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和媒介伊蚊密度特点,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病例来源、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等特征,以及登革热患者首诊发现及入境发现情况,采用布雷图指数(BI)分析媒介伊蚊密度特点.结果 2010-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17例,其中确诊病例188例,占病例总数的86.64%.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9:1,所有病例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为35.0(28.0,46.5)岁,职业以商业服务(24.4%)、工人(24.0%)、家务及待业(22.6%)为主,8-11月为登革热发病高峰.本地病例124例,占57.1%,国内其他地区输入10例,国外输入病例83例,柬埔寨是境外输入性病例的主要来源,占37.4%,本地病例与输入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登革热病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M(P25,P75)为5.0(3.0,8.0)d,输入病例为4.0(3.0,7.0)d,本地病例为6.0(4.0,8.0)d,输入病例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短于本地病例.境外输入病例的入境发现率为22.50%,首诊发现率为54.05%,且省市级医疗机构首诊发现率高于区级医疗机构(x2=16.470,P<0.05).2010-2022年BI年均值在1.54~17.49之间,呈现1-4月密度较低,5月开始上升,6-10月较高,11月后逐月下降的特点.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疫情形势较为严峻,患者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输入病例入境发现率较低,布雷图指数在6-10月达到相对高峰.建议加强对商业服务、工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境外输入病例入境发现率及首诊发现率,及时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