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

王方

双月刊

0254-6094

hgjx@chemach.com

0931-7311073

730060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合水北路3号

化工机械/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 Machin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化工机械》是由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与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合办的技术类期刊,创刊于1974年,双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创刊以来,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化工系统优秀信息成果一等奖及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等称号。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原化工部指定的3家重点联系期刊之一,并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在立足于国内的基础上,《化工机械》还走向了世界,美国的《化学文摘》(CA)、《工程索引》(EI)、英国的《化学工程与生物学文摘》(CEBA)和英美联合出版的《金属文摘》(MA)均收录《化工机械》。《化工机械》编辑部还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27家杂志社有业务交流并互换刊物。这说明《化工机械》在确立我国化工核心期刊的同时,已进入世界化工期刊之林。 《化工机械》的办刊宗旨为紧密围绕化机行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及时报道化工机械的技术成果、适用技术、双革经验、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为促进化工装备及其他相关装备的发展而充分地发挥作用。主要栏目包括化工机器、化学工程及设备、化工材料及化工防腐蚀学科的试验研究、设计计算、制造工艺、应用技术、检验分析、经验交流、专题述评、技术讲座、科技动态。可供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科研、设计的广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及有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及不平衡故障振动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张开柳姜洋张馨杨士勇...
    809-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轮发电机组是典型的高速旋转机械.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机组容量的增加,不平衡振动成为影响其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常见的两种转子轴系结构特点,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总结了转子不平衡振动故障机理及影响因素,探究了不平衡故障振动处理方法和自愈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不平衡自愈调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不平衡振动抑制

    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相关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探讨

    梁四凯赵万祥陈明亚王水勇...
    815-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氢能产业装备向着大型化不断发展,对制氢系统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解水制氢行业处在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发展尚不完善.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电解制氢技术,其设备如何进行管理、是否可按照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的讨论暂无定论.以典型的商业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作为参考,并将系统相关设备与《特种设备目录》(2014 版)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了电解水制氢系统中特种设备范围,并对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讨论.

    特种设备氢能碱性电解水安全管理

    原油采出液脱水工艺方法研究进展

    彭书赫周忠凯尹宏孙治谦...
    82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大油田进入开采后期,"三采"和各种驱油技术的应用使得采出液中的水含量日益升高,乳状液的破乳难度也逐渐加大.总结归纳了目前常用的脱水技术及其特点,包括重力沉降法、热化学破乳法和电场力法.此外,还介绍了超声波、纤维膜及机械旋流等脱水新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分析了常见原油脱水工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 3 种新脱水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原油脱水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原油脱水方法工艺

    大温差对油气管道卡压式连接器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模拟

    王建峰叶思莹
    828-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大温差对油气管道卡压式连接器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设计包含试验缸与传感器的O形圈密封性能试验台,利用试验台模拟试验环境,研究待测O形圈在大温差条件下的泄漏率、应力松弛和抗渗性.模拟结果显示:温度在-60~0℃时,O形圈泄漏率控制在0.009%以下;温度在30~120℃时,O形圈泄漏率最高可达0.039%,说明低温条件下O形圈泄漏风险低于高温条件下,即低温条件下的密封性能优于高温条件下.当温度为-60℃时,O形圈应力松弛速度较低;当温度提升至室温(18℃)再提升至120℃时,O形圈应力松弛速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提升,说明温度提升将导致O形圈最终应力下降,造成O形圈泄漏率提升,密封性能下降.温度在-60~0℃时,O形圈封装内部油质液体pH值不变;当温度达到120℃时,油质液体pH值显著下降,说明温度越高,O形圈抗渗性越差,密封性能越差.

    油气管道O形圈大温差密封性能泄漏率应力松弛

    广告索引

    834页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加迁移学习的油田注水管网泄漏诊断方法

    刘书张张艳申建非陈冠男...
    835-840,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油田注水管网泄漏诊断机器学习方法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结合迁移学习的思路,提出一种油田注水管网泄漏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Epanet软件可在已知故障数据的基础上对泄漏故障进行模拟以实现数据增强;经过迁移学习的预训练和二次训练后,对数据驱动模型的准确率进行对比,5种模型中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最佳解决方案,其注水管网泄漏诊断准确率可达94.12%.

    注水管网泄漏诊断数据驱动模型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数据增强

    配煤掺烧比例对锅炉运行性能的影响

    宋大勇陈晓龙张海涛张然...
    841-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配煤掺烧比例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性能影响,采用现场试验测量的方法进行摸底试验并提出改进配煤比例的3种方案,探究3种方案下锅炉的运行性能、燃烧情况和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着A、D磨煤机掺烧比例的增大,宽广负荷下最高锅炉效率减小,锅炉效率最高时对应的负荷有所提高.3种配煤掺烧方案在试验负荷下屏式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发生结焦的可能性较小,但超过一定负荷时炉内中上部受热面存在结焦风险.在400 MW以下负荷,采用B磨煤机掺烧50%褐煤,A、D掺烧40%,C、F掺烧10%,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效果显著.在400 MW以上负荷,为避免炉膛出口受热面结焦、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可采用B磨煤机掺烧50%褐煤,A、D掺烧30%,C、F掺烧15%的方案.

    超临界直流锅炉配煤掺烧比例运行性能掺烧试验

    α铁内部氢原子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及试验研究

    戴韬赵建平葛志强杜振国...
    848-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双电解池氢渗透试验分析了α铁内部氢原子的扩散行为.利用能量最低理论分析了氢原子在晶胞内部的占位行为和扩散路径,并通过过渡态搜索办法获得扩散能垒值,最后结合阿累尼乌斯方程得出扩散系数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氢原子在α铁晶胞内部更倾向于占据四面体间隙,两个相邻四面体之间的扩散能垒为0.103 eV,扩散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D=3.817×10-4×exp(-1195.3/T)cm2/s;通过双电解池氢渗透试验台测试获得的α铁在20℃环境下的氢扩散系数试验值为2.35×10-6 cm2/s.

    α铁第一性原理扩散系数氢原子

    超临界二氧化碳去除铁尾矿中的重金属

    汪明星刘胜敏刘畅曾祥荣...
    854-863,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尾矿含有Pb、Cu、Cr、Zn等重金属,没有经过处理就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对多种重金属同时实现高效去除.研究以乙醇作为夹带剂,使用磷酸三丁酯(A)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作为络合剂在最佳条件下,Pb、Cu、Cr、Z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28%、47.63%、65.58%、67.25%.同时,通过Gaussian模拟软件分别探讨了两种络合剂去除尾矿中重金属的机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重金属Gaussian模拟

    针对低温罐箱流固耦合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沈航宇董金善柏凯旋
    864-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罐箱在运输过程中受各种路况影响易产生罐内介质晃荡,因晃荡产生的动载荷是低温罐箱强度分析的主要载荷之一.为进一步对优化后的低温罐箱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考虑介质晃动产生的最大冲击力,提取产生最大冲击力时的壁面压力,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法对优化后的低温罐箱进行结构应力强度分析.流固耦合法计算出的最大应力仍在固定端筒体,与静力分析平均压强法的计算结果一致,但内筒体最大应力值增加了18.4%,表明流固耦合法较静力分析平均压强法能更准确地预测低温罐箱的受力状况.

    低温罐箱流固耦合分析应力强度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