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

    曹艳红
    2926-2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GUA)与开放甲状腺手术(OT)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甲状腺手术组(OT组,82例)、无充气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组(GUA组,57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并发症等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数量、总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GUA组住院时间比OT组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UA组较OT组疼痛评分低、美容满意度评分高、瘢痕自我关注度评分低(P<0.05).结论 GUA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满足患者对美容的需求,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开放甲状腺手术甲状腺乳头状癌

    虚拟现实技术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李鹏陈思马炳全
    2929-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治疗的46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VR 30 min,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康复训练30 min,每周5 d,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脊髓损伤下肢功能量表(ASIA)、Berg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测试量表(TCT)、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ASIA、BBS、TCT、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SIA、BBS、TCT、FAC评分比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VR的康复治疗能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其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不完全脊髓损伤下肢功能

    经舌神经刺激加物理疗法治疗由轻度至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引起的慢性平衡缺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永兵梁会超武德
    2932-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舌外神经刺激(TLNS)加物理疗法治疗由轻度至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引起的慢性平衡缺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117例创伤性脑损伤致慢性平衡缺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TLNS联合物理疗法治疗,58例)与对照组(给予TLNS治疗,59例),对比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步态参数(步长、步宽、步频、步速)、Barthel指数、共济失调疾病神经功能量表(ICARS)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上肢、下肢及总分)、BBS评分、MFES评分、Barthel指数、ICARS评分、步长、步频、步速均高于对照组,而步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NS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致慢性平衡缺陷具有较为理想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经舌神经刺激物理疗法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慢性平衡缺陷

    血清TNF-α、IL-17表达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的价值

    郭淼勇
    2935-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时残留疼痛情况分为残留疼痛组(19例)和未残留疼痛组(146例).术前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7水平,分析血清TNF-α、IL-17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纤维环损伤、TNF-α、IL-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7水平、纤维环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7以及联合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TNF-α、IL-17高表达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疼痛的影响因素,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腰椎间盘突出症残留疼痛预测

    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

    彭德志刘安娜孙萍萍
    2939-2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牙周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应用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的42例牙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同期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的84例牙周病患者作观察组,均随访至矫治完成.比较两组矫治前、矫治完成后咀嚼效能,矫治完成后正畸效果,矫治前、矫治8周后龈沟液炎症因子、牙周指数情况.结果 与矫治前比较,两组矫治完成后咀嚼效能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临床正畸总有效率(76.19%)低于观察组(96.43%)(P<0.05).两组矫治8周后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牙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相比矫治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龈沟液β-防御素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龈沟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锁托槽矫治器可有效提高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效果以及咀嚼效能,降低牙龈下菌斑中致病菌分布率,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龈沟液内相关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

    牙周病矫治器自锁托槽正畸效果龈沟液炎症因子

    基于心脏超声构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

    王丹刘璐柳仕博魏云...
    2942-2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心脏超声构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定量参数,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 306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89例,复发率为29.08%;复发组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病程长于未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右房横径、肺动脉收缩压、经二尖瓣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组织多普勒成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高于未复发组(P<0.05).高血压、OSAHS、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左房前后径、E/e'均是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index为0.899,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及明显临床正向净收益.结论 左房前后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E/e'、高血压、OSAHS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能及临床正向净收益,可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参考,并对后续临床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心脏超声定量参数临床资料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发预测模型

    动脉介入化疗"超选择法"与"球囊阻断法"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比较

    胡靖王菲张景岚刘景...
    2947-2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动脉介入化疗"超选择法"与"球囊阻断法"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141眼)R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超选组(45例,68眼)、阻断组(45例,73眼),给予超选组动脉介入化疗"超选择法",给予阻断组动脉介入化疗"球囊阻断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指标[存活素、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保眼率、复发率、转移率、安全性分析及预后.结果 超选组总有效率(95.59%)较阻断组(83.56%)高(P<0.05);治疗2、4个周期后超选组血清存活素、Livin、VEGE、MMP-9水平低于阻断组(P<0.05);两组保眼率、复发率、转移率、毒副反应及并发症、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介入化疗"超选择法"与"球囊阻断法"治疗RB患儿的效果确切,但"超选择法"治疗效果优于"球囊阻断法",两组安全性分析无明显差异.

    动脉介入化疗超选择法球囊阻断法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效性安全性

    脑脊液IGF-1、β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李凤艳周柳袁文华禚志红...
    2951-2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2微球蛋白(β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 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脑脊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β2微球蛋白肝素结合蛋白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精查特征及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

    杨芳杨艳李文静
    2954-2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内镜精查特征,并观察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记录患者的内镜精查特征.采用信封法对患者进行分组:30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纳入ESD组,30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纳入EMR组,比较其病变切除情况、临床手术资料、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0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男性占比较高,年龄多为60岁以下,肿瘤多大于5 mm,距离肛门位置较远,WHO分类为G1级.ESD组治愈性切除率及整块切除率均高于EMR组(P<0.05),但组间基底病灶残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EMR组,创面直径大于EMR组(P<0.05),但组间切除标本直径及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ESD组低于EMR组(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皮下气肿、局部复发及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多数年龄<60岁,男性占比较高,肿瘤多数≥5 mm,距离肛门位置多数≥5 cm以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yn阳性患者占比较高;ESD治疗可提高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及生存质量,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EMR延长,创面直径较大,因此应根据临床实际灵活选择治疗方案.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精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疗效安全性

    术前术后癌胚抗原差值对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

    卢云锋王志军
    2958-2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差值对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LADG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2 a,根据2 a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1 d、术后1个月血清CEA水平,并计算其差值,分析CEA差值对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110例胃癌患者LADG术后2 a复发41例(37.27%);复发组TNM分期Ⅲ期患者占比高于未复发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CEA、CEA差值高于未复发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CEA差值与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呈负相关(r=-0.369,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EA差值预测LADG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胃癌患者LADG术后复发情况与术前、术后血清CEA差值存在密切关系,术前、术后血清CEA差值对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胃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癌胚抗原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