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贾迪葛丽君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渠道之一,案例教学是实现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方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具体融入原则,要坚持以伟大精神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国家发展衔接学生需求,并在系统性原则下准确分类融入.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教学案例的采集选编要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具体教学实施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以理论深化教学内容,最终目标是培育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教学

    OBE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研究

    孙洪梅
    84-8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教学思想重视教学效果,体现为围绕学生为本、以现实为基础的"产出导向"教学模式.高校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融通协同性不足,思政课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有待提高,多元化的考评机制还不够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主体获得感存在缺陷.用OBE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学习成效路径,需要建构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为中心的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坚持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位置,建立和实施适合思政课的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机制.

    OBE教育理念高校思政课学习成效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教学分析

    郭翠翠
    87-8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根理论"应用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挑战及教师在思想认知上的偏差;不同类型的学校思政教育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不足,成效评估机制缺失.以"扎根理论"探究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适当的教育对策,以提高教师的价值认同,并构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强化学科思政教育的整体认知发展.

    扎根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教学

    法律诊所教学中法律职业伦理培养机制研究——以课程思政为视角

    李进黄共兴
    90-9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诊所法律教育是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实践,隐性提升实务操作能力,培养职业伦理的教学方法.法律诊所课程具有亲历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法律诊所课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法律职业道德.以课程思政为视角,探索形成"真实案例+沉浸式情境教学+反思建构"的路径以实现法律诊所教学中对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

    法律诊所职业伦理课程思政

    国内外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牛奎举肖红李玉珠白小明...
    93-9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将在线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POC领域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比较分析国内和国际上SPOC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SPOC领域研究趋于放缓,国际上的发文量仍在持续上升,而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发文量占比高达53.95%;研究机构分布与合作图谱网络密度较低,国内、国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高;翻转课堂、慕课教学、在线教育及信息利用等教学模式与方法仍是我国SPOC教学研究的重点;将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和中学的教学,并进行学习成效评价是国际上SPOC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

    SPOCCitespace知识图谱教学模式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研究

    杨晓烁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获取的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家国情怀是梳理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爱国意识,培育浓厚的家国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研究可以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道德情感升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以福州理工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教育培育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培育机制和保障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机制践行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大学生以家国情怀提升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积极参考.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宗元元朱艳毕阳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实现"三全育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内容与国家战略决策、经济发展、科技研发、环境保护、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是进行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以"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为例,从思政育人目标的定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实践,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配合、育才育人相融合、多维评价相促进"的"三合一促"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旨在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课上课下对接的微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张冬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媒体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课上课下思政教育的对接创造了新的契机.大学生思政教育课上课下的对接是"大思政"教育理念引导下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迫切需要.在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课上课下对接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充分凭借微媒体技术平台的优势,创建内容充实、吸引力强的思政微媒体教育平台,并加强管理和引导,完善机制,同时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思政素养以及微媒体应用水平,以"微课堂""微实践"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课上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增强课下思政教育的行动力,实现课上课下的紧密对接,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

    微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方法

    乔治·桑德斯《骑士败北记》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刘泽承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治·桑德斯在其短篇小说《骑士败北记》中建构了双重叙事进程.隐性叙事进程作为一条与情节发展并列前行的表意轨道,提供了"戏(生活)-戏中戏(工作)"以及包蕴其中的"假我—真我"二元对立框架,并通过第三维度拓展扩充了"假我""真我"人格间的双向互动.隐性叙事进程中的二元对立框架不仅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对比鲜明的参照系,其双向互动也从更深广的视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生存状态.

    《骑士败北记》双重叙事进程隐性叙事进程二元对立框架

    汉语打断性别差异的双维度机制研究

    张水云王祥云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断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打断性别研究存在两种假设:单维度分析说和双维度分析说.以汉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任务判断实验,探究打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机制.结果表明,在打断者性别和受试性别的双维度分析上存在不一致的识别和评价效果,判断程度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持双维度分析观,不支持单维度分析说.

    汉语打断现象性别差异双维度分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