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罕见病基因治疗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态势

    刘庆柱
    3016-3018,3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罕见病与遗传物质存在联系,因而基因治疗成为罕见病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当前我国罕见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药物紧缺、治疗效果欠佳、诊疗技术落后以及罕见病患者不断遭受社会歧视等问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罕见病患者的需求也应当得到合理满足.在罕见病治疗过程中,要保护罕见病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知情同意权,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充分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为更好地开展罕见病研究,让更多罕见病患者早日获得健康,文章从国家、社会、医学三个方面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罕见病基因治疗发展态势

    社区重点人群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策略

    程炼潘成利詹乃洋詹勇强...
    3019-3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评估社区重点人群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4月在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社康参加全科诊疗和周期性体检或者随访过程中去收集的社区重点人群相关资料,同时调查所有自愿者与下肢静脉疾病相关信息,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高风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高风险因素与CVD的相关性及权重系数.结果: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吸烟、每周进食豆类蛋白次数、白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相关(OR=1.721、1.062、2.865、0.813、1.146、1.278、1.015、0.001,P<0.05),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为造成社区重点人群下肢慢性静脉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与CV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29,相关系数>0.结论:社区重点人群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吸烟、每周进食豆类蛋白次数、白细胞、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且差异显著,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普通人群评估慢性静脉疾病风险的关键参考指标,社区患有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重点人群采取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至正常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社区重点人群慢性静脉疾病影响因素

    南阳地区90后初产妇分娩恐惧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常琳娜
    3023-3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南阳地区90后初产妇分娩恐惧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产检的179名孕晚期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娩恐惧评估量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90后初产妇分娩恐惧检出率为85.47%,分娩恐惧总分为(51.23±8.50)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产前教育学习经历、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是影响其分娩恐惧的主要因素,可解释分娩恐惧总变异量的48.70%(F=23.462,P<0.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对90后初产妇分娩恐惧的影响路径,可联合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时帮助初产妇缓解妊娠压力,改善分娩应对策略,降低分娩恐惧水平,优化分娩过程及结局.

    初产妇分娩恐惧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现状调查及因素研究

    叶美玲
    3027-3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赣州市宁都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8例发生激越行为者归为A组,162例未发生激越行为者归为B组.通过测评两组患者神经精神量表(NPI)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观察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现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有差异项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因素.结果:A组NPI评分高于B组,但MMSE评分较B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9、32.634,P<0.05);两组患者性别、婚姻情况、痴呆严重程度、病程、痴呆类型、家属探视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667、11.253、17.558、7.535、13.798、23.03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痴呆严重程度与类型、病程以及家属探视频率是造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极易产生精神行为症状,可能和性别、婚姻情况、痴呆程度、病程、痴呆类型、家属探视频率存在一定关联,需临床早期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此预防或者降低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

    精神行为症状老年痴呆激越行为认知功能损害

    基于OBE-CDIO教育模式探讨"四位一体"医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张楠楠李军
    3030-3031,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较为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具备前沿实验技术的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实践技能不突出、操作性弱,专业实验室匮乏导致的学生实践少等迫切现状,结合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和CDIO教育模式引导下,文章构建了"四位一体"研究体系,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四位一体"研究体系涵盖全程科研导师制、科技创新、专业特色公共实验平台、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内容,通过各方面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以期为医学实验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借鉴.

    创新型人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CDIO教育模式四位一体框架医学实验技术

    SPOC+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效能、CIRN评分及出科考试成绩的影响

    周川宇罗歆池陆静朱红梅...
    3032-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联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效能、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评分及出科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习的94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进入A区手术室的实习护士作为实验组,进入B区手术室的实习护士为对照组,每组各47人.对照组实习护士应用传统临床带教法,实验组实习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SPOC联合行为导向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士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护士核心能力(CIRN评分)、出科考试成绩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实验组实习护士GSES总分、CIRN各维度评分、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5、9.787、6.912、9.476、7.775、2.595、6.874、7.131、9.931、9.776,x2=4.681;P<0.05).结论:采用SPOC联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可显著提升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效能、CIRN评分、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行为导向教学法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效能出科考核成绩

    目标式舌压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影响观察

    马莉王者凤严丽丽
    3036-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目标式舌压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康复科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分别实施传统舌压抗阻训练和目标式舌压抗阻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舌压以及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舌压指标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6、3.117、2.368,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经口摄食功能量表(FOI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1、2.674、2.976,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目标式舌压抗阻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舌肌电水平,提高吞咽、摄食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标式舌压抗阻训练吞咽障碍摄食功能生活质量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的影响

    韩春辉
    3039-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基础上进行EECP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脏储备情况、心脏储备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肺活量(FVC)、潮气量(VT)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12、0.602、0.36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8,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水平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5、2.07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峰值负荷功率(WR)、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代谢当量(METs)以及无氧阈(AT)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0、2.167、3.137、2.109,P<0.05).结论:EECP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心脏储备能力和运动功能,但在提高肺功能储备方面与单纯运动康复训练差异不明显.

    冠心病增强型体外反搏运动康复训练心脏储备能力肺脏储备能力

    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彭君吴华丽
    3042-3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行PCI治疗的84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分别采用修订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CHD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32、4.536、6.125、5.032、3.942、6.592,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3、7.721、7.362、6.305、5.269、7.029、6.704,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1、6.172、6.353、5.923、6.441,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CHD患者PCI术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

    冠心病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延续性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引导式教育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障碍肌张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陈星宇
    3045-3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运动障碍肌张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所致运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功能康复训练,试验组患儿接受引导式教育结合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肌张力、平衡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及粗大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训练1个月后、训练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儿,试验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4、5.744、2.384、3.221,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儿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5、3.176,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儿站立区、走跑跳区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3、2.781,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结合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瘫所致运动障碍患儿肌张力、平衡能力,提高其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能力.

    运动障碍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肌张力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