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林强

月刊

1674-5310

hsxbwk@163.com

0898-65883414

571158

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2004年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自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期刊。本刊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打栏目,开放办刊,特色明显,依托省级重点学科,广泛联系国内外现当代语言学研究界的有生力量,建立了稳固的作者队伍,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论文,为学界广泛瞩目,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南方重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战时经验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美学创造

    刘晓航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犁的文学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生活经验既是孙犁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其抗战小说风格形成的基本背景.孙犁的抗战小说大多关注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较少涉及战争场景,并形成了舒缓的美学风格,这与晋察冀的敌后战斗环境,以及他在根据地的工作经历有直接关联.战争时期的记者生涯,直接催生孙犁的文学创作,其最初的创作经历了从通讯、速写到小说的演变历程,战时通讯的文体要求也限制、影响了孙犁抗战小说的文本风貌.敌后抗战带来的时空变化影响了作家的主体感知,行军迁移中的空间转换在其小说中形成了平原—山地的叙述结构.而游击战争的夜间活动,促发了孙犁笔下"星月"意象的频繁出现和战时书写.回到作家文学起步时期的原生环境,可以进一步打开孙犁抗战小说的经验脉络和历史细节,理解孙犁文学风格和文本面貌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孙犁战时经验抗战小说文学风格

    二语语用习得中情境专用语的界定方式和分类标准

    丁安琪储玥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式化语言能力是二语学习者掌握目标语的核心能力之一.Istvan Kecskes提出情境专用语(situation-bound utterances)作为公式化语言中的一类,由于其文化特定性和高度的情境关联度,成为了交互文化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国外针对二语习得中英语情境专用语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国内对于汉语情境专用语的相关探讨还不够充分,就其操作层面的界定方式与分类标准尚未达成共识.现以情境专用语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从语用、语形和语义三个层面探讨了仍存在分歧的相关问题:语用上,需明确情境与功能之间复杂且灵活的关系是汉语情境专用语的基本特征;语言形式上,情境专用语须为多词结构,能够独立成句,且可以具有形式变体;语义上,应将情境专用语区别于汉语中的惯用语和谚语,但与成语有一定的交叉,同时,汉语情境专用语可以根据语义透明度和凸显语义不同划分为三类.

    情境专用语语用习得情境性语义透明度

    线上中文学习平台Lingo Bus和Lingo Ace比较研究

    李萌吴应辉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Lingo Bus和Lingo Ace平台是当前受到市场青睐的知名线上中文学习平台.对两个学习平台的建设、教学和管理营销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两个平台均通过线上直播课程面向海外青少儿教授中文,均建立了各自的官网和客户端,在品牌定位、课程资源体系、选课方式和学习者服务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有差异,针对教师选拔、培训的侧重点和严格程度也有不同的标准;两个平台均注重通过口碑、新闻软文和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营销,但在推广方式和营销经费投入力度方面做法不同.线上中文学习平台应建设本土化和标准化教学资源,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建立良好服务体系,组建本土团队,实施精准营销等发展策略.

    中文学习平台LingoBusLingoAce数字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的三大反差与三个转向

    杨丹聂磊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塑造同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中文国际地位意义重大.本文在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文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的经验,指出了我国语言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三个反差,即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外语教育规模的反差、外译中与中译外的反差、话语体系输入与输出的反差.推动中文更好地走向世界,国际中文教育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区域国别研究、指数研究、网络建设和文库建设等措施实现三个转向,即从走出国门到深入当地、从走进课堂到走向社会、从中文教育到中文赋能.

    国际中文教育三大反差三个转向语言教育语言产业

    数字时代教育空间的基本形态、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势

    王建梁刘海洋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有独特的内在逻辑,承载着社会文化意义,反映了时代特色.教育空间研究为理解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提供了独特视角.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空间呈现出教育实体空间、教育混合空间及教育虚拟空间互嵌互融的形态,表现了形态转换、实践转移与关系转型的逻辑.不论未来的技术如何更新迭代,教育都要在多元空间中重视保护儿童的生活世界,追求人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秉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空间观念并充分发挥儿童的空间主体性.

    数字时代教育空间空间形态教育数字化转型

    5G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困境与现实路径选择

    张雷生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技术")凭借自身的特性和优势赋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推动了高校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和推动线上线下教育教学一体化,加速了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同时,5G技术的参与也使高等教育面临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如海量信息导致教育知识过载,遏制学习者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技术至上主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科技发展与科学伦理、人文关怀的博弈与失衡等.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亟需构建符合5G时代发展要求的包括学校共同体、教学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在内的高等教育新型学习共同体,让信息技术精准赋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5G技术教育信息化新型学习共同体高等教育

    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海洋书写研究

    毛明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山野诗人斯奈德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海洋诗歌,可以称为海洋诗人.斯奈德的海洋书写包括海洋意象和海洋想象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后者颇有价值,所蕴含的下列观点值得重视:海与山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海是生命之源,是阴性和母性的象征;水里看山可以颠覆"常识",人类需要跳出自我看世界.斯奈德的海洋书写是其生态思想的体现,可能有助于纠正海洋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三个偏颇:海洋与陆地的二元对立,用男性气质定义海洋精神,海洋研究中的海洋缺席.

    加里·斯奈德海洋书写海洋文学生态思想

    雅里"啪嗒学":悖论与现代性冲突

    蒋秀云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把男孩子的想象力运用于哲学思考中,自创"啪嗒学",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在《啪嗒学家浮士德若尔的功绩和思想》里,雅里为"啪嗒学"明确三个定义.雅里对"啪嗒学"的坚持,不只停留在著述中,日常生活中他也戴着"怪物"面具坚持"愚比式"的姿态,表现出"啪嗒学"的悖论结构——不和谐的元素互相碰撞、彼此共存.在这一结构中,"啪嗒学"突破其批判19世纪末戏谑或嘲讽形而上学的目标,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哲学现象,为审视现代性冲突寻到一条特别的道路.

    阿尔弗雷德·雅里"啪嗒学"悖论现代性冲突

    人物介绍

    封2页

    编辑部启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