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原水库遮光、曝气防治嗅味污染中试试验研究

    李鑫斐韩宏大赵林胡建坤...
    1309-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原水库水深浅,有利于亚表层产嗅藻的生长,从而产生严重的嗅味污染,为保障饮用水水质,从源头减少嗅味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遮光、曝气原位治理技术对平原水库嗅味污染的防治效果,分析其对水生态的影响,在夏季藻源性嗅味污染严重的天津BR水库开展中试试验.研究发现,遮光、曝气措施在嗅味污染爆发前应用具有显著的嗅味污染防治效果,表现为6月遮光曝气组N1、6月曝气组N2、6月遮光组N3嗅味物质总质量浓度分别降低53.45%、67.23%、49.15%.在嗅味污染爆发后单独应用遮光措施可能导致藻类大量死亡造成水体黑臭,7月遮光组N6嗅味物质总质量浓度升高约1倍,溶解氧均值下降超过56%;实施曝气措施仍可降低嗅味物质浓度,7月遮光曝气组N4、7月曝气组N5的嗅味物质总质量浓度分别下降39.27%和38.36%.结果表明,遮光技术宜作为嗅味污染爆发前的防治措施,且应用时长不宜超过2个月,曝气技术既可作为防治措施,也可作为嗅味污染爆发后的应急措施.

    平原水库嗅味遮光曝气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

    Bardenpho工艺提标改造前后全流程脱氮除磷特性变化

    张良娄天宇孟胜利
    1317-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污水排放标准中氮磷的控制要求不断加严,许多污水处理厂需要提标改造.对于Bardenpho工艺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厌氧、好氧池容,减小缺氧池容来提标改造,研究了提标改造前后全流程的水质、脱氮除磷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改造后出水总磷和氨氮降低至0.09、0.24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提标改造后,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和除磷活性均有提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为优势硝化菌,陶厄氏菌(Thauera)为优势反硝化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为优势好氧吸磷菌,副球菌(Paracoccus)和从毛单胞菌(Comamonas)为优势反硝化吸磷菌.综上所述,增加厌氧、好氧池容,减小缺氧池容有助于提高Bardenph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对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Bardenpho工艺污泥脱氮除磷动力学微生物群落结构

    "双碳"背景下中国能源立法的目的调整与价值选择

    张毅王致民
    1323-1328,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有效的能源立法是实现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双碳"目标不仅是一场关乎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能源革命,而且应为中国能源立法提供新的价值指引.对中国现有能源法律概况进行检视:中国现有能源法律的立法目的、价值取向与"双碳"之间虽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张力,影响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因此,建议中国能源立法过程中,应当明确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价值目标,坚持以能源效率、能源正义和能源生态安全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内涵.

    "双碳"目标能源立法能源革命立法目的

    "双碳"目标下能源法律的低碳化塑造

    徐安住吴晨晨
    1329-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发展需要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力.与之相对应,能源法律的低碳化塑造要实现保障高碳化石能源平稳供应与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立足上述关键内容,通过梳理中国能源法律体系建设现状提出现行能源法律体系因应"双碳"目标的结构障碍与功能缺陷,进而以体系重构和制度优化为进路,将"双碳"目标嵌入能源法律体系并落实在制度规范中.能源法律体系建设形成以能源基本法为核心,包容能源相关法的内外部协同体系结构;能源法律制度完善形成化石能源约束与可再生能源促进协调并进的局面.

    "双碳"能源低碳发展能源供给结构能源法律

    碳中和视域下四川省能源消费CO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研究

    张志伟庞敏张军
    1334-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石燃料的使用是CO2和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两者具有同源性.在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各省份均面临较严峻的减排形势.四川省是中国优质能源供应基地和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减排责任尤为重大.基于2011-2020年的四川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设计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3个情景,通过Leap模型对四川省2022-2050年的能源消费量和CO2、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分析不同情景下CO2和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碳中和CO2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

    中国减污降碳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研究

    谭玉菲王宗爽赵国华李艳萍...
    1340-1345,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行生态环境标准体系以减污治污为核心,与降碳联系不紧密,支撑碳排放权交易、温室气体排放和监测、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指南等标准缺乏,难以有效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为此,在分析国际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协同管控政策标准基础上,结合中国减污降碳管理需求,采用分类层次结构及综合标准化法,构建了支撑"市场+行政"温室气体管理模式的减污降碳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框架.建议提前对计划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制定配额核算核查等相关碳排放权交易标准,对其他行业研究制定协同控制温室气体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制定相关配套标准支撑全链条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减污降碳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标准体系框架结构

    基于脱钩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京津冀县域碳达峰类型划分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业锦宋佳露王嘉宁熊南...
    1346-1351,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津冀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2010-2017年县域碳排放和社会经济面板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扩展的STIRPAT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结合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和脱钩状态进行综合分区,并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京津冀县域碳排放具有空间依赖性、空间溢出性以及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在县域尺度上,京津冀县域碳达峰存在不同的类型差异,将京津冀县域划分为"双碳"高风险区(40个)、"双碳"中风险区(65个)、"双碳"低风险区(47个)、"双碳"风险潜在区(46个)."双碳"高风险区、中风险区,碳达峰难度较大,将是京津冀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较为难啃的"硬骨头".2)扩展的STIRPAT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的结果显示,不同碳达峰类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对于"双碳"高风险区,城镇化水平、绿化水平对于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对于"双碳"中风险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对于"双碳"低风险区,社会富裕程度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作用;对于"双碳"风险潜在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绿化水平、产业结构对于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作用.针对不同县域碳排放风险,亟需实施分类指导的碳排放管制策略.

    碳排放脱钩模型碳达峰影响因素京津冀县域

    "双碳"目标下的中国公路货运碳交易机制研究

    李雅男陈艳艳易福华李四洋...
    1352-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有效降低公路货运行业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将货运车辆司机作为责任主体,设计了公路货运碳交易机制,包括碳排放数据核算与核查制度、碳排放总量设定及配额分配制度、碳排放交易与监管制度以及碳排放交易奖惩制度.通过案例与情景分析揭示了公路货运碳交易制度的作用机理:在政府对于碳配额总量的调控下,货运车辆司机通过减少车辆行驶里程或使用能耗强度低的车辆减少货运车辆的碳排放量,从而为未来中国公路货运碳交易的顺利推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双碳"目标公路货运碳交易制度碳配额分配碳排放总量

    超声强化有机废水生物降解效能的研究进展

    庄海峰张雅荃
    1358-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有机废水生物降解成为关注热点,基于超声的生物强化技术是其中的一个新方向.超声与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活性污泥对有机废水的生物降解效果.全面分析了超声强化有机废水生物降解的机理,详细阐述了超声对生物强化的内在影响及超声强化有机废水生物降解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超声强化技术是未来生物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绿色方式和重要研究方向.

    超声生物技术有机废水活性污泥

    电解技术治理河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综述

    郑超群闫路郑仲剑蒋雅晨...
    1365-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河湖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电解技术展现出去除效率高和回收效果良好等特点,具有巨大潜力.综述了电解技术在河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利用电解技术去除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机理和相关影响因素、氮磷资源的回收方法以及电解技术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技术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促进电解技术在河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领域的推广应用.

    电解技术河湖污染脱氮除磷控藻生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