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辛世俊

双月刊

1671-6825

jzzums@zzu.edu.cn

0371-66658056,67781729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主要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等栏目,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刘萍孙振涛张艳云
    49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在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诱导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ED)的影响.方法:选择176例实施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3~7岁),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氯胺酮组各88例,全身麻醉诱导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2.5 mg/kg,艾司氯胺酮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和丙泊酚1 mg/kg,其余麻醉方法相同.患儿苏醒后记录儿童苏醒期谵妄(PAED)评分、ED发生率、补救镇静发生率、FLACC疼痛评分、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第1、7和30天的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患儿PAED评分、ED发生率和PACU停留时间增加或延长(P<0.05).术后第1、7和30天两组NPOB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苏醒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指脉氧饱和度<90%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中,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诱导可能会增加ED发生率.

    艾司氯胺酮学龄前儿童日间斜视手术苏醒期谵妄

    miR-518b靶向调控LAPTM4B在稽留流产发病中的作用

    张永艳夏妍芬林佳慧李俏霞...
    496-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518b在稽留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518b与LAPTM4B的靶向关系.②HTR8/SVneo细胞分别转染miR-518b mimic及其阴性对照(NC)质粒,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iR-518b、LAPTM4B mRNA及蛋白的表达.③HTR8/SVneo细胞分别转染miR-518b mimic NC、miR-518b mimic和miR-518b mimic+LAPTM4B过表达质粒24 h后,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混合,行成管实验.④收集22例稽留流产患者及24例同期正常妊娠并自愿行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518b、LAPTM4B mRNA,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LAPTM4B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518b与LAPTM4B存在靶向关系.②与miR-518b mimic NC组比较,miR-518b mimic组细胞中LAPTM4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③miR-518b mimic NC 组、miR-518b mimic 组及 miR-518b mimic+LAPTM4B 过表达质粒组新生小管数分别为(31.00±1.00)、(16.33±2.08)、(32.67±2.08),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518b mimic 组小于 NC 组和miR-518b mimic+LAPTM4B过表达质粒组(P<0.05).④稽留流产组绒毛组织中miR-518b表达高于对照组,LAPTM4B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MVD均低于对照组(P<0.05).稽留流产组miR-518b与LAPTM4B mRNA的表达、MVD 呈负相关(r=-0.546,-0.439,P<0.001);LAPTM4B 蛋白表达与 MVD 呈正相关(r=0.686,P<0.001).结论:miR-518b可能通过调控LAPTM4B的表达,抑制绒毛滋养层细胞血管成管能力,参与稽留流产的发病.

    稽留流产绒毛组织血管形成miR-518bLAPTM4B

    基于肠道菌群与血清代谢组学联用技术探讨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机制

    费炳红边猛付智慧朱春胜...
    50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首荟通便胶囊(SHTB)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莫沙必利(MOS,10 mg/kg)组,SHTB高(630 mg/kg)、低(210 mg/kg)剂量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片10 mg/kg以诱导STC大鼠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纯水,1次/d,连续14 d.第15天开始,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MOS组、SHTB高和低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每组6只大鼠灌胃墨汁,测定首粒黑便时间、24 h排便粒数及墨汁推进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每组10只大鼠,16S rDNA法检测肠道菌群,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HTB高剂量组首粒黑便时间缩短,24 h排便粒数与墨汁推进率增加(P<0.05),病理表现改善;肠道菌群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疣微菌门丰度减小,Prevotella_9、Prevotellaceae_UCG-001丰度增大(P<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出8种差异代谢产物,涉及组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胆汁分泌、嘌呤代谢、初级胆汁酸合成传导和其代谢传导等7条代谢通路.结论:SHTB治疗STC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进而调节胆汁酸代谢等相关通路有关.

    首荟通便胶囊慢性传输型便秘肠道菌群血清代谢组学大鼠

    调控circARF3/miR-338-3p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侯永兰金卫东韩明磊刘振...
    50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调控circARF3/miR-338-3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ARF3与miR-338-3p的靶向关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未处理)、模型组(50 mg/L ox-LDL处理24 h)、pcDNA组、pcDNA-cir-cARF3 组、pcDNA-circARF3+miR-NC 组、pcDNA-circARF3+miR-338-3p 组,后 4 组基于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相应质粒后再用ox-LDL处理24 h.采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SOD、LDH活性和MDA的水平,ELISA法检测IL-6、TNF-α水平.结果:circARF3可靶向结合、负向调控miR-338-3p.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培养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和LDH活性升高,IL-6、TNF-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pcDNA组相比,pcDNA-circARF3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提高,培养上清液中SOD活性升高,MDA水平和LDH活性降低,IL-6、TNF-α水平降低(P<0.05);与 pcDNA-circARF3+miR-NC 组比较,pcDNA-circARF3+miR-338-3p 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 Bax 蛋白表达均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培养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和LDH活性升高,IL-6、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circARF3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miR-338-3p削弱ox-LDL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circARF3miR-338-3p细胞增殖凋亡氧化应激炎症

    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肺癌列线图诊断模型的构建

    王永峰曾浈浈娄若林姚明解...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肺癌诊断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0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21名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70%(n=483)作为训练集,纳入性别、年龄和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后构建诊断肺癌的列线图模型,剩余30%(n=205)作为验证集,采用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列线图模型最终纳入了年龄、性别、CEA、Cyfra21-1、NSE和TAP共6个因素.训练集中,以非肺癌组(包括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时,该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15(0.886~0.938),灵敏度为0.801,特异度为0.894;验证集中,以非肺癌组为对照时,模型诊断肺癌的AUC(95%CI)为0.924(0.879~0.957),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828.结论:基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肺癌肿瘤标志物诊断列线图

    基于病例-队列设计的BMI、腰围与高血压、T2DM的关联性分析

    库超越奚丽婧杨雪珂吴彬彬...
    518-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病例-队列设计分析BMI、腰围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至2015年数据构建2种疾病的病例-队列,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评估BMI、腰围与高血压、T2DM患病是否具有线性关系,采用Prentice法加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BMI、腰围与高血压、T2DM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病例-队列设计初始共纳入4 564人,按19%随机抽取863人为对照组,随访结束,4 564人中1 167人患高血压(高血压病例组),37人患T2DM(T2DM病例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BMI与高血压患病呈非线性关系,与T2DM患病呈线性关系;腰围与二者均呈线性关系(P<0.05).Prentice法加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的1.36倍和1.46倍(95%CI分别为1.19~1.54,1.19~1.79),而腰围每增加1 cm,患高血压风险增加1.02倍(95%CI为1.01~1.02)(P<0.05);BMI每增加1 kg/m2,患T2DM风险增加1.13倍,腰围每增加1 cm,患T2DM风险增加1.06倍(95%CI分别为1.03~1.23,1.03~1.10)(P<0.05).结论:超重、肥胖者更容易患高血压、T2DM,腰围越大,越容易患高血压、T2DM.

    高血压2型糖尿病BMI腰围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病例-队列设计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分析

    丁永强陈超李信晓武跃辉...
    523-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PSE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对于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n=23)与非耐药组(n=11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中重度脑卒中是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26(1.108~1.356)、6.866(1.197~39.390)、0.073(0.013~0.417)].脑卒中首发年龄≤ 50 岁、出血性脑卒中对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848,0.739和0.780.结论:脑卒中首发年龄≤50岁、出血性脑卒中对于PSE患者发生抗癫痫药物耐药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抗癫痫药物耐药脑卒中首发年龄NIHSS评分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癫痫

    钢板内固定与外架固定治疗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对比

    段海涛刘秋亮史龙彦宋东建...
    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的资料,患儿均行环状韧带探查联合尺骨截骨术,其中24例尺骨截骨后采用钢板内固定,14例采用外架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测量肘关节和前臂活动度,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是术前术后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外架固定组(P<0.05).两组患儿肱桡关节再脱位、切口感染和尺骨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Bado 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均有效.

    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桡骨头脱位尺骨截骨术环状韧带儿童

    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锋彭德伟李文艺何静...
    5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TLTG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分为Overlap吻合组(n=56)和π吻合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上缘至食管切缘距离),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与随访并发症(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G-SGA)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Overlap 吻合组手术时间[(230.36±25.12)min vs(205.58±20.43)min]、吻合时间[(43.22±6.15)min vs(27.45±5.36)min]均长于π吻合组(P<0.05);两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PG-SGA量表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水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erlap吻合和π吻合在TLTG术中各有优势,π吻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

    胃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Overlap吻合π吻合并发症营养状况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胥良牛思泉王地信鹏程...
    536-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DC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予以DCB联合ELCA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单纯DCB治疗),各43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 Ⅰ)、B型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治疗后1 a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 Ⅰ、BNP、NT-proBNP、sd-LDL、GDF-15、LVESD、LVEDD 降低的程度,LVEF 升高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a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9).结论:ELCA联合DCB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MACE发生率.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