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疗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chinakjzx@163.com;zwylbjb@263.net

010-6338538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中外医疗/Journal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BMP-2植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陈俊毅蔡林鸿许斌何振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植骨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2020年3月莆田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42例)和PFNA+BMP-2植骨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术后2周、3个月、9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PFNA+ BMP-2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分别为(12.47±1.88)周和(12.64±1.95)周,均明显短于PFNA组的(14.40±2.35)周、(13.36±2.3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8、4.048,P均<0.05).PFNA+BMP-2植骨组在术后3、9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8.31±5.98)分和(91.38±4.66)分,均高于PFNA组的(82.86±7.17)分和(86.92±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3.828,P均<0.05).结论 PFNA联合BMP-2植骨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型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植骨股骨转子间骨折骨形态发生蛋白-2

    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对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与镇痛的影响

    熊瑞昌张桦章扬胡凯...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半棘肌间平面(Inter Semispinal Plane,ISP)阻滞对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与镇痛的影响.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3年6-9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行择期颈椎后路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行ISP阻滞,对照组直接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12、24、48 h的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1 h及出室时的心率(Heart Rate,HR)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24、48 h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1、4、12、24 h静息状态VAS评分分别为(6.87±0.90)分、(5.86±1.01)分、(3.23±1.10)分、(2.47±1.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33±0.95)分、(7.23±1.01)分、(3.97±1.10)分、(3.17±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0、5.255、3.440、4.873,P均<0.05);两组术后48 h的静息状态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与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1 h及出室时的HR与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24、48 h的血清IL-6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ISP阻滞可安全用于颈椎后路手术老年患者,能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并能提供充分的术后镇痛.

    头颈半棘肌间平面阻滞颈椎后路手术镇痛应激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的影响体会

    刘英果
    11-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实施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肝爽颗粒联合治疗对炎症状态、免疫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施以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治疗组(46例)施以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治疗后,治疗组炎症状态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实施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肝爽颗粒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炎症状态、免疫功能、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爽颗粒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炎症状态免疫功能

    直接前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卢钟域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直接前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就诊于漳平市医院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直接前侧入路,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1.73±5.73)分、(92.56±4.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5.68±5.92)分、(86.89±4.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5.475,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直接前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股骨颈骨折直接前侧入路后外侧入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对患者血压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金波曹婷婷马晓冬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价值以及麻醉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开展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开展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0时间节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间节点,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麻醉效果更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右美托咪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血压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李广军杨雪芳孙从府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23年4月于郓城县中医医院普外科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55例,行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和对照组(55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临床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炎性因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甲状腺功能、炎性因子、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积极改善甲状腺功能、炎性因子.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分析多模式镇痛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与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金娴冰庄凌云许晓勤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多模式镇痛下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以及收肌管阻滞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在多模式镇痛基础下施以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研究组在多模式镇痛基础下施以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对比两组患者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状态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以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 术后6、12、24、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HSS评分为(71.25±7.25)分,高于参照组的(63.55±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6,P<0.05).术后3、7、10、12 d,研究组ROM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给予镇痛干预期间,同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持续收肌管阻滞方法的有效应用,可对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给予明显促进.

    超声引导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收肌管阻滞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应用效果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因子与CD4+、CD8+水平的影响

    黄利勇
    33-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因子与CD4+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CD8+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8+")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胸乳入路腔镜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D4+和CD8+水平、创伤应激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84±1.98)mL,术后引流量为(30.23±9.48)mL,均少于对照组的(10.68±1.63)、(66.58±11.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5、10.305,P均<0.05).术后3 d,两组CD4+、CD8+水平较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应用胸乳入路腔镜术于甲状腺癌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等优势,且有效改善患者创伤应激情况.

    胸乳入路腔镜术甲状腺癌创伤应激因子术中出血量并发症

    鼻内窥镜术与传统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及嗅觉恢复的影响探讨

    巫立辉张延兴邱平松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鼻内窥镜术与传统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福建省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干预组行鼻内窥镜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评定鼻腔通气功能及嗅觉损伤程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鼻腔容积和鼻腔最小截面积增大、鼻气道总阻力减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患者的嗅觉功能轻度损伤比例(10.00%)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结论 鼻内窥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确切,能加快恢复速度,进一步改善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通气功能嗅觉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航陈振兴李斌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60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n =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钛板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治疗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合愈合良好率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 0.03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随访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颅骨预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自体骨瓣回植修补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颅骨不良预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颅骨缺损自体骨瓣骨移植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