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海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海教育研究
航海教育研究

孙培廷

季刊

1006-8724

hh-jy@163.com

0411-84726982

116026

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

航海教育研究/Journal 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是航海教育研究会会刊,由中国航海教育研究会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航海教育领域惟一公开发行的有国际、国内标准刊号的学术期刊。在航海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化背景下海洋法交叉学科建设的需求探析和路径设计

    李志文刘佳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建设海洋法交叉学科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海洋事业需求的重要举措.在厘清信息化背景下海洋法交叉学科建设现实需求和应然性的基础上,明确海洋法交叉学科建设的方向,包括与技术学科、自然科学学科、社会科学学科及其他法学方向的交叉建设.从整体战略布局、构建交叉学科体系、搭建智能化跨学科实践教学基地平台等方面,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海洋法交叉学科建设的具体模式.

    信息化背景海洋法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设需求建设路径

    省属高校专业设置的"合法性"依据及其调整策略研究——以辽宁省62所本科高校为例

    孟丽菊徐胜男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属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关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与使命的实现.基于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理论、高校职能论确立省属高校专业设置的"合法性"依据.以辽宁省属高校专业布局状况作为案例加以分析,构建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样态的省属高校专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发现辽宁省属高校专业结构存在"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趋同,部分专业布点数超过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专业设置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度弱;专业建设质量未满足辽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从机制和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辽宁省属高校专业调整策略.

    省属高校专业设置合法性危机调整策略

    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李婷婷王霄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于促进海洋经济繁荣稳定、精准回应海员需求以及提升海事服务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立足于当前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契机,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海事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考:加强海事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加强海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深化理论和实证研究,加强成果转化.

    海员海事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航海教育研究》声明

    22页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逻辑与路径

    胡筱萌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促进政行企校协同,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相融,实现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职院校在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过程中需要克服价值理念之困、运行机制之困、供需结构之困等实践难点,建设具有人才供给力、专业生命力、科技支撑力的高质量"新"共同体.基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改革实践,提出健全运行机制、打造战略共同体,搭建科创平台、打造服务共同体,重塑利益体系、打造利益共同体,深化校企实践、打造人才共同体的有效路径,赋能高职院校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协同育人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万武波吴亚琴陈鹏江陈庆荣...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新质生产力赋予产教融合特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针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主要困境,包括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整体落后于产业发展、产教融合主体间体制机制存在壁垒、现行政策支持不足、未形成成熟健全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和法律体系等,提出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统筹高等教育与泛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推动地方细化落实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构建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建立产教融合专门机构与产学研综合平台、因校制宜推进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协同、健全产教融合法律体系及创设优质法制环境.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新质生产力

    认知视域下语素教学法对中国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

    刘文慧顾易安周世界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词汇问题,语素对提高词汇能力至关重要.从语素的认知机制视角,通过语素教学干预、测试量表和半结构式访谈,探讨语素教学法对中国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汉英语素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关系;语素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而且能够增强构词敏感度,提升英语词汇习得效率,有助于解决中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问题.

    认知视域语素教学法中国学生语素意识英语词汇能力

    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船舶货运"混合式教学实践

    王思思王立军王维李荣辉...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和翻转课堂的互补性,结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船舶货运"的建设,着力构建"课前SPOC+翻转课堂+移动课后"的闭环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开展教学应用改革与实践.课程实践表明,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船舶货运"混合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课前SPOC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参与翻转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线上SPOC和线下翻转课堂的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提高"船舶货运"课程的教学效果.

    船舶货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SPOC翻转课堂

    STEAM理念下"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王磊轩慧慧李亦涵刘贤举...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运输安全"为载体,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多领域相融合属性,构建STEAM理念下的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在深入挖掘STEAM理论内涵基础上,设计"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探讨STEAM理念与"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教学的融合路径;选取"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中的某一具体案例,分析融入STEAM理念的案例教学具体实践过程及效果.

    STEAM理念"交通运输安全"课程案例库架构案例教学

    生成式AI赋能"理解当代中国"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赵连城杜昕轩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述国际中文教育课程"理解当代中国"的教学特点、难点及引入生成式AI辅助教学的必要性,探讨生成式AI辅助教师高质量设计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路径:高效准备国情知识点;寻找时事新闻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挖掘留学生与中国国情的共情点;设计融合语言知识与国情内容的训练内容;联合构筑教学互动智慧空间.探讨生成式AI应用于课程实施时必须注意的三个关键问题:注意搜集信息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注意鉴别过时的和存在偏见的内容;注意合理利用而非完全依赖.

    生成式AI来华留学生理解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