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李芳

月刊

1002-4107

hljjy-gj@126.com

0451-8660826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项目驱动校企合作培养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

    佟春玉宋博翠尹国安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和农村向现代化迈进需要更多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培养既能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又有能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级实践创新人才是我国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文章探索以项目合作来驱动校企融合达到产学研联合培养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

    项目驱动校企合作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教学探究

    吴照奇朱传喜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如何以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欲望,牢固树立其科研创新意识,引导其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方式,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是目前研究生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非线性泛函分析自主探究合作小组创新人才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框架研究

    陈洁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创新能力评价科学化,各高校首先应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文章认为,应从能力内涵、行为特征、创新成果三方面系统描述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区分外显行为特征与创新能力内涵,强调元认知能力的宏观调控作用、学术规范的制约作用,以及对成果创新价值的全面评价,为确立研究生教学及学术训练目标,评价学术创新能力及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生教育学术创新能力能力框架能力内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现状及策略

    汤自军孙樱萁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的现状存在着高校科技成果偏理论研究、市场需求意识较淡薄、激励机制不合理、缺少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平台等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校科研活动应以地方支柱产业需求为导向,争取地方政府与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制定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从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产教融合高校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服务地方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董妍玲刘春侠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破解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双创教育面临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不清晰、短期规模和长期效益无法兼顾、双创课程与专创课程形式大于内容等困境,文章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探索实践了建立"三三制"双创教育模式,完善双创育人工作机制,培育"双师双能双创"师资队伍,优化双创文化氛围等工作,有效推动了双创教育提质升级,对促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策略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多元立体化考核评价方式探索

    王宇张竞秋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文章设计了基于学习过程的多元立体化考核评价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效果、实践能力等要素,采用线上考核、线下考核两种形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形成了"两形式、三阶段"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考核过程,以期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等方面作出合理、有效的评价。

    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多元立体化自主学习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建构——以L大学10届学生实习为例

    孙志丽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的专业实习体系是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构中实习基地、政府角色、校方角色、学生角色、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演变与转变历程,认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的建构机制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需要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

    社会工作实习体系结构资源

    国际教育认证导向的大学商学院使命凝练研究

    宋文燕秦中峰郑嘉宁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命是大学商学院发展的原动力,它能够引导和保证各高校的大学商科教育沿着战略方向发展,帮助高校商学院确立管理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三大国际认证商科教育的"使命"要求;其次,分析了已获得国际认证的典型中外高校商学院的使命,并对比总结其异同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使命的确立提供依据;最后,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提出了商学院使命凝练过程,为其他同类型院校的商学院使命凝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商学院使命欧洲质量改进体系认证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工商管理硕士协会认证使命凝练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探研

    李怡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文化素质课程须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积极构建以第一课堂学术实践为主旨的协同路径,以第二课堂拓展实践为平台的必由路径,以第三课堂网络实践为延伸的实践教学联动路径,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共同体,成就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大场域,以此培养具备真才实学、可堪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文化素质课程实践教学联动路径

    作为"行动者"的高校师生互动关系及其实现策略

    邵娜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生互动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实现形式,改善师生互动需要从强化认知教育,让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的"行动者"和完善互动模式,建构全方位的师生互动与交往关系等维度入手,实现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