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动物繁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动物繁殖

覃能斌

双月刊

1005-2739

hljdwfz@163.com

0451-86644242

150069

哈尔滨市哈平路243号

黑龙江动物繁殖/Journal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Animal Reproduction
查看更多>>《黑龙江动物繁殖》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动物繁殖专业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获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以介绍优良畜禽品种及其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为特色。每期定价5元,全年20元。邮发代号:14—26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当地订不到,或错过订期,补订过刊的订户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发情周期血清FSH和LH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全凯丽刘建新吕雪峰邢巍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分泌变化规律,试验选择新疆山羊高繁殖力母羊17 只和低繁殖力母羊14 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FSH和LH浓度.结果表明:高、低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均呈脉冲波动式分泌,高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13,21 天出现4 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2,5,11,21 天出现4 次波峰;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21 天出现3 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5,13,21 天出现3 次波峰.在发情期和发情前期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在发情前期(>17~21 d)开始升高,在发情期(0~48 h)当天达到峰值之后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高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4 个阶段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低繁殖力母羊.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基础浓度均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说明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分泌变化规律一致,高繁殖力母羊在整个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高于低繁殖力母羊且波峰数量多于低繁殖力母羊.

    新疆山羊生殖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繁殖力

    抑制小鼠成肌细胞O-GlcNAc对其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的影响

    史宏昭姚睿智
    7-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肌细胞的高效增殖分化对于畜牧业肉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旨在通过特异性抑制剂OSMI-1 抑制氧连接的β-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glycosylation,O-GlcNAc)修饰检测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周期和分化.试验以小鼠C2C12 细胞为试验对象,设置空白组、DMSO组和OSMI-1/DMSO组,采用Western Blot确定OSMI-1 对O-GlcNAc修饰抑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使用免疫荧光检测肌管分化标志(myosin heavy chain,Myhc)和qRT-PCR检测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Myod)及Myhc基因表达水平,分析O-GlcNAc对C2C12 肌管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DMSO组相比,OSMI-1/DMSO组24h和48h显著抑制了C2C12 的O-GlcNAc修饰水平,其细胞周期G2 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分化过程中抑制O-GlcNAc修饰水平,免疫荧光显示C2C12 分化标志Myhc表达减少,Myod和Myhc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下降(P<0.05).说明低水平O-GlcNAc修饰抑制C2C12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

    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β-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OSMI-1细胞周期分化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宁昊泽白萨茹拉郭刚王冰源...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抗毒素,具有抗菌、抗氧化应激、抗衰老、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功效.随着绿色健康养殖概念的推广,白藜芦醇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白藜芦醇可对多种畜禽产生有益作用,包括减少动物应激、改善肉品质、提高精液和胚胎质量等.文章梳理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总结归纳了目前白藜芦醇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在动物饲料、冻精和胚胎体外生产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提高动物饲养和繁殖效率提供新技术及新方法.

    白藜芦醇畜牧业饲料冻精胚胎生产

    味觉受体的生殖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张宇萱杨帅孙逊陈淑琪...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味觉作为哺乳动物辨别环境物质的重要生理感知,是机体自我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味觉受体不仅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大脑中表达,同样在睾丸和卵巢等生殖器官中表达.有关味觉的非味觉功能方面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味觉受体的生殖生物学功能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章主要阐述味觉受体的生殖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重点描述了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化学感知机制,为味觉生殖毒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味觉与生殖健康之间的联系.

    味觉受体睾丸卵巢生殖生物学生殖毒理学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应用

    王维佳李道全刘建雷尹诗...
    25-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一种能使已分化的体细胞获得全能性(totipotency)的技术,在发育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和农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技术主要包括卵细胞去核和核供体细胞植入两个环节.文章综述了SCNT技术的原理、流程、应用等,以期为SCN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体细胞核移植(SCNT)全能性克隆重编程应用

    伏牛白山羊品种资源与开发利用

    张闫付朝武权凯王献伟...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牛白山羊是河南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皮质好等特性.文章对伏牛白山羊的产区概况、群体规模、体型外貌、体尺与体重、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分析了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为伏牛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伏牛白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零下低温降温平衡对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品质的影响

    张兴会刘兴伟刘胜男门德财...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制作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时,降温平衡是重要的技术环节.为了提高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质量,试验将降温平衡的温度范围设定为-1~-2℃低温,并利用这种低温降温平衡方法制作细管冻精(试验组),与利用常规降温平衡(温度0℃)方法制得的细管冻精(对照组)进行了品质(原精活力、冻前活力、冻后活力、冻后 37℃存活时间、精子畸形率)比较;选取 3~5 周岁、1.5~2.5 周岁、10~12 月龄母羊,将每个年龄段母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1,2,3 组的细管冻精采用低温降温平衡方法制得,对照1,2,3 组的细管冻精采用常规降温平衡方法制得,分别比较试验1 组和对照1 组、试验2 组和对照2 组、试验3 组和对照3 组母羊的情期受胎率.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原精活力、冻前活力、精子畸形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冻后活力和冻后37℃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羊情期受胎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1 组显著高于对照1 组(P<0.05).说明在制作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时可以将降温平衡的温度设定为-1~-2℃,有利于提高细管冻精的质量和情期受胎率.

    绒山羊细管冻精零下低温降温平衡冻精品质

    骆驼奶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潘伊微李文罗生金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骆驼奶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保健应用价值的动物乳,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因子,且对癌症、糖尿病、肝炎、乳糖不耐受等疾病具有明显辅助治疗效果.文章综述了骆驼奶的营养物质价值及组成、抗氧化性、抗炎性、抗菌性及提高免疫力等生物特性,以及对癌症、肝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旨在为骆驼奶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骆驼奶营养组成功能特性保健作用疾病防治

    马生产中非数量指标的量化与应用

    郭俊安李桢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的生产中,一些非数量指标的量化与应用对马福利、马场管理效率的提高、马业科技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近些年马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的一些非数量指标的量化标准及一些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的量化指标,包括马体况评分、草料品质评分、马胃溃疡评分、马发情评分、马跛行评分、马疼痛评分,旨在推广并促进以上相关指标的科学发展与应用.

    动物生产非数量指标量化应用评分

    校企合作模式下新农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的探讨

    刘香萍鞠晓峰杨伟光曲善民...
    52-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专业教育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农业院校在培养新农科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更具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新农科专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新农科人才培养.文章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对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合的意义、现状、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增强课程融合性、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等构建新农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校企合作新农科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