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频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王丹丹张家洁孙健伟张美慧...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将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必要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机械通气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策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酸碱值(potential of hydrogen,pH)、吸入氧分数(fraction of inhaled oxygen,Fi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心肌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变化,记录患儿治疗过程中达最低FiO2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次数、吸氧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张12 h pH值高于对照组,FiO2、OI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过程达最低FiO2时间、吸氧时间及呼吸机支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12 h,观察组心肌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新生儿RDS减少了吸氧时间、吸氧浓度及呼吸机支持时间,疗效较好,同时减轻了心肌受损程度.

    高频振荡通气肺复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酶

    房颤患者血清LOXL2水平与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武英彪张小刚郝舒雯金灿...
    5-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LOXL2在房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后作用.方法 挑选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就诊的房颤患者173例,这些患者都是第一次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病情反复与复发,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指标,关注血清LOXL2的情况,分析研究血清LOXL2表达情况和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评测影响房颤复发的因素.结果 参加研究的173例房颤患者全部实施射频消融术,男性患者94例,平均年龄(66.3±10.7)岁.在手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出现62例病情复发.相较于非复发组,房颤复发组患者血清中LOXL2明显升高,而且和体质指数、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LAD)、BNP、hs-CRP、TGF-β1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将房颤患者血清LOXL2水平和是否复发作为横纵坐标绘制曲线,确定房颤复发的最佳临界值是LOXL2大于470.94 ng/m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6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LOXL2(OR=1.014,95%CI:1.008~1.021,P<0.001)、BNP、hs-CRP 和 LVEF 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LOXL2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房颤复发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术前高水平血清LOXL2提示射频消融术后具有较高的房颤复发风险.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赖氨酰氧化酶类2(LOXL2)心房纤维化

    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脂肪来源干细胞胶辅助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段琼王一喆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面部年轻化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3),对照组实施颞部小切口除皱术同期AFT,试验组实施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皮肤质地改变情况、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5%(P<0.05);试验组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面部皱纹、纹理、棕色斑、紫外线色斑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5%(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结论 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用于面部年轻化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改善面部皮肤质地,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更高.

    颞部小切口除皱术脂肪来源干细胞胶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效果

    臭氧大自血疗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魏艳林陈运转赵曼桂银莉...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片治疗)、低浓度臭氧组(30 μg/mL臭氧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和高浓度臭氧组(50 μg/mL臭氧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各30例.治疗4周和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状况[健康评估问卷(HAQ)]、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疾病活动度[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指数(DAS28)]、炎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1L-10、IL-17]和免疫功能指标[类风湿因子(RF)、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臭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HAQ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HAQ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ESR、血清CRP、TNF-α、IL-6、IL-10、1L-17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ESR、血清CRP、TNF-α、IL-6、IL-10、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4周和12周后,三组RF、抗CCP、IgA、IgG、IgM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间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高浓度臭氧组RF、抗CCP、IgA、IgG、IgM水平均明显低于低浓度臭氧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单独采用甲氨蝶呤和低浓度(30 μg/mL)臭氧治疗比较,较高浓度(50 μg/mL)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RA的疗效更好,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提升免疫功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类风湿关节炎臭氧疾病活动度

    人工智能在辅助冠状动脉CTA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黄方方张卉窦允龙王亚洲...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辅助冠状动脉CTA(coronary CT angiograph,CCTA)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冠心病行CCTA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将CCTA图像分析结果和AI辅助诊断软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AI及放射科医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及数据处理时间.同时基于CCTA图像,评价AI和放射科医师对斑块性质、斑块长度的诊断.结果 ①以CAG为金标准,AI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AUC值分别为0.8、0.85、0.89,敏感度分别为85.8%、90.2%、91.6%,特异度分别为79.1%、82.4%、86.6%,放射科医师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AUC值分别为0.83、0.88、0.90,敏感度分别为87.2%、91.8%、92.9%,特异度81.7%、80.7%、85.8%,AI与放射科医师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AUC值及敏感性、特异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I及放射科医师对斑块性质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04,P<0.05),斑块长度之间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AI软件自动处理图像、重建分析并生成报告,用时约为人工用时的3.0%.结论 AI在辅助CCTA血管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对斑块性质及斑块长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且能显著缩短图像处理及报告生成时间,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放射科医师诊断CCTA病变的工具.

    AI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CP-1、BDNF、VIP的表达及与患者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关系

    田金宋晓霞冯琳娜张喜红...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郑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归为异位症组,再以同期受检的106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将其归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MCP-1、BDNF、VIP水平.再根据异位症组患者疼痛症状将其分为低痛组和高痛组两亚组,比较两亚组血清MCP-1、BDNF、VIP水平,根据异位症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三亚组,比较三亚组血清MCP-1、BDNF、VIP水平,分析血清MCP-1、BDNF、VIP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异位症组患者血清 MCP-1、BDNF、VIP 水平[(242.78±66.71)pg/mL、(207.99±54.03)mg/L、(45.71±8.92)ng/L]高于健康组受检者[(131.65±49.16)pg/mL、(124.17±37.04)mg/L、(22.34±5.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痛组患者血清 MCP-1、BDNF、VIP 水平[(277.15±56.68)pg/mL、(224.52±45.20)mg/L、(50.25±7.66)ng/L]高于低痛组[(218.38±51.36)pg/mL、(196.26±42.64)mg/L、(42.49±7.15)ng/L];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清 MCP-1、BDNF、V1P 水平[(297.25±53.05)pg/mL、(240.13±43.06)mg/L、(51.89± 7.24)ng/L]高于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251.13±49.16)pg/mL、(213.49±38.72)mg/L、(47.11± 8.03)ng/L;(207.76±42.51)pg/mL、(186.92±47.98)mg/L、(41.41±8.44)ng/L],中度病变组患者血清 MCP-1、BDNF、VIP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CP-1、BDNF、VIP水平与患者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CP-1、BD-NF、VIP均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MCP-1、BDNF、VIP水平越高,患者疼痛症状、病情越严重,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活性肠肽疼痛症状病情严重程度

    Gutta Flow2和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李梦洁刘飞彭林红王芳...
    30-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utta Flow2和iRoot SP与常规根管封闭剂(AH-plus)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急症反应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口腔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3颗患牙,随机分为三组,其中Gutta Flow2组和iRoot SP组为实验组,AH-plus组为对照组.Gutta Flow2组41颗牙以Gutta Flow2根管封闭剂配合单尖法一次性根管治疗,iRoot SP组41颗牙以iRoot SP根管封闭剂配合单尖法一次性跟管治疗,AH-plus组41颗牙以AH-plus配合热牙胶充填法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三组根管充填质量,根管充填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急症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utta Flow2组、AH-plus组与Ah-plus组在充填时间上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根管充填质量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VAS评分Gutta Flow2组与AH-plus组在术后1天和术后3天与AH-plu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Gutta Flow2组与AH-plus组术后疼痛指数均小于AH-plus组.Gutta Flow2组与AH-plus组术后1天时疼痛评分比较t=4.314,P<0.05,在术后3天时t=4.080,P<0.05.iRoot SP组与AH-plus组在术后1天时疼痛评分比较t=4.903,P<0.05;在术后3天疼痛评分t=4.669,P<0.05.两组在术后5天和术后7天与对照组AH-plus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急症反应发生率Gutta Flow2 组(9.76%)与 Ah-plus 组(23.0%)比较 x2=0.734,P=0.39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iRoot SP 组(4.90%)与Ah-plus组(23%)比较x2=5.145,P=0.0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Gutta Flow2和iRoot SP配合单尖充填技术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

    GuttaFlow2iRootSP一次性根管治疗急症反应

    EB病毒抗体滴度及EB-DNA载量在IM患者诊疗中的价值分析

    吴亚斌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B病毒(EBV)抗体滴度及EB-DNA载量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者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IM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M患者,选取同期145例非IM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EBV抗体及EB-DNA载量阳性率,分析EBV抗体联合EB-DNA载量诊断IM价值,分析治疗7 d后EB-DNA未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 IM组EBV-CA-IgM、EBV-CA-IgG及 EB-DNA 载量阳性率 86.90%、62.76%、78.6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6.90%、15.86%、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EBV抗体、EB-DNA载量联合诊断IM灵敏度、准确度高达97.24%、91.72%,较 EBV-CA-IgM、EBV-CA-IgG、EBV-NA-IgG 及 EB-DNA 载量单独诊断显著提高(P<0.05).未转阴组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比例低于转阴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高于转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是治疗7 d后IM患者EB-DNA未转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EBV抗体联合EB-DNA载量检测在诊断IM中具有协同补充作用,可显著提高灵敏度及准确度,另初始Ct值、使用干扰素均与IM患者EB-DNA未转阴有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EB-DNA载量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付颖颖山曦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因素,为DR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236例.根据眼底照相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判定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和非DR组.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结果 236例老年T2DM患者中,DR发生率为27.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R组和非DR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胰岛素治疗情况、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FPG、HbA1c、血肌酐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对老年T2DM患者管理过程中,针对上述老年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应逐一排查,并早期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DR发生概率,为早期DR防治提供依据.

    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

    肺癌组织TCF21、ANGPT1、SSTR2表达及联合检测对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预测价值探究

    于卫民刘传王嵘李娜...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转录因子21(TCF21)、血管生成素1(ANGPT1)、生长抑素受体2(SSTR2)表达及联合检测对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265例(均完成随访)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术后肺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26例)和未复发转移组(239例).比较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不同病理学参数肺癌患者癌组织TCF21、ANGPT1、SSTR2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TCF21、ANGPT1、SSTR2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参数及术后复发转移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癌组织TCF21、ANGPT1、SSTR2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癌组织中TCF21、ANGPT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SSTR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复发转移组肺癌组织TCF21、ANGPT1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转移组,SSTR2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肺癌患者癌组织TCF21、ANGPT1表达水平比较:Ⅰ+Ⅱ期高于Ⅲ+Ⅳ期,高+中分化高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肺癌患者癌组织SSTR2表达水平比较:Ⅰ+Ⅱ期低于Ⅲ+Ⅳ期,高+中分化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与肺癌组织中TCF21、ANGP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SSTR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TCF21、ANGPT1、SSTR2表达水平联合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68.20%,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TCF21、ANGPT1、SSTR2参与肺癌发生发展,且在预测肺癌患者腔镜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肺癌胸腔镜根治术复发转移转录因子21血管生成素1生长抑素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