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片治疗)、低浓度臭氧组(30 μg/mL臭氧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和高浓度臭氧组(50 μg/mL臭氧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各30例.治疗4周和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状况[健康评估问卷(HAQ)]、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疾病活动度[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指数(DAS28)]、炎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1L-10、IL-17]和免疫功能指标[类风湿因子(RF)、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臭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HAQ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HAQ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ESR、血清CRP、TNF-α、IL-6、IL-10、1L-17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ESR、血清CRP、TNF-α、IL-6、IL-10、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RF、抗CCP、IgA、IgG、IgM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RF、抗CCP、IgA、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单独采用甲氨蝶呤和低浓度(30 μg/mL)臭氧治疗比较,较高浓度(50 μg/mL)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RA的疗效更好,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提升免疫功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