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王清连

月刊

1673-6060

xbskban@163.com

0373-3693077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n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382/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6060。主要刊登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德育、文学、艺术以及理论研究、高等职教、农村职教、教育与经济、职业指导、比较职教、教育管理、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未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职教管理及研究部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广大师生。学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有关方针政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以“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报道科学技术先进成果,传播科技文化信息,探讨交流学术思想,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办刊宗旨,发挥教学、科研的阵地和窗口作用,努力把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算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赵元成何叶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算法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成和分发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引导产生了权利效应。因此,需牢牢抓住算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机遇,面对算法技术"受众本位""黑箱效应""后真相""信息茧房"等效应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风险挑战,应从价值引领、技术规范、主体驾驭、法律规制等路径"驯化"、规约算法,从而助推智能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发展。

    算法思想政治教育推荐算法赋能优势

    以伟大照金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路

    杨江南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照金精神蕴含着培育时代新人的政治理念、目标导向和实践追求,是时代新人增强责任担当、保持刚健勇毅、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征程上,将照金精神与当前的时代主题相联系,深挖照金精神内涵和优秀案例、经验;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在实践中锻炼其党性、坚定其信仰;构建科学公正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在弘扬伟大的照金精神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照金精神时代新人革命根据地

    省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范海洲段后苗石夏芳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安徽省16个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地理探测器对考察期内安徽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安徽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在逐渐扩大,其中,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力度、生活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对安徽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础设施水平在单因子和各因子交互作用中均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此,应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地区协调发展,发挥政府引领作用,进而促进公共教育服务发展。

    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Dagum基尼系数地理探测器

    中职生同伴关系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研究——以新乡市S中职学校为例

    冯启高王晓军陈锋正
    22-2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凝聚力不足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同伴关系作为影响班级凝聚力的核心要素,对提升班级凝聚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群体凝聚力理论,在对新乡市S中职学校440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SPSS 23。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对班级凝聚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可通过加深中职生相互认识、加强同伴关系正面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决策等方式,提升班级凝聚力水平及班风学风建设。

    班级凝聚力同伴关系中职生同伴接纳同伴友谊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研究

    莫家业白海姚引婧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与人才需求结构升级。职教师范生被视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后备军,加强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是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价值理念的立足点可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可以赋能职教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能助力职教师范生培养迈向高质量。然而,当前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还存在职教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脱嵌,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渠道脱耦等实然困境,这制约了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实效的提升。为此,应明确目标导向,扎实推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提升;突破时空阻隔,拓展数字技术教学空间环境;加强协同育人,建立共同体长效运行机制。

    数字化转型职教师范生数字素养

    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原则及方法

    夏小华刘晓玉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必须加强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工作。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潜隐性的特点。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农民主体性相统一、教育方法的普遍性与农民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相协调、教育内容的理论性与教育方法的实践性相结合等原则。采用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三农"政策解读与隐性乡村文化熏陶相结合、解决农民思想困惑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方法,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三农"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钟彬王心力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有益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断发展,又有助于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更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共同构成了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工作指向。因此,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一体融入上下功夫,以提高融入的协同效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原文融入上下功夫,以拓展融入的理论深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实践融入上下功夫,以强化融入的实践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教育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隐忧与优化进路

    余绪鹏刘念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将推动新一轮教育大变革。高校思政课是公共课,也是意识形态教育课,更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就当前技术发展情况来看,A1GC赋能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增强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推进思政课"大平台"建设、知识传授与学习的方法创新,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评估。通过AIGC赋能所带来的泛在化空间、沉浸式体验、交互式学习彰显了技术的价值功能,但AIGC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也存在不少隐忧,包括大学生数据安全风险,教育伦理问题,技术局限性所致的误导性输出,师生群体中智能鸿沟的普遍出现,西方不良价值观念渗透的危险等。在充分享受AIGC带来的红利时,应极力避免其附随的问题与风险,需要在法律框架下完善信息保护技术与机制,重塑教师的"人生导师"角色,构建虚实共生与人机协同模式,提升师生群体的智能素养,同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意识形态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数字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陈嘉榕谢宗霖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建设数字法治中国,高素质且高水平的数字法治人才培养不可或缺。为回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当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字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借助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导功能,可以着眼于教学的顶层设计,整合产教融合的资源,以系统化的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树立建设数字法治中国的理想信念,提升适应数字法律职业创新性发展的职业素养,不断激发个体行为意愿以形成稳定的数字法治思维和认知能力,从而实现综合能力、思想政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数字法治人才课程思政新文科数字法治中国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

    申家龙杨丽君李小丽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时期是个体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多数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主要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参考来进行的。但在这一指南中,语言教育目标太过于笼统和模糊。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及语言学习规律看,幼儿园语言教育应从学会发音、积累词汇、培养语感、锻炼听力、练习表达、提高认知和获得经验七个相对具体的目标来展开。这七个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彼此割裂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整体上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

    幼儿园语言发音语感听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