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2850,2943-2944,封3页

    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

    潘平许禹朱征全
    2851-2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及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05);观察组患者保肛率、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00、4.9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CD8+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3.717、10.256,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其免疫功能.

    新辅助化疗Ⅲ期中低位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CD4+、CD8+T淋巴细胞

    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直径2~3 cm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谢恩杰吴杰民黄毅彬
    2854-2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直径2~3 cm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240例直径2~3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输尿管软镜组(RIRS组)、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组(联合组)和经皮肾镜组(PCNL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血尿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结果:联合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长,但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8、47.35,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较RIRS组无明显差异,但明显少于PCNL组.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19,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直径2~3 cm肾结石的效果优于输尿管软镜手术,并发症少于经皮肾镜手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结石清除率

    耳穴压豆联合乳果糖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李春华董文姗尹婷谢姗...
    2857-2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耳穴压豆与乳果糖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8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胀评分较对照组低,在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下地及进食时间上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2、7.399、9.050、19.205、17.511,P<0.05);观察组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舒适度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6、9.805、11.537、7.288,P<0.05).结论:应用耳穴压豆和乳果糖于剖宫产术后可有效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提高产妇舒适度.

    耳穴压豆乳果糖剖宫产术胃肠功能恢复舒适度

    腔内热消融术后大隐静脉曲张复发临床分析

    杨轲王雅吕忠俊李伟杰...
    2860-2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腔内热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复发原因,以期为减少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样本医院行腔内热消融手术的18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曲张复发原因和类型.结果:183例患者接受临床和超声评估,平均随访时间(26.0±3.4)个月.依据超声探查结果,复发原因可分为血管再通、再血管化、疾病进展、手术策略及技术性失误.结论:血管再通和疾病进展是腔内热消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后复发重要原因,术前完善的超声检查和正确的手术策略,术中规范的操作能减少曲张复发产生.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曲张复发

    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邵志萍张曦辉王言研
    2863-2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以期提高产妇整体获益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40例剖宫产产妇的基线资料,并将其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时期内采取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40例剖宫产产妇的基线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一般情况、宫缩频率与宫底高度及安全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出血症状消失、止血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0、31.341、14.218,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给药0.5 h、1.0h宫缩频率较高、宫底高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10、2.765,P<0.05);研究组产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利于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后宫缩、加速产后恢复且安全可靠,可用于临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干预中.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麦角新碱氨甲环酸凝血功能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侯平选
    2866-2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TL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接受PRP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术后康复、炎症反应、过氧化反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5、7.896,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8、4.717、4.348、6.008、8.347、6.332,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白介素-7受体(IL-7R)、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2、12.736、8.243、7.455,P<0.05).结论:PRP联合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TLF临床效果较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过氧化反应,对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胸腰椎骨折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富血小板血浆术后疼痛腰椎功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林丽仙江丽
    2869-2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效能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收治的16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统计并比较不同宫颈癌分期患者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宫颈癌患者T分期、N分期级病理分期的准确性.结果:随着患者宫颈癌临床分期由Ⅰ期到Ⅳ期,峰值强度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19,P<0.05);超声造影检测宫颈癌T分期中T1、T2期准确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测宫颈癌N分期中N0期准确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对于宫颈癌分期检测中,超声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各有其独特优势,在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两种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为宫颈癌的准确分期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指导更精确的治疗策略.

    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宫颈癌分期诊断

    脑动脉开窗变异的CTA诊断分析

    杨琴张艳丽黄涛梁卡丽...
    2872-2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开窗(CAF)变异的颅脑血管CT造影(CTA)诊断,以提高临床对CAF变异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颅脑CTA检查有CAF变异患者的CT图像资料,分析CAF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特征.结果:在2015例行颅脑CTA的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脑动脉开窗(70处,其中有2例患者存在2处开窗),其中颈内动脉1处(1.4%),大脑前动脉12处(17.1%),前交通动脉1处(1.4%),大脑中动脉3处(4.3%),椎动脉28处(40.0%),基底动脉24处(34.3%);裂隙样开窗28例,凸透镜样开窗12例,重复型开窗30例.结论:椎动脉开窗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基底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裂隙型开窗在前循环动脉中最常见,重复型开窗主要见于椎动脉.

    脑动脉开窗血管造影血管变异

    CT与MRI检查对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陈亚伟景会娜姚崇一
    2875-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疑似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检查对膝关节运动性损伤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结果、诊断效能和对不同类型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分析CT、MRI单独及联合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关节镜检查显示,118例疑似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患者中阳性82例;经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8例;经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70例;经CT联合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1例.CT联合MRI检查对膝关节运动性损伤的诊断灵敏度为95.12%、准确度为94.07%,高于CT检查及MRI检查,且漏诊率为4.88%,低于CT检查及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260、7.040、0.270,P<0.05).与CT、MRI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对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85,P<0.05).CT、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分级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674、0.716,联合检查一致性的Kappa值为0.869.结论:CT联合MRI检查可用于膝关节运动性损伤早期筛查诊断中,为临床评估膝关节损伤类型提供依据,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CT磁共振成像膝关节运动性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