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纳米技术的液体活检对CTCs捕获与检测的进展与突破

    李甘于妍妍顾纯林杨渊...
    449-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循环大多被认为是癌症进展或全身侵袭的先决条件,它与恶性肿瘤的关键标志—转移相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癌症转移的标志,其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比重极高,因此它们的检测和表征对癌症生物学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讨论了纳米技术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检测的进展和突破.基于纳米技术的液体活检能够对分子或细胞生物标志物进行无创和动态分析,因此对疾病诊断、预后、进展、治疗效果监测、疾病机制的理解以及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环肿瘤细胞纳米技术液体活检进展与突破

    急性高原病患者疲乏轨迹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宋生琴余顺祖
    45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高原病患者疲乏轨迹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调查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高原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信息.分别在患者高原暴露 24h内、第 3 天、第 5 天、第 7 天,采用疲乏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疲乏程度,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其疲乏的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分析影响潜在类别的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 143 例患者,其疲乏程度可分为 3 种轨迹,分别为持续疲乏组(42.7%)、疲乏缓解组(25.9%)、疲乏加重组(31.4%).与疲乏加重组比较,焦虑和失眠是持续疲乏组的影响因素;体力劳动、焦虑、失眠和困倦是疲乏缓解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高原病患者疲乏程度呈现不同变化轨迹,临床护理应根据患者疲乏的不同轨迹特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

    急性高原病疲乏潜在类别分析轨迹

    基于中国数据库河北省银屑病共病研究

    赵伊珂魏凤张晓光王博...
    459-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河北省银屑病常见共病患病率、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数据库中提取一般情况、疾病及共病情况数据,采用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研究纳入 1 487 例河北省银屑病患者,男性患者 65.8%,平均年龄(37.62±14.73)岁.银屑病分型以寻常型最多,中重度患者占比 65.57%.河北省患共病的患者占比 11.8%,以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为主,高龄、体重异常且未患高脂血症更易患高血压,高龄、早期发病、中重度银屑病且为红皮病型或脓疱型更易患 2 型糖尿病.结论 河北省银屑病患高血压、2 型糖尿病及超重比例较高.

    银屑病共病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河北省

    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认知干预在高血压三级患者中的应用

    朱云刘芳郭艳娟肖月...
    46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认知干预在高血压三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12 月诊治的高血压 3 级患者 116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认知干预,观察组接受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认知干预.比较2 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 3 个月时,观察组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认知干预可有效加强高血压 3 级患者的治疗态度和信念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达标率更高.

    高血压认知干预计划行为理论血压控制

    萨提亚沟通模式在高龄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

    赵海艳王献花
    467-469,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萨提亚沟通模式在高龄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12 月收治的62 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萨提亚沟通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后 2 组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干预后 2 组产妇角色转换情况(母亲角色适应量表),统计干预后 2 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孕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干预前、干预后 2 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结果 干预后,2 组产妇GSES量表评分、SF-36 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量表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孕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龄产妇围产期护理中应用萨提亚沟通模式干预,可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促进产妇角色转换,同时还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孕期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萨提亚沟通模式高龄产妇围产期护理自我效能角色转换母乳喂养

    "网络媒介+运动"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李孟醒张渊
    470-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网络媒介+运动"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2022 年8 月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网络媒介+运动"干预,比较 2 组患者术后康复依从性、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无氧阈(AT)、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和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网络媒介+运动"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康复依从性、改善心功能与运动耐量、提升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网络媒介+运动"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康复康复依从性

    快速时效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丁艳华娜王振盛
    474-476,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应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纳入 2021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的急诊就诊患者 17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2 组,每组 8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 2 组的临床指标、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挂号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处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分别为 100.00%和 97.65%,高于对照组的 91.76%和 89.41%(P<0.05).观察组的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为1.18%(1/85),低于对照组的 9.41%(8/85)(P<0.05).观察组的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分诊环境、分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应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挂号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处置时间,降低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快速时效管理模式急诊科预检分诊候诊意外情况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

    院内综合干预措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富香
    47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院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84 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院内综合干预措施,比较 2 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心理弹性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 组的心理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 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观察组的物质生活、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急性胰腺炎综合干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