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状疱疹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河南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疫苗常见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共识编写专家组史鲁斌范张洁杜冰会...
    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带状疱疹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因为疫苗本质的因素、受种者个体差异及接种操作等原因,少数受种者接种后可能会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本共识针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重点阐述了其识别及处理方法.通过这份专家共识,希望能为预防接种工作者在处理带状疱疹疫苗不良反应时提供参考,同时提高公众对带状疱疹疫苗安全性的认识,增强接种信心.

    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2021年河南省某监测点178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

    李军韦亚名杨凯朝张肖肖...
    567-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血清学监测(PVST),评价其母婴阻断效果;为免疫失败的易感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风险.方法 2021年,在周口市淮阳区国家PVST监测点,以HBsAg阳性母亲及其所产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2个月,采集静脉血开展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并对HBsAg阴性且抗-HBs阴性的易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的再次免疫.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8例HBsAg阳性母亲所产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均为100.0%;阻断成功174例,成功率97.8%.发现易感儿童36例,对其再次进行免疫,其中18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全部产生了保护性抗体;18例未采集血清标本,其中7例完成了全程免疫,11例未完成.HBsAg单阳性组和HBsAg、HBeAg双阳性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9.2%和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母亲不同分娩年龄、文化程度、肝炎病程、分娩方式,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7、0.07、2.67、0.35,P均>0.05);儿童不同性别、胎龄、体重、胎次,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69、0.48、0.00、1.10,P均>0.05).结论 对HBs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实施HepB和HBIG联合免疫且开展抗体水平监测可及时发现易感儿童,进行再次免疫可提高阻断成功率.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影响因素

    2015-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张秀娟赵耀程鹏飞
    572-574,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信阳市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型分布特征,为丙型肝炎(丙肝)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3年南阳市丙肝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筛选丙肝病毒载量(HCV-RNA)≥ 1.0×103 IU/mL病例的血清样本,进行HCV基因型检测,描述性分析基因型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及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795例丙肝病例血清样本中,共检出1、2、3、6等4种HCV基因型,1b、2a、3a、3b、6a等5种基因亚型.主要为1b型646例(81.26%),其次为2a型138例(17.36%).不同性别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5,P>0.05).1型基因15~<31岁构成比最高(100.00%),41~<51岁年龄组最低(77.46%);2型基因在41~<51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19.72%),15~<31岁年龄组最低(0.00%).2015-2019年检出1b型和2a型2种亚型,2020、2022、2023年分别新增3a型、6a型、3b型和混合型.11个县区丙肝患者基因型均以1b型为主,构成比为58.00%~95.65%.结论 2015-2023年信阳市丙肝基因型主要以1b型和2a型为主,2020-2023年逐渐增加至4种基因型、5种基因亚型.在丙肝治疗前推荐进行HCV分型检测,以便临床选择基因型特异性方案,对减轻疾病负担有重要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基因型特异性方案

    2014-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王三凤田争原跃礼王军...
    575-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焦作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3年焦作市乙肝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3年焦作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30 535例,年均发病率87.18/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740.00,P<0.05),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512.78,P<0.05).诊断分类报告以慢性乙肝为主,占94.78%(28 940例).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县(市、区)依次是武陟县(6 903例)、沁阳市(3 364例)和孟州市(3 142例),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修武县(111.96/10万)、马村区(109.94/10万)和武陟县(102.02/10万).男性发病率为111.58/10万(20 255例),高于女性的60.93/10万(10 280例)(x2=173.00,P<0.05);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738.52、206.21,P均<0.05).发病年龄集中在30~<60岁,占总病例数的63.66%(19440例).报告病例中,农民占66.20%(20211例),家务及待业者占20.61%(6293例).结论 焦作市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数较高,仍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建议加强乙肝监测,以进一步有效降低发病率.

    乙肝疫情分析流行特征及趋势

    2021-2023年河南省漯河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贾孝提
    579-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漯河市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1-2023年在漯河市居民中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HBcAb)进行定性检测,分析三种指标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1 295人,2021-2023 年漯河市居民 HBsAg、HBsAb、HBcAb 阳性率分别为 1.78%、74.05%、9.65%,不同年份 HBsAb 和 HBcAb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775、24.049,P均<0.05),不同年龄组HBsAg、HBsAb、HBc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 30.400、173.540、211.074,P均<0.05),HBsAg 阳性率男性(2.55%)高于女性(1.05%)(x2=4.162,P<0.05),农民的HBsAg和HBcAb阳性率分别为4.68%,26.90%,高于其他职业人群(x2值分别为27.954、59.854,P均<0.05).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中,HBsAb阳性率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x2趋势=65.184,P<0.05),且HBsAb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人群(x2=24.747,P<0.05),60~79岁年龄组HBsAb阳性率最低(46.94%).结论 漯河市居民乙肝控制效果良好,但应关注男性、农民和较高年龄组等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乙型肝炎居民血清流行病学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2018-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孔继连韦陶谭寿南
    583-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柳州市新报告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2年柳州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新报告HIV/AIDS病例5 552例,年均晚发现比例为52.20%,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53.31%下降至2022年的47.38%(x2趋势=16.272,P<0.05).新报告病例中3 564例分布在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县,占64.19%;男性3 941例,占70.98%;≥45岁4 099例,占73.83%,≥55岁构成比呈上升趋势(x2趋势=29.746,P<0.05);职业以农民、家政/家务/待业者为主,分别占60.88%(3 380例)、20.84%(1 157例);小学及以下学历2 903例,占52.29%,初中1 803例,占32.47%.异性性传播占93.34%(5 182/5 552),学生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5.79%(50/76);≥35岁中男性病例非婚商业接触感染占55.25%(1 805/3 267),女性病例非婚非商业性接触感染占66.73%(1 059/1 587).病例主要来源于其他就诊者检测2 608例,占46.97%;术前检测994例,占17.90%,咨询检测948例,占17.07%.结论 柳州市HIV/AIDS晚发现比例较高,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今后柳州市艾滋病防治应重点关注男性、≥45岁、农民、家政/家务/待业等人群,落实艾滋病扩大检测工作,促进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HIV/AIDS流行特征防控策略

    建立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方法

    肖东民路菊梅
    589-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顶空瓶中生活饮用水样本中4种三卤甲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具体参数,包括顶空进样器加热箱(70℃)、定量环(80℃)、传输线(90℃)、气相色谱仪进样口(250℃)、柱温(110 ℃)、检测器(250℃).其它参数包括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10∶1)和色谱柱流量(2.0mUmin).结果 选用DB-624UI毛细管色谱柱,三氯甲烷(CHC13)、二氯一溴甲烷(CHBrCl2)、一氯二溴甲烷(CHBr2Cl)和三溴甲烷(CHBr3)的检出限分别为0.081、0.045、0.048和0.123 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精密度试验相对偏差(RSD)为1.27%~2.38%,加标回收率为91.7%~109.8%.结论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及准确度高,为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灵敏的方法,非常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生活饮用水三卤甲烷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2020-2022年郑州市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特征及人群和犬只感染情况

    张月泉牛卫东陈伟博杨成运...
    595-598,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郑州市内脏利什曼病的病例分布,流行区人群和犬只利什曼原虫感染现状以及媒介白蛉的密度,为内脏利什曼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2年郑州市内脏利什曼病病例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以病例为线索,对有本地病例的12个自然村开展疫点调查与处置,采集病例所在村风险人群和犬只的静脉血样,使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人和犬血清抗利什曼原虫抗体;在传播季节5-9月,采用灯诱法在不同生境开展白蛉密度调查.结果 2020-2022年郑州市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例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3/10万.病例主要分布于5个市(区)的12个乡镇.全年无明显季节发病高峰.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72岁,年龄中位数39.7岁.重点人群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率为0.26%(3/1 170),犬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率为29.86%(284/951),5个市(区)之间的犬利什曼原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458,P<0.05),表明不同的感染率可能与区域因素相关.共捕获中华白蛉3497只,其中雌蛉3 084只,占88.2%,平均密度为4.2只/(灯·夜),5个市(区)之间的中华白蛉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513,P>0.05),提示媒介分布相对均匀.然而,各市(区)间不同生境白蛉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433,P<0.05).结论 郑州市内脏利什曼病传播风险较高,应加强监测,积极查杀病犬,严格驱蛉灭蛉,防止进一步扩散.

    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调查犬只白蛉郑州市

    2018-2022年河南省鹤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刘国清
    599-603,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8-2022年河南省鹤壁市常住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和特点,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价和调整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自2018年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连续5年抽取鹤壁市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分析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02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鹤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5.17%增长至29.66%(x2趋势=237.60,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均呈上升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111.32、451.84、44.41,P均<0.05),累计增长量最高的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0.07%);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等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109.33、189.48、340.65、14.88、148.58、20451,P均<0.05),5年累计增长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慢性病防治(18.81%)、健康信息(16.35%)、科学健康观(14.52%)、传染病防治(12.12%)、基本医疗(11.45%)、安全与急救(4.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8-2022年鹤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升高,今后要持续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变化趋势影响因素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马岚任宏伟
    604-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洛阳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2022学年在洛阳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所中小学校,采用《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评价计分表》及自行设计的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调查表对选取的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及监测,根据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合格组和不合格组并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21-2022学年监测的洛阳市120所中小学校中,95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合格,合格率为79.17%,其中小学81.11%(73/90),中学73.33%(22/30).黑板的尺寸和反射比、黑板面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的合格率分别为48.47%、60.00%、57.50%、52.92%;黑板尺寸的合格率中学(40.56%)低于小学(51.11%),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中学(82.78%)高于小学(75.56%)(x2值分别为6.022、4.021,P均<0.05).25所教学环境卫生监测不合格学校中,乡镇学校、乡村学校、无预防性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检查频率1次/月、教师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知晓情况差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6.00%、52.00%、56.00%、60.00%、40.00%.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乡镇学校(OR=6.838,95%CI:1.302~35.904)、乡村学校(OR=8.141,95%CI:1.580~41.936)、无预防性卫生监督(OR=4.736,95%CI:1.553~14.441)、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检查频率低(OR=3.679,95%CI:1.220~11.096)、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知晓情况差(OR=4.776,95%CI:1.392~16.386)是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不合格的危险因素.结论 2021-2022学年洛阳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但仍有部分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水平较低.乡镇乡村学校、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检查力度、教师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知晓情况是其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