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行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的疗效

    尼培芬
    1350-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患儿应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退热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试验组患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9、24.150、7.925,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2、7.392、15.313、20.243、19.004,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9、7.607、11.718,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相比,试验组患儿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6.081、4.153,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运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著.

    孟鲁司特布地奈德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肺功能

    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线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孙革新关静岩夏春梅李东旭...
    1353-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有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在传统的医学检验教育模式基础上,依托职业能力分析,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在线实验教学,将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强调与临床的紧密结合,重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思维的培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成效,培育具有高素质、高技术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以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临床员工的角色.

    虚拟仿真医学检验技术线上实验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与健康融合教育的实践意义

    龚光明秦洁轩小燕潘卫东...
    1356-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能显著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与健康融合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将课程思政与校园健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以提高医学生的健康、人文素养和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校园思政、健康与课程融合教育创新模式,对完善课程思政与健康的融合、协同式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人人都积极参与建设"健康中国"的校园和社会合力,共同促进新时代医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等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健康教育融合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传染病

    胜任力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张洪涛吴玲玲万薇薇韦玉妹...
    1359-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胜任力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4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实施胜任力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工作掌握程度、护理教学成绩及护理教学质量情况.结果:教学工作结束后,观察组实习护士急危重症护理工作总掌握程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带教后,观察组实习护士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成绩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9、7.220、2.455、3.776、6.797、4.757,P<0.05).教学工作结束后,观察组实习护士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5、6.509、4.506、6.971、6.602、6.406,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胜任力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实习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掌握程度,在提高护理教学成绩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质量

    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直肠癌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牛铢宇
    1362-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直肠癌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6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以及联合应用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效能,评价及应用价值.结果:在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诊断结果方面,磁共振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直肠癌T3期诊断的准确率较其他分期患者高,其他分期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1.658、1.947、1.653、0、1.117,P>0.05);在直肠癌患者的N分期诊断结果方面,磁共振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在直肠癌N0期、N1期方面的诊断准确度较磁共振行扫、磁共振增强扫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2、3.246,P<0.05).结论:临床上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准确的进行术前分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直肠癌分期诊断效能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晗
    1365-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诊断方式对直径<8 mm结石的检出率,记录检查所耗用的时间.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70例疑似患者中阳性和阴性分别为67例和3例,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3例(75.71%)和65例(92.86%),在诊断效能方面,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较腹部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3、8.776,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直径<8 mm结石检出率较腹部CT高,但是所用的检查时间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6;t=2.613,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均可,但是相比较而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手术病理

    针刺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及有效性研究

    王蕊汪娟乔曲杨
    1368-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针刺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在脑瘫患儿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筛除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施以针刺、针刺联合脑循环治疗仪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运动水平和肌肉张力等指标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反射、移动、实物操作、姿势、AEMG等指标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8 8、4.074 6、2.410 5、4.735 1、5.176 3,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 3,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在临床中以针刺和脑循环治疗仪联合的手段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患儿痉挛程度,有利于患儿运动能力和肌肉能力的恢复,疗效显著.

    小儿脑性瘫痪针刺康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邓子方
    1370-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营养状态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病耻感程度、吞咽功能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病耻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13、177.429、30.00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7,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对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康复训练病耻感营养状态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功能

    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舌肌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凌康吴如意杨作球
    1373-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舌肌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肌训练,分别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及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FOI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舌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OIS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FOI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5).结论:舌肌训练能够增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舌肌肌力,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吞咽困难舌肌训练

    小儿腹泻并发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邢丽丽贾梦洁
    1376-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并发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其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5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将单纯腹泻的60例患儿分为A组,将腹泻并发营养不良的65例患儿分为B组.分析小儿腹泻并发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对B组患儿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龄、病程、居住地区、家属健康知识水平、患儿免疫功能、发病频率、饮食结构、进食规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小、病程较长、居住地区为农村、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腹泻病情反复、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偏低、饮食结构不合理、进食不规律等均是导致腹泻患儿并发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组患儿制定并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后,65例患儿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6、3.473、6.237,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小、病程较长且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的腹泻患儿需做好积极抗感染干预及健康知识教育.合理规划其饮食结构,促使其注重进食规律,采取输血等营养补充措施,可降低腹泻并发营养不良的风险,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腹泻营养不良危险因素护理对策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