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王清连

月刊

1673-6060

xbskban@163.com

0373-3693077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n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382/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6060。主要刊登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德育、文学、艺术以及理论研究、高等职教、农村职教、教育与经济、职业指导、比较职教、教育管理、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未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职教管理及研究部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广大师生。学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的有关方针政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以“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报道科学技术先进成果,传播科技文化信息,探讨交流学术思想,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办刊宗旨,发挥教学、科研的阵地和窗口作用,努力把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中小学英雄观教育一体化:价值、挑战与路径

    单文远魏浩天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加快推进大中小学英雄观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提高各学段立德树人实效、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大中小学英雄观教育存在目标层次不清晰、课程内容衔接不到位、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需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指引,通过构建适龄化育人目标体系、灵活设置递进式课程内容、加强多元主体的协同联动等方式,真正推动大中小学英雄观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英雄英雄观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张顺利高国红郭晓娟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计算思维,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大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核心问题。依据计算思维培养规律和探究式教学理论提出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以"哈夫曼编码"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实验以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离散数学为例,应用Korkmaz计算思维量表进行学期前后测,同时采用比格斯的SOLO模型进行思维结构的时序追踪。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对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符号表示、抽象概括、问题建模、协作学习维度均有显著提升,使用相关知识结构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随时间逐步提升。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应深挖教材、选定专业探究问题,精心设计探究引导方案、避免伪探究,追踪探究过程、打开思维变化黑箱。

    计算思维探究式教学大学生离散数学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乡村教育课程设置

    许庆如王琦王珏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帮助乡村教师候选人了解将要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师范、高中师范科和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乡村教育"课程。出于训练适合乡村需要的乡村教师的目标,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课程汇总了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强调乡村教师候选人应深入乡村进行实践,在课程实施中与农业类课程相辅相成。在当今的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应重新思考乡村教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探寻开设乡村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路径;主动适应乡村社会需求,培育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积极联系乡村实际,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课程师范学校乡村教师

    人工智能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

    张航飞冯启高陈锋正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教育推进了一个全新的"人机共教"时代,身处其中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知识权威地位逐渐削弱、传统师生关系日渐式微、评价角色逐渐被算法取代、育人角色日益被数据裹挟等角色困境。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中小学教师需要重塑自身角色,成为海量知识的中继站、新型师生关系的推动者、教学评价融合共生的引领者、学生精神世界的呵护者。基于此,中小学教师应注重自我成长,提升智能素养;转变教学观念,重塑师生关系;警惕技术异化,坚守评价伦理;恪守教育初心,彰显育人本色。

    人工智能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育变革

    从互构到互嵌:红色故事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洽逻辑

    唐艳柯彪
    33-3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故事蕴含着极佳的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从互构到互动,再到互嵌,具有严谨的自洽逻辑。二者在文化意蕴上相耦合,在育人目标上相契合,在教学内容上相融合。红色故事蕴含着可及的"人"、可见的"物"、可感的"事"、可触的"魂"四个元素,对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育者要以事实陈述把红色故事讲"真",以形象展现把红色故事讲"新",以情感演绎把红色故事讲"活",以道理升华把红色故事讲"深",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故事大学生教育方式自洽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赵天堃盛晓娜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青年走过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走过岁月峥嵘的建设时期,走过艰难探索的改革开放时期,走进砥砺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索了一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道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成就斐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正确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始终坚持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完善制度,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六条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

    透视"精致穷":符号消费影响大学生校园贷行为的内在逻辑

    章棋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大学生日益崇尚用"精致"形象诠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用校园贷等借贷行为维持着"精致"人设。基于符号消费理论,剖析跟风型消费、炫耀型消费、品味型消费等符号消费现象在大学生精致追求中的具体显现。从求同求异动机的驱使、青年亚文化的冲击、经济新业态的影响以及大众传媒模式的助力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符号消费显现于大学生"精致"追求的原因。大学生从追求精致生活发展到"精致穷",源于大学生对精致追求的定义出了偏差,把精致追求等同于符号消费,过度依赖物质消费,同时借助校园贷维系所谓的精致人设。因此,应从落实校园贷监管,建立防控预警机制;开展消费观教育,营造健康消费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涵养正确价值观三个方面破解大学生"精致穷"问题,助力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精致穷符号消费校园贷消费主义

    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与培养路径

    徐勤贺李永婷曹彦杰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胜任力已然成为我国高校进阶发展和人才优化培养的关键问题。基于PISA 2018全球胜任力测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698份有效样本,使用SPSS 27。0软件对获取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总体上处于中位,具体维度的水平差异较为明显,且各变量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对全球胜任力行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据此,高校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应从贯彻国际化办学理念、建构国际化课程体系、搭建国际化育人平台、创建国际化教师队伍等方面筑渠架轨,进而提高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整体水平,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参与程度。

    全球胜任力国际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

    家校合作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李莉莉张振宇薛浩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社会行为是非认知能力的主要体现,其不良社会行为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也会影响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家校合作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家校合作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家校合作能显著提升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第二,二者关系在性别、城乡、家庭经济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第三,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在家校合作和青少年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应通过拓宽家校合作领域、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重视家庭教育等途径,提升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和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

    家校合作亲社会行为问题行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论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重构——兼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不足

    申家龙李冉杨丽君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幼儿园主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主要是以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制定的,存在着目标设置繁杂、教育活动内容指向不足等问题,这导致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活动实践中不知所措。因此,以幼儿全面发展为依据,使用内容载体分类的角度即课程的角度,从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运动机能训练、感觉统合能力训练、语言教育、思维能力训练、社会生活常识与规范、律动与音乐、图像与制作来构建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这样的教育活动体系内容清晰明确,易于掌握与实施。

    儿童发展教育活动体系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