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征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征信
征信

刘积余

月刊

1674-747X

zhengxin@pbcti.cn

0371-65648820,65573905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9号

征信/Journal CREDIT REFER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办的金融、经济类期刊。长期以来,本刊立足金融,面向经济,注重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传导金融政策、探讨金融理论、考察金融生活、聚焦金融教育、善于抓取经济、金融业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重视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动向、新问题的研究的探索,是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进行理论探讨、政策研判、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新认识"信用科技"

    林钧跃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用科技是推动信用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信控界、信控服务业和信用理论界三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用科技应包含的技术门类和技术边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技术门类方面三个领域之间存在着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信用科技方法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却应用于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其中的非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解决经济社会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在该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或能跟得上国际第一梯队;而接触式信用科技方法适用于对个人失信行为的预防和矫正,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尚处于空白状况.鉴于目前信用科技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国家实验室形式整合资源和推动技术进步应是可取之策.

    信用科技金融科技诚信评价信用生理学信用投放国家实验室

    规范伦理学的信用解释局限及其哲学反思——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考察对象

    熊治东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用既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保交往行为顺利进行而建立的契约关系,也是基于人们的约定、承诺、誓言等形成的道德伦理关系.从伦理学视域看,以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虽然能够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信用进行道德伦理审视,但又存在着各自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因此,要从伦理学的维度对信用现象进行诠释和证成,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伦理学层面,而是要立足于新的伦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检视和补充.责任伦理学强调"权责一致"、制度伦理学对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制度对道德伦理局限的补救的分析等,有效地弥补了规范伦理学在解释信用行为时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对信用现象进行伦理诠释提供了新的视域,也为当代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借鉴.

    规范伦理学信用责任伦理学制度伦理学

    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构建的机理、困境与图景

    孙宇李百福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时代实施个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需要、数字司法对于破产案件办理的改革要求、数字社会中的信用不可见风险,构建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支撑个人破产制度建立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数据—算法—平台"三维结构为框架的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在通过信用数据采集、算法信用画像、平台联通应用得以实施的同时,面临着数据孤岛导致的非正义前见、算法黑箱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平台薄弱产生的应用性困境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合作治理达成信用数据共享,依托可信算法实现信用评价公信,完善制度供给推动破产平台建设,以此驱动数字化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机制更好、更有力地赋能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破产制度建设.

    个人破产信用评价数字化信用数据数字司法

    地方法中守信激励机制的归纳与检讨

    李五志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地方立法中的守信激励机制出现了激励措施与现有奖励措施相似、重失信惩戒轻守信激励、守信激励判断标准不一、评价内容扩大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守信激励机制边界模糊、重惩戒轻奖励的传统习惯、信用制度的服务对象扩大、信用评价依据多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此,提出明晰制度边界、限制信用评价内容、制定国家层面的判断标准以及适当减轻政府负担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地方的进一步探索乃至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支撑.

    社会信用守信激励地方立法激励标准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辨析——基于新《公司法》《民法典》和《反洗钱法》的视角

    蔡宁伟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反洗钱监管规则的日趋严格,我国反洗钱监管标准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尽职调查领域,主要呈现了从识别法定代表人到调查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的重要变化.但是,目前研究界和实践界对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的辨析研究比较有限,对法人代表、最终实控人和最终受益人缺乏对比分析,特别需要系统地辨析几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弥补这一相对空缺的领域,从新《公司法》《民法典》和《反洗钱法》等视角理解几者的要求、演化和延续,提出"名义—实际—最终"的公司客户身份识别脉络,并对未来反洗钱管理提出展望建议.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反洗钱管理

    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的风险防控研究

    吴晓明初佳玉付剑玫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经济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数字资源.通过分析企业数据的内涵及特征,根据我国企业数据跨境流动现状,探讨了企业面临的内部数据合规管理体系不完善、数据监管机构不明确等难题.目前许多国家就数据跨境流动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系统性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设置独立的数据监管机构,提升我国数字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开拓境外市场的合规风险.

    企业数据数据跨境流动风险防控

    大数据背景下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常广庶刘少卿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背景下建设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信用风险层出不穷,为打造公平的跨境交易环境,提高跨境支付安全,完善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跨境电商行业亟须建立标准规范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梳理分析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出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体系正面临信用法律制度不完善、信用评价方法不科学、信用管理模式单一、信用数据质量差等挑战.最后从大数据技术角度,提出了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信用立法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企业及消费者的信用意识、建立健全信用大数据共享机制与标准化大数据跨境电商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信用评价体系等建议.

    大数据跨境电商信用管理信用评价

    数字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青海实践与思考

    马建斌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为未来普惠金融发展明确了方向.青海省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农牧民担保抵押物缺乏的经济落后省份,普惠金融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将大数据、金融科技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加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青海省实践,系统梳理了制度安排加快、数字建设利好、发展态势跨体系、信用主体价值加速激活等全国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当前数字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信用评定标准缺乏、信息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强化信息安全、统一信用标准、优化采集评价、丰富应用场景等建议.

    数字技术农村信用体系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全覆盖征信体系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践探索

    张冰莹乔璐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交往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也对征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征信体系面临着对分散的信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现有征信系统进行补充完善、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等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区块链与征信体系建设的耦合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比较人民银行在推动构建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工作中试点建立的长三角、珠三角"征信链"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联通省、市两级地方征信平台等节点,构建覆盖全国的"征信链"网络意见及建议.

    区块链征信体系征信链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应用征信触发式查询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王锋张晨刘勇王浩然...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吉林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应用征信触发式查询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接入机构征信触发式查询业务增长迅猛.由于征信业务的应用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征信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征信业监管部门需要对现有征信业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创新变革.

    征信触发式查询监管接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