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水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水产

刘振家

双月刊

1674-2419

hljscbjb@sina.com

0451-84613035

150018

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178号

黑龙江水产/Journal Heilongjiang Fisheries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惟一的一本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以极强的实用性树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厚爱,尤其2002年改版后,更加注重实用技术性,面向水产科技、面向养殖生产、贴近渔民;注重报道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信息及生产经营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引导渔民致富和促进水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类型蛋白对白令海狭鳕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钟毅王得发陈丽
    24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蛋清蛋白、大豆蛋白粉、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5 种不同类型蛋白的肉类添加对白令海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在鱼糜中分别添加 1%、3%、5%、7%、9%的金线鱼、蛋清蛋白、大豆蛋白粉、南美白对虾和鲢鱼肉以制备鱼糜凝胶制品并测定其白度、持水性、凝胶强度等品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金线鱼、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粉能有效地改善鱼糜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但大豆蛋白粉的添加会降低鱼糜白度.乳清蛋白的添加对鱼糜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的提高效果最好,添加量为 3%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12301.34 g·mm和 73.21%,蒸煮损失率仅为12.6%,说明该比例的添加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白令海狭鳕鱼糜凝胶的品质.在实际鱼糜制品的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蛋白种类和合理的添加量,来提高鱼糜制品的品质.该研究为白令海狭鳕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白令海狭鳕(Theragrachalcogramma)鱼糜金线鱼(Nemipterusvirgatus)蛋清蛋白大豆蛋白粉凝胶特性

    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

    王洪滨王冲张新峰曾海祥...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在不同条件下的滤食特性,研究了不同盐度(16‰、20‰、24‰、28‰、32‰)和饵料密度(5×104cell/mL、10×104cell/mL、15×104cell/mL、20×104cell/mL、25×104cell/mL)对文蛤滤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 16‰~32‰范围内,文蛤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盐度 28‰时,滤水率为(0.5011±0.0694)L/(g·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盐度 16‰、20‰和 32‰时的滤水率(P<0.05);与盐度24‰时滤水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x)与文蛤滤水率(y)影响的关系可拟合为:y=-0.0487x2+0.2989x-0.0058(R2=0.6291).在饵料密度为 10×104cell/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为(0.7986±0.0592)L/(g·h).饵料密度 10×104cell/mL~15×104cell/mL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文蛤滤水率有显著影响.

    文蛤(Mretrixmeretrix)盐度饵料密度滤水率

    大连市近岸溃烂海带菌群结构初步研究

    毕贤臣王小龙王璐许岩...
    25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连市两个海域溃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相关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于 2023 年 3 月分别自大李家海域和龙王塘海域采集海带孢子体和海水,采用平板涂布法获得测序菌群样品,经测序质控处理后共得到 132 个物种注释.结果表明,海带的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在属水平,海带相关优势属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海水相关优势属为冷单胞菌属(Psychromonas).海带和海水共同有的菌种有北极冷单胞菌(Psychromonas arctica)、叶氏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elyakovii)、识别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distincta)、北极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arctica).产褐藻胶降解酶系的菌种和海带溃烂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连市海带(Laminariajaponica)菌群溃烂病

    金沙江水富段向家坝库区邵女坪库汊人工鱼巢布设效果研究

    李学华黄显杰陈文善胡世星...
    26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给金沙江下游段鱼类的产卵场及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日渐衰减.为探索人工鱼巢建设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效果,2022 年 2 月至 4 月在金沙江下游水富段向家坝库区水富邵女坪库汊进行人工鱼巢的布设和效果检测.2022 年 2 月14 日~28 日开展人工鱼巢布设,3 月4 日~4 月29 日进行效果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布设人工鱼巢面积 7000 m2,产卵 5 批次,累计 1.7 亿粒以上,孵化率达到 38.9%.3 月份产卵量显著高于 4 月份.该研究结果为电站修建后鱼类多样性保护和重要生境修复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沙江人工鱼巢产卵场水质增殖效果

    滨州海域贝类资源调查

    王晓
    269-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21年7月对滨州沿海滩涂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滩涂 34 种贝类,分别隶属于 13 目 21科,滩涂地区的优势种有光滑篮蛤、四角蛤蜊和文蛤3种,河道及浅滩地区的优势种只有异白樱蛤1种,生物量大小依次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河道>近海.滨州市贝类资源分布区内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在调查滨州贝类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滨州贝类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建议.

    贝类资源滨州资源保护

    呼伦湖红鳍鲌人工繁育试验

    孙英臣
    27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鳍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为内蒙古呼伦湖土著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也是呼伦湖重要的经济鱼类.为满足呼伦湖土著鱼增殖放流的需要,2018 年呼伦湖渔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呼伦湖红鳍鲌人工繁育试验,获得受精卵 77.2 万粒,培育夏花鱼种 40.6 万尾.

    呼伦湖红鳍鲌(Chanodichthyserythropterus)人工繁殖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核苷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李绪清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核苷酸(Nucleotide)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为核苷酸在草鱼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560 尾体重约为10g的健康的草鱼,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分 4 组,每组 5 个重复,每组重复 28 尾草鱼.对照组草鱼投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草鱼分别投喂含有 0.2%、0.4%和0.6%的核苷酸的试验饲料.投喂60 d后,检测各组草鱼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草鱼投喂 0.4%的核苷酸可以使试验末重增加(P<0.05),增重率增加 17.28%(P<0.05),可以使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而核苷酸对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适量的核苷酸可以促进草鱼生长,且核苷酸添加量为 0.4%时,生长性能效果最好.

    核苷酸(Nucleotide)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

    不同水平艾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廖胜奕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艾叶(Artemisia argyi)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草鱼生长所需的最适艾叶粉水平.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草鱼 500 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其均分为4 个处理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25 尾草鱼.各组试验草鱼分别投喂含有0%(空白对照组)、2%、4%和8%的艾叶粉的试验饲料.饲养 10 周后,检测各组试验草鱼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草鱼投喂 4%和 8%的艾叶粉可以显著提高试验草鱼的试验末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P<0.05);而投喂 4%和 8%的艾叶粉可以显著降低试验草鱼的饲料系数(P<0.05).试验草鱼投喂艾叶粉对草鱼的存活率、脏体比、肝体比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草鱼投喂适量的艾叶粉可以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综合指标数据及养殖成本考虑,草鱼养殖中添加 4%的艾叶粉对其生长性能效果最佳.

    艾叶(Artemisiaargyi)粉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

    豆粕替代鱼粉对乌苏里拟鲿生长性能的影响

    沈小明沈水娥白雪飞
    285-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含量的豆粕替代鱼粉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同一批人工孵化的鱼苗,根据等氮、等能原则,试验共配置了5个豆粕替代鱼粉组,分别为0%、15%、30%、45%、60%.每个试验小组分3个重复,每个重复小组的乌苏里拟鲿饲养于规格为0.8 m×0.8 m×0.6 m的水族箱中.整个投喂试验维持64 d.试验结果显示,15%~30%替代组与对照组(0%)之间的乌苏里拟鲿的末期体重、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豆粕替代量为45%和60%时,乌苏里拟鲿的末期体重、增重率、成活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45%的特定生长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60%的特定生长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在鱼粉含量为50%等氮等能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在30%以下,对乌苏里拟鲿的生长不会造成影响.

    豆粕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ussuriensis)生长性能

    不同水平的益生菌制剂对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

    韩丽军
    28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益生菌(probiotics)制剂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益生菌制剂在杂交鲟养殖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约为 75 g的杂交鲟 400 尾,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4 个重复,每个重复 25 尾.对照组杂交鲟投喂基础饲料,益生菌制剂组的杂交鲟分别投喂含有 0.2%、0.4%和 0.8%的益生菌制剂.饲养期 56 d.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杂交鲟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试验 2 组的杂交鲟试验末重、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制剂对杂交鲟的成活率有所提高,均为 100%.益生菌制剂对杂交鲟的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杂交鲟养殖饲料中添加 0.4%的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杂交鲟的生长性能.

    益生菌制剂(probiotics)杂交鲟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