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程民生

季刊

1672-7606

xbyxb@henu.edu.cn

0378-2860394

475001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系列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案报道、特稿综述、消息、研究快讯、医药卫生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BCB5和LEF1基因与高血压相关研究进展

    纪仁晖常丽安彩艳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涉及许多因素和分子途径.最近有研究发现ATP结合盒超家族成员ABCB5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和WNT信号通路存在关联,有报告指出Wnt/β-catenin通路在高血压患者的病程和发展中的作用,且LEF1作为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可能通过相关机制引起高血压,本文就其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高血压ABCB5基因LEF1基因WNT信号通路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陈超伟李媛媛陈超然
    240-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内外现有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概述急性白血病患者普适性、特异性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应用效果及局限性等,为我国急性白血病患者自我评估工具的开发及临床护士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等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生存质量

    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安全及疗效的Meta分析

    刘艺行王士旭张立博王朝阳...
    246-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否安全有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VIP、CNKI等数据库,文献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6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了 11篇文献,共1 138例患者,其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组571例,不保留LCA组567例.与对照组相比,保留LCA组住院时间(WMD=-0.844,95%CI=-1.064~-0.624,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率(RR=0.274,95%CI=0.149~0.504,P<0.05)、IMA 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WMD=-0.264,95%CI=-0.365~-0.163,P<0.05)、术后排气时间(WMD=-0.364,95%CI=-0.669~-0.058,P<0.05)均优于不保留组,但手术时间(WMD=9.518,95%CI=4.568~14.468,P<0.05)与术中出血率高于不保留LCA组(RR=3.239,95%CI=1.901~4.578),P<0.05);对于切口 感染率(RR=1.022,95%CI=0.411,2.545,P=0.962)、总淋巴结的清扫数目(WMD=0.226,95%CI=-0.714~1.167,P=0.637)、肠梗阻发生率(RR=0.708,95%CI=0.262~1.915,P=0.497)复发率(RR=1.183,95%CI=0.265~5.278,P=0.826)、吻合口 出血率(RR=0.979,95%CI=0.468~2.048,P=0.956)、尿潴留发生率(RR=0.633,95%CI=0.363~1.104,P=0.107)无显著差异.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住院时间、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会优于不保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排气时间却高于不保留LCA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无差异.

    腹腔镜直肠癌左结肠动脉Meta分析

    FOXO1转录调控GPX4减轻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

    刘霞陈波吴王玉粟宏伟...
    25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FOXO1是否能通过转录调控GPX4来减轻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铁死亡.方法:使用siRNA和慢病毒载体在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建立FOXO1敲低(FOXO1 siRNA)和过表达(FOXO1 overexpression)的细胞模型,同时设立空载细胞作为对照.使用顺铂(CP)进行诱导,建立HK-2细胞的急性肾损伤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ChIP-qPCR)、双荧光素酶检测、丙二醛(MDA)测定、Liperfluo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验证了FOXO1是否能通过调控GPX4的表达来减轻顺铂诱导的HK-2细胞的铁死亡.结果:发现FOXO1能够与GPX4启动子区域结合并调控GPX4的表达;过表达FOXO1能够预防CP引起的过氧化损伤.结论:FOXO1可能通过调控GPX4的表达来减轻顺铂诱导的HK-2细胞的铁死亡.

    急性肾损伤(AKI)顺铂(CP)铁死亡FOX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结肠癌中SERPINE1的表达、预后及作用机制

    陈德合李登玉郭刚王杰...
    261-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SERPINE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差异与预后关系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TCGA和GTEx数据库获得样本RNAseq数据和临床信息后,根据不同分组进行SERPINE1表达与预后生存分析、预后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与通路基因相关性分析.结果:①SERPINE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P<0.01);②在年龄、性别、种族及复发类型分组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中其表达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且对预后生存有显著影响(P<0.01);③在高、低表达组预后分析中表明高表达组PFS时间短,风险系数高(P<0.01);④在预后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ERPINE1是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⑤通过SERPINE1基因与通路评分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EMT、血管生成、ECM的降解分子机制相关性较强(P<0.01,r>0.6).结论:SERPINE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在伴有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晚期患者中表达更高,且提示患者预后生存不良,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SERPINE1可能通过参与EMT、肿瘤血管生成及ECM降解的信号通路介导结肠癌的发生与进展.SERPINE1可能是结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潜在新分子.

    结肠癌SERPINE1预后生存新分子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控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路武杰曹笑丽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控制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DXM组),观察其临床表现,比较三组大鼠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血清中IgE、VEGF、IL-4、IFN-γ的水平变化,并留取肺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从临床表现上看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具有控制作用,三组大鼠IgE、EOS、VEGF、IL-4、IFN-γ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 1 014.726、894.408、38.693、308.489和2 546.543,P<0.001);B组与A组相比较,IgE、EOS、VEGF、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01);DXM组与B组相比较,IgE、EOS、VEGF、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01);DXM组与A组相比较,IgE、EOS、VEGF、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01).大鼠肺组织病理示:B组见明显的炎性改变和气道重塑,DXM组炎性改变和气道重塑较B组减轻.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上调IFN-γ,下调IgE、EOS、VEGF、IL-4,减轻炎性改变和气道重塑控制哮喘.

    哮喘大鼠IgEEOSVEGFIL-4IFN-γ糖皮质激素

    Bakri球囊治疗胎盘植入产妇自然分娩严重大出血的临床结局

    吴丽婷陈菲菲陈苗苗胡娅萍...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Bakri球囊治疗胎盘植入产妇自然分娩产后严重大出血的临床结局.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某院自然分娩产后严重大出血产妇170例,所有产妇均给予Bakri球囊止血.收集基线和围产期结局指标,并比较Bakri球囊止血失败和成功产妇、胎盘植入与非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围产期结局.结果:在纳入的所有自然分娩产后严重大出血患者中,胎盘植入产妇占比达51.8%(88/170),Bakri球囊止血成功率为87.65%(149/170);而胎盘植入患者止血有效率显著低于非胎盘植入患者(x2=5.73;P=0.017).与止血失败患者相比,止血成功组填塞术前出血量、填塞术后出血量较低,而填塞术间隔时间、球囊置留时间较长(均P<0.05).与非胎盘植入患者相比,胎盘植入组患者在球囊填塞术前出血量、球囊生理盐水量较高;而分娩至填塞术间隔时间较短(均P<0.05).结论:胎盘植入是引起自然分娩产后严重大出血的主要原因.Bakri球囊在胎盘植入患者止血效果稍逊于非胎盘植入患者,但分娩后及早、精准地使用Bakri球囊可能有利于胎盘植入患者止血.

    胎盘植入严重大出血Bakri球囊自然分娩临床效果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杨捷李盟燕树勋陈亚琳...
    27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讨骨质疏松症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判断二者间有无反向因果存在.方法:从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UK Biobank)中获得与骨质疏松症与从芬兰数据库(FinnGen)中获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使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为主要模型,结合 MR-Egger 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simple mode 和基于模式的估计法(weighted mode)四种回归模型评估因果效应,再对其敏感性、异质性、多效性检验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对于筛选后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骨质疏松症GWAS数据以IVW为主要分析模型,骨质疏松症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VW结果为OR=0.960,95%CI=0.433~2.13,P=0.551,因果效应无显著性(P>0.05);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骨质疏松症IVW结果为OR=0.998,95%CI=0.996~1.000,P=0.036,因果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不存在敏感性,多效性和异质性,说明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利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从遗传变异角度印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不能从遗传变异角度证明骨质疏松症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因果关系,贴合临床过程中生理、病理相关机制,二者之间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疗,为二者之间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骨质疏松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孟德尔随机化甲状旁腺激素1,25-双羟维生素D

    2019/2023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陈晨崔非非冯来鹏杨杰瑞...
    285-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3年9月血培养阳性菌株,并对其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3 81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 079株(54.48%),革兰氏阳性菌1 536株(40.25%),真菌201株(5.27%).分离率位居前6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05株(23.72%)、肺炎克雷伯菌475株(12.45%)、表皮葡萄球菌325株(8.52%)、人葡萄球菌283株(7.42%)、金黄色葡萄球菌179株(4.69%)、鲍曼不动杆菌91株(2.38%),真菌前三位的分离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70株(1.83%)、热带念珠菌35株(0.92%)、都柏林念珠菌29株(0.7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耐药性低于5.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34.7%和3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31.8%和53.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新乡地区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主要的分离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及时监测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以减缓耐药菌株产生,有效控制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血培养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湿疹的可视化分析

    李丹丹孙莹
    293-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10年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3年3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56篇,筛选后得到1468篇.近十年来,研究逐渐深入,形成了李萍团队、田静团队和冯常青团队等合作较为密切的团队.主要研究机构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关系仍以省市内为主,跨区域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获得10个关键词聚类和20个突现词,"慢性湿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急性湿疹"是最大的聚类(排除了湿疹、湿疮、浸淫疮与临床疗效、临床观察、中医、中药、综述等非重要学术价值的词汇).研究热点最初以证候研究、临床疗效研究为主,逐渐转向临床经验、中医外治法研究,然后meta分析、用药规律及数据挖掘获得了一定热度,现网络药理学、病因病机、作用机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相关研究涉及较广.湿疹的病因病机、外治法等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但存在研究团队相对集中、合作不够紧密、研究内容集中于慢性湿疹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合作,扩大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范围.

    湿疹中医药治疗Citespace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