以农户生计资本解析农户客观福祉,划分农户福祉水平,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生计策略的农户,对其福祉水平进行解译,为白家村农户发展提供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白家村农户主观福祉与客观福祉匹配结果以"中-中"类型聚集明显,尚需整体提升.2)具体而言,客观福祉中以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滞后性较明显.主观福祉中乡村生产生活保障满意度较低,当地农户对自身医疗、卫生、教育存在意见.3)未来应首先整体提升策略水平指引白家村乡村农户福祉向"高-高"理想状态发展.其次,重点突破建设短板明确白家村乡村农户福祉建设方向.受访农户中,脱贫不稳定户与边缘户基础资源禀赋不足,发展内生力不足,针对此情况亟需政府进行对应帮扶.同时,当地政府应针对外出务工农户,开展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外出农户非农就业能力,为留村农户农业资产变现提供政策支持,确保农户在取得非农收入的同时,还能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主观福祉客观福祉农户生计生计策略提升路径

    喀斯特山地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戴丽尹昌应毛春艳郑佳薇...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内涝灾害愈加明显,已成为造成喀斯特地区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西南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2020年实测和调查的内涝灾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2020年贵阳市主城区内涝频发,且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分布特征.2)不透水面、绿地与内涝频次的相关性显著,分别呈正、负相关.3)内涝周边500 m缓冲区内景观由少数聚集程度大的斑块构成,优势度较高,景观中的优势斑块类型仅有一种或少量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空间聚集情况差异显著,其中铁路与道路、房屋建筑的景观指数空间聚类较为显著.4)内涝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关系不显著,但与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指数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内涝的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喀斯特城市内涝防治和景观格局规划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喀斯特山地城市空间自相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分析

    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车旭航李锦宏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有效途径,科学辨析其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可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文章于贵州省724个中国传统村落细分出104个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结合地理探测器揭示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贵州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均呈集聚分布,市州范围内分布极不均衡.2)贵州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皆呈现东密西疏,环状分布.3)社会、经济因素对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影响机理具有较好的解释效用.

    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山地城市公交服务感知与出行幸福感关系研究——基于获得感的调节作用

    贠艺涵赵航熊仁江刘思敏...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幸福感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相结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山地城市居民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公交资源获得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出行幸福感呈现出边际递减特征;2)山地城市居民公交资源获得感在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公交服务质量感知对出行幸福感的正向影响随公交资源获得感的增强而减弱;3)山地城市公交资源获得感对出行幸福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公交"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的制度改革提供启发,利于提高山地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幸福感.

    城市交通非线性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山地城市公交出行幸福感获得感

    二维抛物方程基于降维格式的一种差分谱逼近

    秦鸿潘珍兰安静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圆域上的二阶抛物问题,提出了基于高阶多项式逼近的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极坐标变换及Fourier基函数展开,将原问题分解为一系列解耦的一维二阶抛物问题.然后,对每个一维二阶抛物问题,建立了一种弱形式及其离散格式,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格式的稳定性,弱解和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误差估计.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算例,数值结果表明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二阶抛物方程差分谱逼近稳定性和误差估计圆域

    基于余维裂缝多孔介质渗流的差分多重网格法

    向远强范小林邹志涵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余维(又称为降维)裂缝多孔介质中不可压单相流体渗流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值求解方法.结合多重网格法和块中心有限差分法的优点,给出了一种块中心有限差分多重网格法求解裂缝多孔介质渗流问题,通过该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经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余维裂缝多孔介质多重网格块中心有限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