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萧伯符

双月刊

1673-2391

027-83421366 83421235

430034

汉口解放大道86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查看更多>>《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系湖北省公安厅主管、湖北警官学院主办的公安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犯罪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公安机关大数据领导力研究

    刘启刚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机关大数据领导力对实现公安机关犯罪治理的信息化、精准化、协同化、善治化等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其涉及谋划能力、搭建能力、决策能力、引导能力、评价能力和保障能力六个维度.当前在认知上缺乏重视与主动性,在素养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不足,在共享上缺乏规范数据标准导致交流障碍,在风险上存在数据安全隐患易侵犯公民隐私权等问题.应提升应用大数据的意识和素养,组建多元共生的协作化大数据应用团队,营造变革与创新的大数据文化氛围,完善大数据开发、共享及应用的工作机制,以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大数据领导力.

    大数据领导力决策能力公民隐私权多元共生

    区块链犯罪的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研究

    薛亚龙刘梓泞
    1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凭借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以及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正迅速成为新型网络犯罪滋生与发展的"新空间".区块链犯罪中存在犯罪主体匿名关联证实难、虚拟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流向错综复杂以及全链条侦查打击效果差等突出问题,有必要引入区块链犯罪的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研究.以区块链犯罪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的生成逻辑为起点,论证区块链犯罪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的转型价值,提出区块链犯罪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的构建框架,选取区块链犯罪数据溯源情报侦查的应用方法.这不仅能够挤压区块链犯罪的生存空间,阻断区块链犯罪的滋生链条,而且还能够延伸区块链数据情报价值的生命周期,增强构建数据情报侦查决策关联规则的精确性,从而实现对区块链犯罪的全链条数据溯源情报侦查打击.

    区块链犯罪数据溯源情报侦查

    刑事侦查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风险及防范路径

    徐鹏王善华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刑事侦查中,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辅助侦查部门进行案件定性和研判,在审讯中验证言辞证据,识别犯罪嫌疑人,协助涉案资金的查控.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主体地位不明、算法偏差、数据安全以及伦理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为了有效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风险,公安部门需建立和完善治理框架,构建多主体合作治理体系,并设立专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机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刑事侦查应用模式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赋能治安学专业教学研究

    张勇王润生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给治安学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治安警务理念、业务流程、工作模式等发生重大变革,治安学专业教学应当结合科技兴警和治安管理创新需求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动态化信息整合、个性化内容推荐、自动化知识库构建实现教学内容更新;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互动式智能课堂、数据驱动教学决策推动教学模式创新;通过精准化评估、多元化评价、长期性评价推动教学评价改革;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跨学科培训、课程循序渐进来应对学校资源和投入、教师素质与能力、学生适应能力与思维方式转变的挑战,保障人工智能赋能治安学理论教学落地生效.

    人工智能治安学个性化学习智能课堂教学评价

    国家安全视域下数据犯罪的防控难题与对策

    任彦君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军事等实力的增加,网络空间中的数据犯罪活动日益严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数据犯罪的主要方式包括:通过网络攻击窃取数据;通过利诱境内人员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自媒体、网络论坛等搜集信息数据等.防范网络中数据犯罪的难点在于:案件发现和追踪难;境外机构的数据获取得到跨国企业支持;我国网络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互联网关键设施受控;网络安全及国家安全意识不足等.针对网络中涉国家安全数据犯罪的治理难点,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加快软硬件设施的国产替代进程;实施进口设备安全审查;提升网络科技实力;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点保护;提高查处相关犯罪的能力;完善刑事立法等.

    国家安全网络攻击数据犯罪网络科技

    新时代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

    赵慧窦云蔚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犯罪经历了代际更新,新型犯罪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出跨境犯罪快速增长、犯罪集团大量涌现、黑灰产业膨胀升级等特征.与此同时,数据产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在网络犯罪的治理决策、预测预防、侦查打击等方面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但实践中,大数据应用于网络犯罪治理还面临着数据资源利用不充分、数据安全保护不完善及国际合作水平待提升等困境.优化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一要优化资源整合,加强数据有效利用;二要促进多元治理,共同维护数据安全;三要把握战略机遇,持续深化国际合作.

    网络犯罪大数据犯罪治理数据安全

    社区警务改革的运作逻辑和发展路向研究

    谭薇
    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地人口及社区规模不断扩增,基层分散的治理场景、复杂的治理事务和粗放的治理体系使社区警务呈现重叠交叉态势.协同治理在当前的社区警务改革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具有全面性、迭代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的敏捷治理与社区警务形成治理耦合,能够有效助推社区警务改革形成精准化、高效化运行格局,进而重塑治理模式,实现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社区警务公共安全协同治理敏捷治理

    东南亚国家博彩业监管研究及启示

    杨淑芳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彩业历来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宣布博彩业合法化或放松对开设赌场和参与赌博活动的打击力度,更是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对东南亚国家博彩业的开放程度、监管特征以及打击跨境网络赌博的治理困境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促进与东南亚国家警务合作机制的创新,为打击跨境赌博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东南亚国家博彩业监管国际执法合作跨境赌博

    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出路

    张建军王慧婧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的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制度在性质和内容上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恶意补足年龄规则有相似之处,为我国处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制度模式.然而,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制度的程序定位不清,对未成年人保护与惩戒失衡等造成适用上的困境.健全低龄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制度需要明晰其程序定位,建立双向保护原则,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

    低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核准追诉恶意补足年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法经济学分析——基于个体、社会与国家的三重视角

    赵政乾
    10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存在"模仿市场运行机制",即考察成本与收益等因素使刑罚资源合理分配的经济逻辑.《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意图重塑已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成本与收益结构.经过法经济学分析,此次慎重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已是最为合理的选择.具体而言,在个体层面,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重塑了犯罪的收益结构,且有关未成年人不存在法律认知障碍,所以其对损益变化可以做出反应.在社会层面,虽然犯罪标签减损了有关未成年人从正统社会可获取的利益,不完整的前科封存制度也致使其犯罪的机会成本下降;但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对国民道德直觉的有限回应,维护了刑法可贵的道德信誉,这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收益.在国家层面,相较于专门矫治教育的成本以及或然的治安维持行为所需的刑罚投入,慎重下调已是成本最小化的理性选择.同时,为规避粘滞效应招致的谴责意愿边际递减,对刑法第17条第3款的教义学解析应当注意"情节恶劣"是综合的评价要素;并在报请程序中坚持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简言之,刑事责任年龄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会根据个体、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共同塑造的收益结构上下波动.

    刑事责任年龄法经济学粘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