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海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海医药
淮海医药

王文琦

双月刊

1008-7044

bbhhyy@vip.163.com

0552-2047063,3132072

233040

安徽省蚌埠市南湖路568号

淮海医药/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面向各级临床医、药、护、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广大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会员的学术阵地(投稿时出示会员证复印件,减50%稿处费),是反映基层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较快的医学情报载体,(凭单位证明可提前刊登)。多年来本刊除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一直保持与全国各医学情报部门交流,是广大从事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聂亮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肾功能恶化(WRF)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10例高龄A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肾功能恶化将患者分为WRF组(n=36)和非WRF组(n=74)。收集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AHF患者发生WRF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性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10 cm、湿啰音≥1/3肺野及血肌酐、BNP、Cys-C、血乳酸、Hb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502,95%CI:1。240~5。046)、呼吸困难(OR=1。177,95%CI:1。034~1。340)、下肢水肿(OR=1。723,95%CI:1。173~2。530)、颈静脉充盈>10 cm(OR=4。513,95%CI:1。257~16。199)、湿啰音≥ 1/3 肺野(OR=1。327,95%CI:1。068~1。650)、BNP(OR=1。931,95%CI:1。089~3。422)、血乳酸(OR=2。517,95%CI:1。240~5。107)水平是高龄 AHF 患者发生WR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AHF患者发生WRF与血乳酸、BNP水平关联较为密切,合并糖尿病、肾容量状态、血乳酸、BNP水平是高龄AHF患者发生WRF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高龄AHF患者发生WRF的风险。

    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恶化脑钠肽血乳酸

    血细胞多参数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李丽君乔志华高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多参数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某院95例ITP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95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入组时血细胞参数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例(P-LCR)],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ITP患儿入组时病情程度、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指标的差异,分析治疗后血细胞参数指标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ITP患儿疾病转归的价值。结果:入组时,研究组MPV、PDW、P-LCR[(11。45±1。75)fL、(17。15±2。38)%、(42。45±6。74)%]水平高于对照组[(9。49±1。55)几、(14。37±2。09)%、(23。10±4。57)%],PLT[(45。62±8。83)× 109/L]低于对照组[(228。97±48。20)× 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预后良好患儿MPV、PDW、P-LCR低于预后不良患儿,PLT高于预后不良患儿(P<0。05);治疗1、2个月后,MPV、PDW、P-LCR与疾病转归呈负相关(1 个月 r=-0。481、-0。550、-0。579;2 个月 r=-0。541、-0。583、-0。645,P 均<0。05),PLT 与疾病转归呈正相关(1 个月r=0。530;2个月r=0。582,P均<0。05);治疗1、2个月后,MPV、PLT、PDW、P-LCR联合预测患儿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830、0。871,敏感度分别为77。78%、83。33%,特异度分别为88。31%、90。91%,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MPV、PLT、PDW、P-LCR可辅助评估ITP病情,且在预测患儿疾病转归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细胞多参数动态监测病情评估

    NF-L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伏帅赵威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神经丝轻链(NF-L)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结果,将评分13~15分的患者列为轻度组(n=38)、9~12分的患者列为中度组(n=35)、3~8分的患者列为重度组(n=35),比较3组伤后不同时间NF-L水平间的差异,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NF-L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将评分4~5分的患者列为预后良好组((n=50)、1~3分的患者列为预后不良组(n=58),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NF-L对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度组伤后 6 h NF-L 水平为(1 526。44±100。27)μg/L,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1 328。74±100。76)μg/L、(1 209。47±100。28)μg/L],伤后 12 h NF-L 水平为(2 677。65±200。36)μg/L,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2 339。75±200。65)μg/L、(2 117。63± 200。46)μg/L],伤后 24 h NF-L 水平为(2 344。76±200。25)μg/L,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2 182。45±200。61)μg/L、(1 944。62±200。6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GCS评分下降,颅脑损伤患者NF-L水平会逐步升高,二者呈负相关。随访期间,预后不良组患者NF-L水平为(2 241。77±500。62)μg/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 866。75±500。2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NF-L对颅脑损伤不良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81。33%、特异度为75。25%,截断值为2 000 μg/L,AUC值为0。856。结论:NF-L水平随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能实现对不良预后的有效预测,当NF-L≥2 000 μg/L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颅脑损伤神经丝轻链病情严重程度不良预后

    血清OPN、sPD-L1、miR-3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

    刘冰王舒杨莹
    13-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PD-L1)、微小RNA-370(miR-3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2月本院诊治的79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标准分为低危组(n=26)、中危组(n=39)及高危组(n=14)。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WBC、Hb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治疗前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联合检测对AML患者危险分层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WBC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血清Hb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WBC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前:r=0。637、0。629、0。661,治疗后:r=0。432、0。422、0。544,P<0。05),与 Hb 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前:r=-0。655、-0。648、-0。646,治疗后:r=-0。519、-0。507、-0。438,P<0。05);治疗前血清OPN、sPD-L1、miR-370联合检测诊断AUC为0。942,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OPN、sPD-L1、miR-370水平与AML患者病情程度、分层情况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桥蛋白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微小RNA-370危险分层

    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彬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并依据不同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32例)、轻度子痫前期(24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7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及观察组3个亚组间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及纤溶指标[D-二聚体(D-D)、预测纤溶指数(EPL)、纤溶指标(LY30)],绘制ROC曲线分析PT、TT、APTT、AT-Ⅲ、D-D、EPL、LY30及联合检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 PT、TT、APTT、AT-Ⅲ[(9。56±1。13)s、(12。41±1。15)s、(25。69±2。13)s、(91。63±7。58)%]均小于对照组[(13。02±1。28)s、(16。18±1。25)s、(34。58±2。41)s、(105。89±10。12)%],观察组 3 亚组间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L、LY30、D-D[(2。98±0。42)%、(8。18±1。26)%、(365。41±40。15)g/L]高于对照组[(1。84±0。25)%、(5。45±0。89)%、(156。89±10。25)g/L],观察组 3 亚组间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T、TT、APTT、D-D、EPL、LY30、AT-Ⅲ及联合检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739、0。776、0。778、0。759、0。723、0。756、0。927,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凝血功能联合纤溶指标检测可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效能,减少漏诊、误诊发生,且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值得广泛应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凝血功能纤溶指标诊断价值

    血清β2-微球蛋白、内脏脂肪素水平变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关联性分析

    宋涛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变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20例血压正常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将研究组分为低BPV(35例,24 h SBPV<15%)、中BPV(47例,24 h SBPV为15%~20%)、高BPV(38例,24 h SBPV>20%)3个亚组。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水平、血压参数,分析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水平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程度BPV患者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 联合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BPV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β2-MG[(5。46±1。13)mg/mL]、visfatin[(9。75±2。08)μg/L]水平高于对照组[(1。37±0。42)mg/mL、(2。86±0。61)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24 h DBP、24 h SBP、24 h DBPV、24 h SBP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水平与24 h DBP、24 h SBP、24 h DBPV、24 h SBPV 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β2-MG=0。516、0。622、0。439、0。725,rvisfatin=0。703、0。681、0。617、0。658)(P<0。05);不同程度BPV患者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水平比较:高BPV>中BPV>低BP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β2-MG、visfatin联合鉴别诊断高BPV严重程度AUC为0。909,大于单独指标鉴别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visfatin水平变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有密切关联,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血压血压变异性β2-微球蛋白内脏脂肪素

    不同HBeAg结果HBV感染患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樊璠凤鸣许雅楠张宇...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HBeAg结果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某院收治的103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HBeAg结果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n=39)和HBeAg阴性组(n=64)。分析影响2组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CHE水平对不同HBeAg结果的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HBeAg阳性组年龄、ALB、CHE水平低于HBeAg阴性组,中重度炎症比例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分级≥2、CHE水平降低为HBeAg阴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肝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分级≥2级是HBeAg阴性患者发生中重度肝脏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HE水平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和0。900,敏感度分别为83。3%和79。3%,特异度分别为71。4%和90。0%。血清CHE水平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723和0。597,敏感度分别为82。2%和29。4%,特异度分别为57。9%和100%。结论:不同HBeAg结果的HBV感染者ALB、CHE水平及炎症程度不同;炎症程度越重的HBeAg阴性患者越容易发生中重度肝纤维化,反之亦然;血清CHE水平可作为预测HBV感染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HBeAg胆碱酯酶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临床特征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语

    《淮海医药》编辑部
    31页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Nrf2、Hcy、CysC水平变化与认知障碍的关联性

    郑阳解瑞玲冯丽丽刘晓杰...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血清转录因子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与其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SAS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分为轻度组(n=113)、中度组(n=95)、重度组(n=78)。比较3组患者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Tmax)、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T90)及睡眠时间]水平和入院时血清Nrf2、Hcy、CysC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并分析MMSE、MoCA评分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及血清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患者入院时Tmax[(37。83± 6。62)s]、T90[(22。37±12。14)%]、睡眠时间[(8。42±1。22)h]及血清 Nrf2[(2。27±1。07)ng/mL]、Hey[(24。77±3。15)mmol/L]、CysC[(0。93±0。17)mg/L]水平均低于中度组[(44。62±4。76)s、(28。44±16。22)%、(9。77±1。47)h、(2。66±1。44)ng/mL、(26。89±3。77)mmol/L、(1。02±0。31)mg/L],且中度组患者低于重度组[(63。54±5。77)s、(36。38±11。47)%、(10。56 ±1。14)h、(3。05±1。67)ng/mL、(30。54±4。21)mmol/L、(1。17±0。2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LSpO2[(86。21±2。42)%]、MMSE[(26。12±2。24)分]、MoCA[(27。63±2。56)分]均高于中度组[(81。87±2。77)%、(24。33 ±3。17)分、(27。12±3。12)分],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74。14±3。11)%、(22。57±2。55)分、(26。54±2。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rf2、Hcy、CysC与AHI、Tmax、T90、睡眠时间均呈正相关,与LSpO2呈负相关(P<0。05);MMSE、MoCA水平与血清Nrf2、Hcy、CysC及AHI、Tmax、T90、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LSp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Nrf2、Hey、CysC与患者睡眠呼吸状态及认知障碍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SAS和评估其认知功能水平的辅助指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Nrf2HeyCysC认知障碍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术在重睑术中的应用研究

    徐永飞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术在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重睑美观度、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5例行重睑术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术联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法联合组织瓣切开重睑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重睑美观度、对称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乙级、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63。49%)高于对照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重睑外观美观度优良率(92。06%)、重睑对称性评分[(88。61±10。27)分]均高于对照组[79。03%、(80。14±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5%)低于对照组(20。97%),治疗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固定术应用于组织瓣切开重睑术中,可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提升重睑美观度及对称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眼睑成形术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固定重睑外观重睑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