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王怀新
    3536-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后路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丢失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eaujon功能评分(BFS)、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复位丢失率低(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BFS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椎间隙高度高、滑脱率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与对照组[6.25%(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虽然操作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位丢失率和滑脱率,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良好.

    腰椎滑脱后路植骨融合术椎弓根固定术

    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崔高亮程立彭辉
    3540-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2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接受腰背肌训练,观察组接受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腰背肌群肌力、炎症因子、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80.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左旋、后伸及前屈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 β)、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腰腹部核心肌力训练能提高LDH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腰椎功能及腰腹部肌群肌力恢复,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疼痛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超声药物导入腰背肌训练康复效果

    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压力传感导航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

    党兴张铎安
    354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压力传感导航技术对软组织平衡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拟接受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TKA)的63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术中接受压力传感导航技术,在术中正确截骨的基础上,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张力进行精确平衡;对照组术中接受传统的关节平衡方法获得中立位力线和软组织平衡.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手术期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ROM、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恢复优等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传感导航技术应用于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能够精确建立膝关节的稳定性,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膝骨关节炎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压力传感导航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罗耀超
    3549-3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和髌下正中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A组接受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髌下正中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每组30例.手术后随访5个月,了解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A组与B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5个月时A组与B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由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软组织损伤、反应性水肿、畸形愈合).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前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A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A组与B组H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髌下正中入路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可降低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胫骨干骨折髌旁外侧入路髌下正中入路膝关节功能并发症

    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

    刘禹李锴王常伟刘霄...
    3552-3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切口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竖切口组(49例)接受竖切口 MVD,横切口组(48例)接受耳后横切口 MVD,观察两组手术基础指标、面部美观满意度、并发症状况以及围手术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分值、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 与竖切口组相比,横切口组手术时长与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2 h横切口组VAS评分均低于竖切口组,且改善幅度大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术后12 h波间期、潜伏期以及波幅的BAEP均高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竖切口组(P<0.05).横切口组面部美观满意度高于竖切口组(P<0.05).结论 与竖切口相比,耳后横切口 MVD治疗HFS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度,增强BAEP,减少并发症,并提升面部美观度.

    横切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黄莉范造锋
    3556-3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于手术后12、24、48 h,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G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能够减轻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

    剖宫产瘢痕妊娠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宫腔镜病灶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盆底重建术患者T细胞淋巴亚群、应激因子的影响

    周勇刘喆刘远征
    3559-3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盆底重建术患者T细胞淋巴亚群、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盆底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以麻醉前(T0)、右美托咪定给药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术毕时(T4)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以术后2、6、12、24、48 h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麻醉前、术后1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T细胞淋巴亚群(CD3+、CD8+、CD4+/CD8+)、应激因子指标[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T3、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6、12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镇静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HR、MAP水平波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应激状态,且安全性有保障.

    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盆底重建术T细胞淋巴亚群应激因子

    动力性团体心理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成人抑郁症的效果

    蒋成娣薛庆玺路多乔兴菊...
    3564-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动力性团体心理联合文拉法辛在成人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108例成人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文拉法辛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动力性团体心理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希望感(ADHS)、病耻感(SIS)、认知功能(RBANS)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HS评分高于对照组,S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RBA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波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成人抑郁症治疗中动力性团体心理联合文拉法辛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希望水平,提升认知功能.

    动力性团体心理疗法抑郁症文拉法辛病耻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继发阴道感染耐药性分析

    胡光友
    3567-3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继发阴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45例D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45份阴道分泌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株237株,其中45株革兰阳性菌(18.99%)、49株革兰阴性菌(20.68%)、82株真菌(34.60%)、61株支原体(25.74%).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利奈唑胺、米诺环素敏感度均为1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替考拉宁敏感度均为100%.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度均为100%.支原体对司帕沙星均较为敏感.结论 D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较为繁杂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建议医院加强监管,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尽量避免复发和长期用药,减少耐药菌株发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道感染耐药性

    GBR术结合PRF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的效果

    杨勇牛连君谢昕
    3571-3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术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嵴骨量及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以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前牙缺损区种植牙手术联合GBR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PR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术后6个月牙槽骨的吸收量、美学指标、外观美观性、牙槽骨密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种植区1、7、10 mm处的牙槽骨骨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列整齐、覆盖完整、咬合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采取GBR术结合PRF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牙槽嵴骨量、牙槽骨骨密度及美学指标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美学区前牙缺损引导骨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牙槽嵴骨量牙槽骨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