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岗位技能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王艳华袁利升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使得企业对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财会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为解决应用型本科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以51job及智联招聘两个招聘网站的200 家招聘公司为数据来源,检索财务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技能,并进行分析,构建信息技术背景下基于财务管理岗位技能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创新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我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开始应用。

    信息技术财务管理岗位技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策略研究

    李云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涉及语言表达、语言习惯、风俗人情等多方面,具有增加知识文化储备、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促进未来成长发展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由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较少、任务繁重、学生基础较差等因素影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诸如教师不够重视、融入内容较为单调、培养方式不够多样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策略:发展文化意识,引入文化资源;挖掘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情境;比较文化差异,建立思想意识;营造交际场景,借助语境培养;解析动作差异,推送自学资源。落实这些策略,达成培养目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文化意识文化差异交际语境

    专业课程视角下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感知与偏好研究

    王银思李安冬
    88-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和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偏好性及认可度,是课程思政实施、评价与完善的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较为模糊,对其实施有一定感知但并不明显。从学生视角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具有正向的多重教育功能,学生呈支持态度;提升教师思想素质、个人魅力、教学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融入丰富的思政教学内容有助于实现更好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大学生感知偏好

    文化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场地设计》课程为例

    郑雷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前阶段的快速发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在新方位与新坐标的指引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宗旨,"课程思政"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身份属性、融合方式与承载形式等问题则逐渐发展成了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围绕着环境设计专业《场地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对"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具体教学过程的方式与方法进行针对性、专题性的系统研究,不但可以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范案例,而且对于未来深入推进高校特色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场地设计课程教学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价值、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王红涛张好徽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恪守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生动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丰富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之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制造强国的内生动力。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基于此,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可以从融进课程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融进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向发力;融进网络体系,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同力协契;融进文化体系,校园文化与家风文化同声相应;融进评价体系,系统性与层次性考核同轴共转等视角进行考量。

    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理念与路径

    李虹曹晓军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思政观为指导,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从两者的目标、功能、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理顺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过程中需面对的一些重要关系,厘清两者融合的基本理念;探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提升路径,寻找两者融合的切入口,多管齐下,探索新思政观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路径,推进两者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新思政观高校思政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路径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侯雪燕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阵地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现状发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具有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在思政教师、高职学生、思政课授课、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出通过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体主动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内容专业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课堂多元化等途径,以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成效。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国家安全观

    海洋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海洋环境学"为例

    李宵慧
    103-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为高校培养高质量海洋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并深化海洋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学校涉海专业人才全方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性实践的重要途径。海洋环境学课程是海洋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设背景及专业定位决定了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本文以"海洋环境学"为例,挖掘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与探索,并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以期不断推进润物细无声式"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为新形势下高校涉海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

    海洋环境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校本文化资源在思政育人中的应用

    谭琴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政育人是思想政治课程开展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更具有综合性、素质性的人才。高校校本文化资源以校史人物的事迹以及精神为主要代表,是高校办学中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促进人才的培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育人合理利用校本文化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思政育人创新发展。

    新媒体高校校本文化资源思政育人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阅读类课程教学优化路径分析

    尤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在大的教育环境下需秉持课程融合的思路,发挥课程思政的优势,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工作。从现状了解到,高校英语的课程思政教育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不足,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为此,在今后的英语阅读类教学中,需积极探求思政与阅读能力双提高的路径,掌握融合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英语成绩和思政建设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就英语阅读类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便为今后的英语阅读类课程教学指明方向。

    课程思政措施分析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