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河南专家共识

    河南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李轶
    2881-2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检验与临床其他专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与国内各学会就真菌病原学诊断做了许多重要的总结与共识,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往往囿于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促进河南地区临床微生物学科发展,河南省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河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本共识.共识主要包括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的检测技术、样本采集、性能验证和质量控制、生物安全要求等内容,为河南省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提供了推荐意见,以便各级医疗机构规范使用,更好地服务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快速检测专家共识

    郑州市大型社区常住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影响因素

    张进李律王娇
    2888-2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社区常住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增强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于2023年1-6月在郑州市各区抽取1个社区,随机选取社区内常住居民1 500名,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居民健康体检意愿,分析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1 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4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0%.对1 425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 182名居民有健康体检意愿,占82.95%,243名居民无健康体检意愿,占17.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工作类型、慢性病、既往体检史、对健康体检的认知程度、主动获取健康体检知识、自我认为身体健康、认为体检收费不合理、参与医保、医保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是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了 10个因素,分别为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慢性病、既往体检史、对健康体检的认知程度、主动获取健康体检知识、自我认为身体健康、认为体检收费不合理、参与医保;logistic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既往体检史、对健康体检的认知程度、主动获取健康体检知识、参与医保是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慢性病、自我认为身体健康、认为体检收费不合理是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居民健康体检意愿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健康体检知识的宣教工作,以提高居民健康体检意愿.

    大型社区居民健康体检意愿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

    韩晖琼高亚萍王磊秦艳茹...
    2892-2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能准确预测食管癌(E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局(SEER)数据库中提取1 754例符合条件的EC患者.使用LASSO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 年龄、分化等级、T分期、肿块大小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是EC根治术后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并基于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C-index、校准曲线和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相对于TNM分期有着更好的辨别能力,DCA曲线显示列线图可以使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相较于传统TNM分期有着更准确的预测能力,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食管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列线图SEER数据库预后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董升王君张安东桑亚男...
    2898-2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79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给予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PQ)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梨状肌厚度,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和MPQ总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侧梨状肌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臀部疼痛,降低患侧梨状肌厚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梨状肌综合征气滞血瘀型针刺运动疗法蠲痹止痛汤疼痛梨状肌厚度

    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周思佳杜瑾叶琳王文娟...
    2902-2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市某三甲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219例喉癌患者,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和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结果 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41.96±7.2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疾病接受度总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家庭关怀度总分是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64.9%.结论 喉癌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轻、女性、疾病接受度低、自我感受负担重、家庭关怀度低的患者,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社会疏离感.

    喉癌社会疏离疾病接受度自我感受负担家庭关怀

    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后双低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侯平唐丽陈岩刘杰...
    2906-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65例TEVAR术后需接受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A组)接受100 kVp管电压和60 mL对比剂扫描,低剂量组(B组)接受"双低"方案:管电压70kVp,对比剂用量为0.5 mL·kg-1.A组图像采用50%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B组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B1亚组)、50%ASIR-V(B2亚组)、90%ASIR-V(B3亚组)及DLIR-H算法(B4亚组)重建.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品质因数(FOM).采用5分制对图像噪声、血管锐利度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B4亚组噪声最低,较A组降低约23.49%(P<0.001).A组、B4亚组主动脉各感兴趣区(ROI)CT值、CNR值及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亚组FOM值大于A组(P<0.001).与A组比较,B组辐射剂量降低约52.38%(P<0.001),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率分别降低约39%和33.6%(P<0.001).结论 采用70 kVp结合DLIR算法在TEVAR术后主动脉CTA扫描中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大幅度降低.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图像处理计算机断层扫描主动脉

    FEMTO LDV FS-LASIK角膜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周远沛孙红燕马小倩刘苏冰...
    2911-2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FS-LASIK的10 600例(20 480眼)近视散光患者,术中均使用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观察角膜瓣的制作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出现角膜瓣相关并发症5 566眼(27.18%),其中术中并发症5 516眼,占99.1%,术后并发症50眼,占0.9%.术中并发症:直径超小瓣2眼(0.10‰),游离瓣9眼(0.44‰),不全瓣、碎瓣、纽扣瓣15眼(0.73‰),角膜瓣掀开困难94眼(4.59‰),角膜基质床线状条纹96眼(4.69‰),角膜基质床颗粒状107眼(5.22‰),角膜基质微小气泡15眼(0.73‰),前房气泡13眼(0.63‰),角膜上皮脱落12眼(0.59‰),术中负压丢失2眼(0.10‰),角膜瓣蒂位置反向3眼(0.15‰),眼底出血1眼(0.05‰),角膜瓣边缘出血2 078眼(10.15%),球结膜下出血1 043眼(5.09%),角膜瓣偏中心2 039眼(9.96%).术后并发症:角膜瓣皱褶50眼(2.44‰).结论 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虽有并发症发生,但均不影响手术效果,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合理设计切削参数,提高医生的操作技巧才能制作完美的角膜瓣.

    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瓣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张晓柯李真
    2915-2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BISA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20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111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4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52例).记录各组一般资料、入院24 h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患者入院当天的SII值和BISAP评分,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SII值和BISAP评分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中,3组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钙(Ca2+)、血淀粉酶(AMY)、脂肪酶(LIP)、SII值、BISA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2+、AMY、SII值、BISAP评分是SAP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值与BISAP评分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4,敏感度分别为92.3%,特异度分别为88.3%(P<0.001),优于SII值、BISAP评分的单独评估.结论 Ca2+、AMY、SII值、BISAP评分是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值联合BISAP评分可以作为早期预测SAP的一种简单、经济、易行的方法.

    急性胰腺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疾病严重程度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1-2023年初高中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分析

    胡亚莉张玉超魏顺远
    2919-2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初高中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阳市宛城区2021-2023年初高中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学校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根据试验结果判断TST阳性率,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1-2023年共调查57 842名初高中入学新生,TST阳性10 110例(17.48%),其中一般阳性203例(0.35%),中度阳性4 173例(7.21%),重度阳性5 734例(9.91%),2021年TST阳性率最高(20.55%).3 a间TST阳性率(x2=266.4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入学新生TST阳性率(20.72%)高于初中入学新生(x2=181.185,P<0.01),城区入学新生TST阳性率(18.88%)高于乡镇入学新生(x2=190.658,P<0.01),入学男生TST阳性率(19.73%)高于入学女生(x2=171.820,P<0.01).结论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入学新生TST阳性率较高,学校结核病防治压力仍然较大,需要继续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分析

    血清SIRT1、sICAM-1及PD-L1联合检测对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

    刘帅宋海容段昱
    2922-2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联合检测对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4例难治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个月的疾病状态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SIRT1、sICAM-1 及PD-L1水平;分析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对难治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是影响难治性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IRT1、sICAM-1及PD-L1单独及三者联合预测难治性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1、0.843、0.924、0.980,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清SIRT1、sICAM-1及PD-L1水平可作为难治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监测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