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学院学报
哈尔滨学院学报

胡永昌

月刊

1004-5856

xuebao0451@vip.163.com

0451-86649367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集中反映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传播理论信息,沟通学术见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繁荣科学文化。本刊在办刊中体现学术性、高校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的结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翻译策略下乡土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改写——以葛译《檀香刑》为例

    姜乐余樟亚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葛译《檀香刑》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学的重新创作和改写,成为海外翻译传播的成功典范.试以此为例,探讨葛浩文对原作翻译的动态处理.研究发现,葛浩文对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成功的改写,但也存在着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现象,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乡土文学的传播,后者则呈现出翻译过程中忠实性与创造性平衡的挑战,如何在翻译中实现二者平衡,是当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檀香刑》葛浩文中国乡土文学创造性改写翻译策略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热点变化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黄璨赵洲晔周桂香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揭示语篇、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6.3R1,对CNKI数据库中文献来源为CSSCI的"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考察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其热点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98-2023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年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外国语大学以及高校外语院(系)是主要研究机构,且研究多以独立的或小范围合作的形式开展;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核心关注点聚焦于"语料库""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建构主义"和"互文性"五个方面;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趋向于对国家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及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的定量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与趋势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身份焦虑视域下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化路径探赜

    孙畅张庆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报编辑的身份焦虑一直与编辑职业化进程相生相伴.随着出版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学报编辑要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并受其制度约束,而高校体制赋予其的学者身份和学术评价权力,又使其很难完全脱离学术共同体彻底职业化.学报编辑的学术背景对其职业化的影响有利有弊.编辑本身的职业属性和社会作用,以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无可替代性,决定了其必然向职业方向发展.高校学报应从顶层设计入手,专注于更科学的编辑队伍配置,着重培养职业编辑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学术出版样态.

    高校学报职业化学术出版核心能力信息化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 夯实"新双高"建设

    宋国利杨春雷徐湃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系统地研究了国家战略背景下"新双高"的内涵建设.阐述了"新双高"建设的新内涵与新外延,分析了"新双高"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提出了以提高贡献力和服务力为要素的深化产教融合、夯实科教融汇、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新双高内涵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教育元宇宙的道德离殇与返魅

    孙晓旭唐爱民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元宇宙理论的深入发展,元宇宙赋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愈加急切,教育元宇宙研发应用与教育信息化浪潮相互照应、互为促进.然而,教育元宇宙理论的拓展必然带来某些潜在的伦理风险,使其研发应用蒙上一层"道德忧虑".作为集多种视角于一体的哲学视野,突破传统二元论观念,兼具并超越具身认知、现象学等多种视角的后人类主义为教育元宇宙的道德离殇与返魅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教育元宇宙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伦理风险有:工具主义博弈下的高技术系统伦理风险、技术集权中的高技术紊乱伦理风险、二元本体观迷失的主观伦理风险.后人类主义哲学话语为消解教育元宇宙理论应用的伦理风险、实现元宇宙伦理的道德返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维路径.

    后人类主义教育元宇宙人类中心主义伦理风险

    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危"与"路"

    罗兰宋建申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技术作为新技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产生着双重影响.在智能技术赋能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主客体互动、强化教育内容对接和促进教育方式转化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机遇.同时,由智能技术越位所造成的"技术崇拜""信息茧房""技术异化"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潜在危险.面对这样的时代境遇,要在加强自我教育以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优化教育内容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协同育人以满足个性的教育方式、完善评价标准以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智能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王丹丹王怡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当下,2022年ChatGPT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对大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人工智能与大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仍面临诸多难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大学课堂教学所遭遇的教育理念与目标重构困境、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困境、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适应性困境、评价体系与教学质量监控困境等,然后提出全面优化智能时代的教育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师生数字素养和构建完善的评价与监管体系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大学课堂教学技术赋能

    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新文科大外语背景

    张婧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针对国家对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变化,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文章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现状的深入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路径: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推进教材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并强调,艺术类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应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推动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及与其他专业课程互通互融,探索并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之路.

    新文科大外语艺术类英语一流课程建设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提升农村中学教学信息化质量的策略研究

    李鹏飞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涌现的一种新型生产力状态,其核心在于创新,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理念与核心价值不谋而合.通过将新质生产力的追求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可以实现跨领域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从而利用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推动农村中学教学信息化发展,进而提升农村中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农村中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引入创新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基于新质生产力理念的农村中学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不仅是将其他领域概念应用于解决教育问题的一次迁移和尝试,更是对农村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益探索,这对于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新质生产力农村中学教学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