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交通科技
湖南交通科技

陈菁

季刊

1008-844X

hnjtkjbjb@163.com

0731-85221554

41001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湖南交通科技/Journal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是湖南省一级期刊。主要刊登我省乃至全国道路、桥梁、地方铁路、汽车、船舶、港口、筑路机械等方面的科技论文、实用技术、科研成果、交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重点工程的技术总结、运输市场的新情况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交通方面的选进技术、信息资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悬浇连续梁节段间接缝对挠度影响研究

    贺邦祖李德建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悬浇PC连续箱梁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跨中出现长期下挠过大的病害,对其长期使用性能造成影响,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实桥案例,研究节段间接缝薄弱层对大跨悬浇PC连续箱梁桥长期挠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节段接缝薄弱层的剪切变形很小,对箱梁长期挠度影响可忽略,而其弯曲变形对箱梁长期挠度影响较大;在箱梁悬浇施工中,节段接缝处水泥浮浆层对长期挠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对节段接缝结合面进行有效的凿毛处理;如果节段接缝处不存在水泥浮浆,即使接缝附近混凝土材料特性有所降低,接缝薄弱层对长期挠度影响仍可忽略不计.

    大跨连续梁悬浇预应力损失节段接缝长期挠度

    自密实混凝土与旧混凝土黏结界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梁振刚刘姗
    107-11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SCC)在增大截面法中的加固效果,设计了27组由2个L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Z型试件,并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了3种表面处理方法(开槽、植筋、打磨)和3种加固方法(顶面、侧面和底面加固)对黏结界面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切槽试件的破坏模式相似,都是由于SCC嵌入层被剪断而破坏.界面打磨试件破坏模式为一条主裂缝贯穿整个黏结界面,界面由于剪力过大而剪断.不同加固方式的植筋试件破坏模式相似,都为界面黏结失效后,钢筋与SCC之间的黏结失效引起.底面加固试件的界面抗剪强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加固方法的试件.切槽的位置对于界面剪切强度影响较小.植筋能够最有效地提高界面的剪切强度.

    自密实混凝土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现浇施工监控研究

    杨彦恒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桥梁监控单一施工计算方法不能闭合的现象,提出正装计算和倒装计算迭代应用的理论分析方法.此方法综合考虑了结构的非线性、施工误差和材料的收缩徐变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建立了准确的Midas计算模型,进行倒装和正装的迭代计算直至结果闭合收敛,进而下达有效的施工指令,有效指导了项目施工监控,最终合龙误差为6 mm,成桥线形达到了理想的目标状态.该方法对类似桥梁施工监控计算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施工监控正装计算倒装计算迭代计算

    湘潭某斜拉桥主墩承台混凝土水化热数值研究

    文圳
    118-12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为背景,基于Midas/FEA建立水化热模型,研究了水化热参数对承台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承台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的温控方案,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承台混凝土水化热阶段的最高温度在浇筑完成后90 h出现,且位于承台核心处.分层浇筑不会改变温度峰值到来的时间,但可以显著降低最高温度的数值;分层浇筑、管冷系统均可有效改善承台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峰值应力和持续时间,但两者的影响规律略有不同;通过数值方法对承台水化热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的承台温控方案具有可行性、高效性.

    斜拉桥承台数值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

    空间异形薄壁拱结构极限稳定研究

    谢益伟
    123-12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空间异形薄壁拱结构极限稳定的问题,以某大跨径异形拱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了板—壳—梁混合模型和空间梁杆单元模型,对比分析了2种模型在局部超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规律及荷载曲线.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考虑了薄壁箱型截面的翘曲、畸变等局部效应,得到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较空间梁杆模型低.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在线弹性阶段吻合较好,在进入塑性阶段后,受局部效应的影响,两者曲线差异越来越大,在结构的极限稳定分析时,传统的空间梁杆单元模型偏不安全.

    空间异形薄壁拱结构极限稳定混合模型梁杆单元模型局部效应

    上承式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承载能力评定

    胡涛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猛洞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荷载试验,评定上承式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该桥模型并计算,确定控制截面和试验荷载工况,再进行桥梁静载试验,得到该桥在各工况下的应变数据和挠度数据,并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实测应变与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其应力校验系数为0.50~0.91,挠度校验系数为0.49~0.81,相对残余应变(挠度)小于20%.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该特大桥的刚度和强度都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上承式拱桥试验研究校验系数效率系数承载能力

    基于弹性支承刚度因子的索力计算方法及影响研究

    丁继承
    132-13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际的索结构除考虑铰支和固支的情况,还需考虑弹性边界条件的情况.针对弹性边界条件下拉索索力计算问题,基于索结构线性振动理论,考虑弹性支承因子,提出了考虑弹性边界的索力求解方法.通过试验数据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探讨了弹性支承刚度因子、抗弯刚度与索力T的关系.研究表明:提出的索力求解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索力随弹性支承因子、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减小;弹性支承因子越大,索力受抗弯刚度影响越显著;抗弯刚度越大,索力受弹性支承因子的影响越显著.

    索力计算弹性边界条件弹性支承因子抗弯刚度

    某独柱墩桥梁钢盖梁加固局部受力分析

    余晖
    136-14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独柱墩桥梁钢盖梁加固的受力规律,以其独柱墩桥梁加固常用的钢盖梁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最不利偏载作用下主要承重板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不利偏载作用下,钢盖梁主要承重板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最大应力值为155.4 MPa,最大变形值为1.42 mm,一阶稳定系数为36.82.部分板件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以通过调整板件间距或支座位置改善受力.

    独柱墩钢盖梁应力变形板件间距

    京杭运河183m拱桥钢桁组合梁双船浮托法架设技术研究

    苏巧江杨新湘朱冠华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无锡菱湖大桥为依托,针对航道繁忙、场地狭窄的施工环境,研发了一种新的"双船浮托"主梁安装方法,以解决内河主梁架设难题.该技术在两条驳船上搭设存梁支架并组拼成浮托,大节段主梁整体吊装至浮托上,通过浮托运至待安装位置,完成主梁的安装.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主梁安装精度,大幅度减少了封航次数和航道占用时间,安全风险低,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在跨河、跨航道的钢梁、钢组合梁桥建设中尤为适用.

    大跨度拱桥双船浮托法钢梁架设浮托定位内河

    吉安赣江大桥公轨合建桥梁方案比选与受力分析

    徐友才游勇利刘华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吉安赣江大桥采用公轨共梁单层合建方案的可行性,积极开展了预留轨道交通空间的位置、作用类型和作用组合等相关技术专题研究,重点探讨了吉安赣江大桥公轨共梁单层合建桥梁近期、远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结构受力性能.

    公轨共梁单层合建有轨电车荷载标准结构受力分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