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双月刊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年集章式旅行现象的特征、成因及相关思考

    聂戈高碧滢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章式旅行是数字化时代下的青年文旅消费新范式。它通过高性价比和兴趣主导的行动模式,以及高互动性和个性选择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年群体旅行社交的新工具。结合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发现集章现象在青年群体之中日渐风靡的主要原因涵盖缓解压力、文化体验和群体认同三个维度。对此,要聚焦青年生存状态、构建面向青年的文化传播体系、通过组织线下社群活动增强青年获得感,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青年集章式旅行亚文化

    蓝靛果多糖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徐丹鸿陈擎昊张桂娟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蓝靛果多糖活性炭法脱色的工艺条件,研究以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查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及pH对蓝靛果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蓝靛果多糖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的主次顺序为:pH>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优化后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活性炭用量 4%,脱色时间 40 min,脱色温度 40℃,pH6。0。在该条件下蓝靛果多糖脱色率为68。74%,多糖保留率为78。62%。试验证明,蓝靛果多糖活性炭脱色法效果较好且易于操作,方便工业化生产。

    蓝靛果多糖正交试验活性炭脱色

    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的问题检视与规则构建

    张李进贾爱玲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生态环境类案件日渐复杂且具有较强技术性和专业性,引入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以应对生态环境案件的审理困境具有迫切性与正当性。实践中,我国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存在选任标准不够完善、技术调查报告公开及效力不明确和技术调查官的工作规则不够细致等问题。基于价值共通性,我国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可为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提供经验借鉴。为推进其适用,在规则设计上,应细化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选任标准,并明晰调查报告为审判的辅助技术参考;程序上应健全工作职责与监督管理规则,以确保该制度的良性运作。

    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选任标准生态环境技术调查报告诉讼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之问题及其完善

    王家琦张岩张子晴曲心童...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作为一种常年性或季节性的积水水域,多数分布在人类居住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湿地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生态保护的关键议题。《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湿地保护的基本规则,现处于条例概括、条款缺失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出台后,需要根据湿地保护基本法的框架和内容加以修订,保证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的系统性;同时,借鉴其他已经修订完毕的省市湿地保护条例,以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的全面性。对湿地保护法规提出完善建议,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方性法规湿地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

    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述评与学术前瞻

    李宗蓉张强俞道欣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概念,学术界迅速兴起一股研究热潮,已积累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围绕"何以生成""内涵何谓""特征为何""有何价值""如何推进"等基本问题,重点从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主要特征、价值意蕴和推进路径等展开文献回顾和梳理。基于此,探索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创新空间与深化进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基础与参考框架。

    新质生产力研究述评学术前瞻

    绿色原则在合同编中的司法适用研究

    周晟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以来,法院不断尝试在具体个案中丰富绿色原则的内涵,并在合同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绿色原则的不同司法应用。通过将绿色原则应用于合同不同阶段,开辟了适用绿色原则解决合同纠纷的新路径。但法院在适用绿色原则解决合同纠纷时也存在认定合同效力尺度不一、对违约责任的修正不准、对恢复原状权的限制过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法院的自我调整,应当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使绿色原则在合同不同阶段中的适用更加准确。具体包括:在合同订立及生效阶段采用环境资源保护顺位的方式、在合同履行阶段区分不同的修正强度、在合同终止阶段引入三阶段衡量模式。

    绿色原则合同纠纷司法适用修正强度限制程度

    林业碳汇项目利益相关人知情权保障研究

    徐晨阳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信息知情权作为《奥胡斯公约》中重要的程序性环境权,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中没有得到完备保障。检视静态法律规定与动态项目实践,存在权利保障规定滞后、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泛化环境保护概念等现实困境。总结域外REDD+项目经验,确定保障知情权所需的林业碳汇信息范畴,为立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树立环境事务衔接边界、规范碳汇信息披露主体责任、提高林业碳汇信息获取能力建设提供对策,以保障弱势利益相关人在林业碳汇项目中的知情权。

    林业碳汇知情权权利保障

    比较法视野下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完善

    韩松余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污染的复杂成因、治理困境对弥补现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有关责任主体范围,以及责任认定程序的制度缺憾提出要求。通过考察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的经验,有必要通过完善土壤污染责任人的内涵,以及扩大解释土地使用权人以拓展责任主体范围,同时开展责任认定与污染防治的程序以避免土壤污染的恶化。在合作共治的现代化环境治理原则指引下,土壤污染防治应当以公私合作的"多元共治"路径展开,多元主体形成"项目公司—政府方—其他社会资本方"的合同履约法律关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以激发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畅通社会主体的参与途径以保障环境利益的实现。

    土壤污染防治多元共治公私合作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的目标指向和现实进路

    孔江红刘襄河李凌雨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农高职院校作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供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的重要责任。涉农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要素。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分析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建设"三教"改革的目标指向,即实施"三模块"课程体系和"四融合"培养模式,提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的现实进路:以教师改革为根本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以教材改革为抓手开发新形态课程教材,以教法改革为突破推进高质量教法改革,用"政产教研用"五维协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来促进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群"三教"改革的有效推进。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三教"改革高职教育

    基于SWOT分析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实践与策略研究

    孟健男司维梁广东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的结合等方式,以期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SWOT分析中医药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