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基于五育并举的医学人才培养研究

    肖刚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人才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宝贵资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是医科院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护卫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五育并举"的提出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五育并举"视角,阐述了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内涵特征。同时,还探讨了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并介绍了民族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的探索,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健康中国战略

    学风建设背景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高路径探析

    吕楠王蕊
    35-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育人成效。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其在学风建设等工作中营造大学生优良学习风气,提升辅导员自身业务水平,构建高校浸润式育人氛围。学风建设背景下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是紧跟新时代高校育人时效性的必然要求,开展"大思政"协同化育人的必备条件,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朝着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重点推进,建设专属工作平台作为支持保障,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素质能力。

    学风建设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

    高校学分互认的问题审视和对策研究

    许玲韩菡王婧萤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学分互认可在更大的范围内跨校融通教育资源,更优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学生多样化学习,提高人才产出质量。然而事实上高校学分互认工作推进相对缓慢,成效尚未完全凸显,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校际实施障碍、监督管理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为规范权责而构建国家主导的学分互认体系、以实施过程规范管理为目标打造学习成果认证共同体、为强化多方监督及评估形成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格局的可行对策。

    学分互认教学资源高校

    新时代劳动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新路径研究

    梁利文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高校就业工作、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根本指引。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是检验育人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高校应当以新时代劳动观为就业工作指导的基础理论,全面梳理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容及内在逻辑,实现新时代劳动观与就业难题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形成新时代劳动观引领就业的分析框架,包括推动就业的理论根基、发展动力、远大愿景等,寻求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新路径。

    新时代劳动观大学生就业新路径

    民族地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路径探析

    文兰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尚未完善,缺乏与学校特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劳动文化高度融合的教学内容等问题,本文从育人价值、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特性和学校特点等视角出发,提出强化保障、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家校协同育人等建议,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权益认知缺失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文菲斐杨永贵
    46-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对劳动权益的认知状况是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区分个体劳动权益与集体劳动权益,构建劳动权益认知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基于586 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对劳动权益认知的基本特征以及认知缺失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大学生劳动权益认知缺失严重;其中,集体劳动权益认知缺失程度更高;认知缺失情况存在明显的性别、性格、院校和专业等组间异质性。导致认知缺失,既有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信息渠道单一及自我弱势缺乏勇气的自身因素,也有政府引导与学校相关就业指导不足以及企业与工会责任意识缺乏等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四方主体联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对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推动大学生对劳动权益认知的提高的对策建议。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权益认知

    "生命至上"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策略探析

    雷祖军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生命至上"为视域,旨在探析新时代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策略。首先阐述了"生命至上"、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概念,强调了"生命至上"的意义与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生命至上"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有机契合,然后提出了基于"生命至上"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生命教育宣传和普及、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推广科技创新促进生命教育创新等方面。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生命至上"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初探

    孟宇竹雷昌贵张晓东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校企双方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具有生产与教学的双重功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的特点。坚持以育人为本,立足于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实践,培养创新、沉着、服务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产业学院的日常教学中。在总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规范生产与教学活动制定现代产业学院运行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管事、管人,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平顶山技师学院润泽餐饮学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产岗位和企业对紧缺型人才需求,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运行模式。

    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凌星元双海军苏春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造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实践和理论成果。破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探究通过产教融合实施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文章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研究对象,阐述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时代蕴含,探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实现多元主体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协同育人,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实困境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齐媛媛
    59-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产业与教育的深度整合,我们需要让高等职业学府致力于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技术和技能专业人士,并持续优化产业与教育整合的品质评估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结果状况进行客观科学的认定。在高职院校中产教融合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在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内部产教融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措施和策略。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