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双月刊

2095-5014

jsclyyjgc@126.com

0731-85122621

410002

长沙市香樟路589号湖南省冶金材料研究所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Journal Metal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冶金企业集团公司和湖南省金属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冶金技术刊物。主要报道黑色和有色金属地质、采、选、冶、加工、粉冶、焦化、环保等方面的先进生产技术、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本刊是《中国金属文献数据库》、《中国冶金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著名数据库与检索刊物的收录与文摘对象,内容丰富 ,欢迎单位和个人订阅。《湖南冶金》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3—1044/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8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状组织对42CrMoA调质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骆晓炜
    3-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带状组织对42CrMoA调质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选取两个带状组织等级不同的热轧态棒料,采用相同的调质工艺处理,处理前后试棒按国标要求制样,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与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调质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但仍旧存在成分偏析的情况;(2)调质后力学性能和硬度均有所提高,但带状组织严重的工件在强度、韧性和硬度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尤其对抗冲击能力影响较大,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3)成分分析、硬度、拉伸和冲击试验等常规检测无法对带状组织级别作出准确判断,建议在原材料入场后增加金相组织检查;(4)严格控制原材料带状组织级别,建议将带状组织控制在2级以下.

    42CrMoA钢带状组织调质处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回火温度对Q500qENH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刘海浪高擎周文浩巨银军...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Φ350 mm四/二辊热轧实验机进行Q500qENH钢中试轧制,得到的试验钢板经400~750 ℃系列温度回火后,进行轧态及回火态性能检测,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进行微观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轧态组织高密度的位错使贝氏体、铁素体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强度;随回火温度升高,基体组织针状铁素体逐渐多边形化,当650 ℃回火时铁素体基体上出现细小的Nb(C,N)和ε-Cu粒子,在750℃回火时,Nb(C,N)和ε-Cu颗粒数量减少,尺寸出现粗化;当回火温度在400~500 ℃时,强度及冲击韧性比TMCP状态稍高,屈强比均低于0.86,回火温度在500~650 ℃时,韧性和屈强比均明显上升,在回火温度650℃时屈强比达到最大值0.88,回火温度达到700~750 ℃时,强度开始急剧下降,并且在750℃时,韧性出现明显恶化.

    Q500qENHTMCP回火温度屈强比

    磷化铟晶体生长中的离解现象研究

    赵兴凯韦华柳旭权忠朝...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化铟(InP)在高温下很容易发生离解,抑制其离解成为生长磷化铟晶体的前提.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平梯度凝固法(HGF)合成InP多晶,以及垂直梯度凝固(VGF)单晶生长过程中工艺条件与晶体离解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HGF要保持合成炉磷区的温度为575 ℃,多晶降温生长时间为120h,合成所需的红磷粒径应在10~15 mm,平均密度为2.0g/cm3以上,且表面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这样有利于生长出无离解、结晶良好的多晶;InP单晶VGF生长实验中,热场的温度梯度过大会造成晶体生长不完全,在快速冷却阶段迅速结晶而离解.

    磷化铟离解多晶合成单晶生长

    鳞片石墨/铝基导热复合材料热力性能分析

    孔方昀徐震杨玉岐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高导热的鳞片石墨为填充材料,与铝基体制备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用ABAQUS对鳞片石墨在基体中的形状分布规律、排列位置与体积分数、石墨形状、热流通道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鳞片石墨体积分数为15%且石墨片长轴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复合材料有较高的导热系数;随着石墨片长径比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先增加后下降,但对整个复合材料的影响较小;建立石墨片含量为25%且长短轴之比分别为1、2、3、6的四种模型,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随着鳞片石墨长短轴之比先增加后下降,在长短轴之比为3~5时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整齐连续的热流通道能够传递更多的热量,但是抵消热应力的能力较差.

    鳞片石墨复合材料热导率热膨胀

    EBT电炉含钒磁性料熔分试验

    张峰
    26-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回收含钒磁性料中的钒渣,并能直接用于片状V2O5的生产中,攀钢钛业在炼钢用EBT电炉上探索性地开展了含钒磁性料的熔分试验.含钒磁性料通过EBT电炉熔分后得到[V2O5]含量为11.11%~11.87%的钒渣,钒的回收率达90.40%;减少上一炉的残渣进入,选用含硅量低的废铁料,[FeO]含量维持在37.87%~39.39%之间,可进一步提高渣中V2O5的品位;熔分过程中,炉顶料仓的含钒磁性料加入速度控制在(100~150)kg/min,EBT电炉额外增加输入功率为5 340~8 010 kW,稳定地将炉温控制在1 420 ℃以下.通过EBT电炉熔分含钒磁性料回收其中的钒是可行的.

    电炉含钒磁性料熔分钒渣

    退火炉控制对高强钢脱锌的影响与优化

    张晓峰卢杰苏宝沧
    31-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热镀高强钢出现的批量冲压脱锌缺陷,分析了脱锌部位的金属成分,实验了退火参数值对脱锌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压脱锌的原因是预氧化层过厚,氧化铁层在退火炉内没有被完全还原,导致在镀锌后的冲压过程中镀层从氧化铁层处脱落.通过优化加湿控制方法、调整退火炉的工艺参数,优化退火炉内加湿露点值、提高过焊缝时炉鼻子内部稳定性等措施,将高强钢冲压脱锌缺陷发生率由1.2%降到0.10%以下,避免了产品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

    高强钢脱锌加湿过氧化退火温度

    棒线材直接轧制技术应用实践

    谭展华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直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直轧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连铸坯的出坯温度以保证开轧温度;国内多家钢铁企业已经应用了直轧工艺,不仅实现了工序降本,更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产品性能.结合双高速棒材直轧工艺的应用实例,表明了热应力控制和轧制过程的形变控制仍是目前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未来直轧工艺将对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

    轧钢直轧工艺温度控制

    湿法炼锌制酸尾气双氧水脱硫工艺应用改造

    段小维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湿法炼锌厂采用氧化锌法尾气脱硫工艺存在的弊端,通过比较石灰石-石膏法、碱法、离子液法与双氧水法脱硫工艺的优缺点,优选具有流程简短、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物产生的双氧水法代替氧化锌法脱硫工艺并实施改造,实现了生产稳定高效、尾气超低排放及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湿法炼锌双氧水法尾气脱硫工艺氧化锌法火法产能

    热连轧产线设备空间测量控制体系建设与工业应用

    白春雷余丹峰丁茹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空间坐标体系、转战布局、坐标计算、坐标系优化、轧制中心线拟合、辅助测量网建立六个关键环节,详细论述了热连轧产线设备空间测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并在工业实践中反复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多轮迭代,形成了适用于热连轧产线的设备空间精度控制方法,在发现设备劣化趋势和预测设备潜在故障方面成效显著,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管理能力提升意义重大.

    空间坐标体系轧制中心线辅助测量网

    多工艺协同降低烧结点火能耗的改造措施

    李东升郭恺熙刘慧敏朱梦飞...
    48-5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柳钢1号360m2烧结机点火能耗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改造措施.通过开展提高烧结料层厚度、新型点火器改造、优化低负压点火装置、改进烧结分级布料设施等多项技术改造,实现产线点火煤气消耗和内返矿率分别降低1.31 m3/t和4.47百分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点火能耗厚料层点火器低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