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牛耀宏

季刊

1671-3974

hbnyxb@163.com

0315-3049469

063004

河北省唐山市北新西道88号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Energy Institut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学术性期刊。本刊的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与探索的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分析——以HG大学为例

    许建邳雨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地方高校在区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过程中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密切程度,以及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地方高校、高等学校职能和科技创新等概念,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从地方高校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关系、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地方高校与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性三个角度,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以地方高校为核心,高校—企业—政府三个主体间动态平衡、协同共进的服务区域科技创新模型.

    地方高校区域科技创新模式三螺旋理论HG大学

    产业数字化背景下的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杨正张雅伦孙晓静王丽杰...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信息化能力在教师教学过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信息化能力欠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匮乏,先进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等现状,各高职院校亟须解决如何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难题.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需要体现产教融合特性,高职院校须依托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从更新教师的数字素养认知、建设教学团队、构建培训模式、建立培训机制和构建课程体系等方面,全面构建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模式,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为企业培养数字素养人才.

    产业数字化数字素养高职院校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分析与对策

    何慧仔石智生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及时准确解决社会工作岗位胜任力的标准需求与现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质量体系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专业技能掌握、实践能力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规划、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现状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调研分析,提出推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就业择业观念、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构建长效服务机制的对策决策建议,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结构、保障就业创业的提质增效.

    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供需对接与提前就业班模式研究

    王树刚杜建军王俊琦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供需对接在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深入研究了提前就业班的构建过程及其实施效果,强调了其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同时,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等策略,旨在优化供需对接和提前就业班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供需对接提前就业班

    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的高职院校综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刘婧
    20-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岗课赛证"与"思政融通"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将岗位对接、课程教学、技能竞赛与职业证书考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岗课赛证+思政融通"的高职院校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注重将实践岗位的需求、专业课程的内容、竞赛平台的搭建、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相融通,以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的全方位培养.通过构建与实践这一综合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岗课赛证思政融通高职院校综合育人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的三重逻辑

    宁晓钧安璐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价值巨大.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就需要理解并把握意义、问题和路径之间的逻辑.价值逻辑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价值;问题逻辑即二者结合过程中存在把优秀传统文化泛化、窄化、虚化等方面现实问题;方法论逻辑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价值逻辑问题逻辑方法论逻辑

    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文化传承与价值意蕴

    胡瀚文张磊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幸福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幸福观,弘扬共产党人的革命幸福观,以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为背景,针对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阐明了幸福追求的目标取向与实践路径,对于纠正社会生活中的认知偏差、指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点燃全体中国人的奋斗激情,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奋斗幸福观文化传承价值意蕴

    青年大学生熬夜现象的审视与探析

    王彭城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作为一项基本的生理需求,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入睡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后推迟.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熬夜现象,但熬夜不仅仅是个体问题,还涉及社会中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化问题.青年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牺牲睡眠时间利用熬夜换取时间以达到对学习工作理性的感官超越和实现个人认同价值,因此需要对熬夜现象加以合理引导.

    青年大学生熬夜现象公共领域私人生活

    数智化赋能高等职业院校财商教育范式突破

    赵云栋季振凯赵越杨凤坤...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正推动高等职业院校财商教育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实现范式的突破.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教育模式得以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革新,同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耦合.目前,财商教育面临的问题有:教学资源陈旧单一,实用性匮乏;缺乏整体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生态缺失.运用数智化赋能高等职业院校财商教育的范式突破有:明确数智化财商教育目标、构建系统化动态更新的教学资源库、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推动跨学科内容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体系.这些措施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财商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数智化赋能高等职业院校财商教育范式突破

    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刘源徐静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队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资源,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柱.新时代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职业院校、企业的深度参与,不断探索和创新.

    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