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CTBA指导下单孔胸腔镜精准肺亚段切除术外科临床应用初步结果

    陆军李宛霖孔祥龙徐世东...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指导下单孔胸腔镜肺亚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2020年10月~2022年9月完成的30例单孔胸腔镜肺亚段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其围术期临床特点和短期预后.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3D-CTBA.结果 30例患者均接受了单孔胸腔镜肺亚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1例患者因切缘不足改行肺叶切除,1例患者因淋巴结钙化术中失血500 mL,无围术期死亡.平均切缘(27.8±8.0)mm,平均手术时间(203.8±57.5)min,术中失血50 mL(30~500 mL).术后并发症:延长漏气大于3天者2例,肺炎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术后病理:原位腺癌1例,微浸润腺癌10例,浸润性非黏液腺癌17例,良性病变2例.平均随访(19.4±7.1)月,30例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3D-CTBA指导下单孔胸腔镜肺亚段切除术安全可行,肿瘤学疗效满意,可用于治疗肺部小结节.

    亚段肺亚段切除术单孔胸腔镜三维重建肺结节早期肺癌

    胃肠道间质瘤出血、坏死、囊性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

    关雪徐晨魏征李岩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出血、坏死、囊性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46例GIST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指数、形态表型、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出血、坏死、囊性变、新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情况.分析出血、坏死、囊性变、Ki67指数与各个参数之间关系.结果 肿瘤出血、坏死均与有丝分裂指数、新辅助治疗情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Ki67指数与出血、坏死、有丝分裂指数、危险度分级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指数、Ki67指数与GIST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度分级及有丝分裂指数是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i67指数与肿瘤出血、坏死、有丝分裂指数、危险程度、复发转移均密切相关,危险度分级及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GIST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出血坏死囊性变预后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丁杨方广东江敏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在我院分娩出生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6例纳入研究组,另选50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无败血症诊断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 发生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母体与无败血症诊断新生儿母体比较,妊娠年龄偏大,存在流产史、胎盘异常、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产前发热情况的比例更高(P<0.05).患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及极低体重、湿肺占比较高(P<0.05)o母体妊娠年龄高于35岁、产前发热,新生儿为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及极低体重、湿肺均会影响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P<0.05).经预测模型诊断,116例新生儿中有57例预测为正常,59例预测为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预测模型对新生儿出现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预测的准确率为87.07%,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93.22%,阴性预测值为80.70%.结论 母体妊娠年龄高于35岁、产前发热,新生儿为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及极低体重、湿肺会影响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应予以密切关注.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围生期

    不同镇痛模式对口腔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高洋郝丽马鸿雁郭力甲...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镇痛模式对口腔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口腔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39例.A组分为A1组(超前镇痛+术后镇痛,n=20)和A2组(术后镇痛,n=19),B组分为B1组(超前镇痛+术后镇痛+局部麻醉,n=22)和B2组(术后镇痛+局部麻醉,n=17).比较4组患者围术期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检测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葡萄糖(glucose,Gl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结果 入室(T0)阶段,4 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4组患者HR和MAP水平均较T0升高(P<0.05);MAP在T2时间,A2>A1、B1 组,B2>B1 组,P<0.05;HR 在 T1 时间,A2、B2>A1、B1 组,在 T2 时间,A2、B2>A1、B1 组,在 T3 时间点,A2、B2>A1、B1 组,P<0.05;术后 1 h VAS 评分,B1<A1<B2<A2 组;术后 6 h,B1<A1、B2<A2 组;术后 24 h,B1<A1、B2<A2,P<0.05;T0 时间点 WBC、Glu、CRP、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u水平在术后1 h,B1<A1、B2<A2组,术后6 h,B1<A1、B2<A2组,术后 24 h,B1<A2、B2 组,A1<A2 组,P<0.05;WBC 在术后 1 h,A2>B2>A1>B1 组,术后 6 h,A2、B2>A1>B1 组,术后 24 h,A2>B2>A1>B1 组,P<0.05;CRP、IL-6、TNF-α 水平在术后 1 h、6 h、24 h,B1<A1<B2<A2组,P<0.05.4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联合术后镇痛联合局部麻醉这一镇痛方案,能够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镇痛效果优于其他方案.

    多模式镇痛口腔癌手术疼痛评分应激反应

    超声定位下TPVB联合PCIA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国威马赛仙房朱红司波...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定位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3年6月收治的89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5),观察组给予超声定位下TPVB联合PCIA,对照组给予超声定位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联合PCIA.比较两组PCIA情况以及舒芬太尼用量、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不同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简易精神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Kolcaba 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PCIA输注总量、按压次数以及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0~T3时两组HR、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T0比较,T1~T3时HR、MAP明显下降(P<0.05);两组静息时术后VAS评分逐渐上升,咳嗽时术后6 h VAS评分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观察组术后不同状态下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MMSE及GCQ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MMSE及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定位下TPVB联合PCIA的麻醉药物用量更少,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炎症反应更小,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更为安全可靠.

    超声定位胸椎旁神经阻滞自控镇痛胸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镇静效果及血凝状态的影响

    金云霞邢春花林孜颖张静...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中对镇静效果及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镇静效果[Richmond 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麻醉药注射10 min后、气管插管时,联合组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麻醉药注射10 min后至手术结束时联合组的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药注射10 min后至手术结束时,联合组的RASS和BIS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结束时的TT、PT、APTT均高于麻醉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在术中心律失常和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增强镇静效果,并保持患者的血凝状态更为稳定,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高龄髋关节手术超声引导神经阻滞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血凝状态

    血必净注射液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朱宏坤戴芳芳钱世宁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MO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IL-1 β)、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及MODS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PT、APTT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L-1 β、TNF-α、HMGB-1、CK、LDH、CK-MB、TBil、AST、ALT 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的 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监测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MODS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MODS,有利于减轻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心、肝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肾脏替代血必净心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应用雷珠单抗、阿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的效果比较

    陈海银储明慧张晓力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应用雷珠单抗、阿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CRVO-ME)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2022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89例CRVO-ME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接受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研究组接受阿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炎症因子、黄斑区微血管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记录2组注射次数.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CVA与CMT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BCVA与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sICAM-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均降低(P<0.05),2组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血流密度均升高(P<0.05),2组治疗后FAZ面积、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注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术比较,阿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CRVO-ME治疗效果相似,且可减少注射次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激光光凝术临床疗效

    小檗碱联合来曲唑对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喻盈周智刘宝玲兰芳...
    85-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檗碱联合来曲唑对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来曲唑诱导排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檗碱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2组PCOS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治疗后随访3个月,并记录2组患者排卵及月经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卵巢体积减小,卵泡直径增大,但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卵泡数量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1).随访期间,2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及规律月经率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檗碱联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对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规律月经并促进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来曲唑小檗碱卵巢血流动力学

    n-3与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阿尔兹海默症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

    陈志刚王晓新张倩茹李梓灿...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膳食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方法 基于1999-2014年美国健康与营养检查的调查数据,纳入17 168名参与者.采用Cox等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膳食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探讨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在平均10.2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了 200例阿尔兹海默症死亡.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膳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阿尔兹海默症死亡风险相应的HR和95%CI分别为0.634(0.434~0.926)和0.926(0.878~0.977).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阿尔兹海默症死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阿尔兹海默症死亡风险会随着n-3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结论 n-6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阿尔兹海默症死亡风险起到保护作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供能比为0.5%左右时阿尔兹海默症的死亡风险最高.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阿尔兹海默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