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抑制盘状结构域受体1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李沛寰
    497-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短发夹RNA(shRNA)靶向抑制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蛋白表达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DDR1-shRNA(实验组)与正常对照shRNA(对照组)转染LNCaP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DR1 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雄激素受体(A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LNCaP细胞中DDR1 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16.293,P<0.001).抑制DDR1 的表达可减弱细胞的迁移能力(t=23.142,P<0.001);降低LNCaP细胞24、48、72 和96h的增殖能力(t=9.363,P<0.001;t=11.261,P<0.001;t=13.562,P<0.001;t=14.332,P<0.001);降低 AR、Bcl-xL、PCNA 蛋白的表达水平(t=19.131,P<0.001;t=23.192,P<0.001;t=13.235,P<0.001).结论 抑制DDR1 蛋白可能通过下调LNCaP细胞中的AR表达,抑制其迁移、增殖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Bcl-xL和PCNA表达降低有关.

    前列腺癌盘状结构域受体1RNA干扰雄激素受体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田春桃刘颖薛凌飞张冬...
    500-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癌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PED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PED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PED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15±0.023,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为 0.201±0.063,正常肠黏膜组织为 0.821±0.076(F=9.324,P=0.025),而且结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PEDF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结直肠癌组织PED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P均<0.001).结直肠癌患者中,PEDF蛋白低表达组患者占比为68.33%(82/120),高表达组患者占比为31.67%(38/120).结直肠癌组织中PEDF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7.449,P<0.001;χ2=50.612,P<0.001).PEDF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82 个月,低于高表达患者的46.89 个月(Log-rank χ2=18.140,P<0.001).结论 PEDF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直肠癌组织中PEDF低表达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的风险因素.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结直肠癌预后评估

    基于结肠癌组织芯片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表达及其意义初析

    董俭达陈山徐秋燕王宝宏...
    50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结肠癌组织芯片,研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在正常结肠黏膜、腺瘤、腺癌及转移性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芯片组织中AMPK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Image J软件对阳性强度及阳性率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应隐窝腺体比较,AMPKα在正常结肠黏膜中表面上皮的表达较高(t=3.053,P=0.030).与正常黏膜比较,AMPKα在管状腺瘤组织中表达较低(t=5.545,P=0.014).与正常黏膜及远端黏膜表面上皮分别比较,AMPKα在腺癌组织中表达较低(t=3.159,P=0.006;t=4.503,P=0.047).AMPKα表达与结肠组织病变分类呈正相关(r=0.336,P<0.001),与腺癌不同临床分期无关(r=0.470,P=0.260),与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分级呈负相关(r=-0.453,P=0.028),亦与结肠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340,P=0.042).结论 伴随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的成熟分化,AMPKα的表达呈增加趋势,并在黏膜表面上皮中显著高表达,在结肠腺瘤、腺癌和转移癌中AMPKα表达降低,提示AMPKα可能在抑制结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结肠腺癌结肠腺瘤细胞分化

    安罗替尼联合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杨国青于法明李慎柯姜东亮...
    510-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11 月于濮阳油田总医院就诊的EGFR突变阳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癌患者61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观察组29 例应用安罗替尼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32 例应用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疗效、生存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0.314,P=0.001;χ2=5.710,P=0.017).观察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697,P=0.030;χ2=4.638,P=0.031).观察组患者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0.3 个月,(95%CI:9.25~11.35 个月),对照组患者为7.4 个月(95%CI:5.55~9.26 个月;P=0.004).观察组出现咯血、口腔黏膜炎疼痛、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7.015,P=0.008;χ2=11.663,P=0.001;χ2=14.962,P<0.001).2 组均未发生治疗中断以及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盐酸埃克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可控制颅内病灶,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相对较好.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罗替尼盐酸埃克替尼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王勇军王志英王红英李林...
    514-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23年1 月南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院诊疗时间分为2 组,每组21 例.对照组口服仑伐替尼,观察组口服仑伐替尼联合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比较2 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期、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5.7%,高于对照组的 57.1%(χ2=4.200,P=0.040).观察组OS、PFS均长于对照组增长(t=12.654,P<0.001;t=14.324,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645,P<0.001;t=7.012,P<0.001;t=6.654,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99、CE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7.689,P<0.001;t=7.342,P<0.001;t=15.698,P<0.001).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3,P=0.153).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为无法进行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信迪利单抗仑伐替尼中晚期肝癌

    血清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张悦任圣举杜然然张腾飞...
    518-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治疗前血清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13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190 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可能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前列腺癌TNM分期、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类型及治疗前空腹血清钾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6 个血液学指标.结果 190 例患者中位 PFS 为 40.8 个月.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TNM 分期(P=0.046)、空腹血清钾浓度(P=0.014)、红细胞计数(P=0.029)、血红蛋白水平(P=0.018)和ALP(P=0.008)与前列腺癌患者PFS有关.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69、P<0.001).将TNM分期、空腹血清钾浓度、红细胞计数和 ALP纳入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TNM 分期(P=0.007)、空腹血清钾浓度(P=0.006)和红细胞计数(P=0.018)是预测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治疗前空腹血清钾浓度和红细胞计数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PFS的独立预后因素,TNM分期早、空腹血清钾浓度正常范围内较低、红细胞计数正常的前列腺癌患者比TNM分期晚、空腹血清钾浓度正常范围内较高、红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拥有更长的PFS.

    前列腺癌空腹血清钾浓度红细胞计数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肿瘤负荷和炎症指标对接受三联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天佑赵双强张景畅秦启明...
    52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前肿瘤负荷和炎症相关指标对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三联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构建相应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的114 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主要研究终点,将患者的肿瘤负荷指标、炎症相关指标以及其他一般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一种新的联合预后预测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新模型与单一指标、传统分期法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接受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包括肿瘤负荷评分(TBS)(临界值7.96)(HR=3.421;95%CI:2.112~5.541;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临界值3.10)(HR=2.995;95%CI:1.860~4.821;P<0.001).ROC曲线显示,TBS和NLR对客观缓解率(ORR)的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P<0.001)、0.700(P<0.001).整体中位PFS为 9.0 个月(95%CI:7.102~10.91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高TBS组相比,低TBS组(≤7.96)患者的PFS更长,中位PFS分别为13.0 个月(95%CI:10.819~15.181;P<0.001)和6.0 个月(95%CI:4.492~7.508;P<0.001).而低NLR组(≤3.10)患者比高NLR组患者的中位PFS更长,分别为 15.0 个月(95%CI:11.426~18.574;P<0.001)和 7.5 个月(95%CI:6.239~8.761;P<0.001).基于肿瘤负荷指标中 TBS和炎症指标中 NLR构建了 TBS-NLR预后模型,以 TBS≤7.96、NLR≤3.10 记为0 分,TBS>7.96、NLR>3.10 记为 1 分,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可分为 0 分、1 分、2 分组,即高、中、低敏感组,其中位PFS分别为 16.0 个月(95%CI:12.359~19.641;P<0.001)、9.0 个月(95%CI:7.693~10.307;P<0.001)、5.0 个月(95%CI:2.600~7.400;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TBS-NLR模型在预测ORR和疾病控制率方面优于单一指标TBS、NLR及中国肝癌分期,AUC值最高,分别为 0.819 和 0.803.结论 TBS和NLR是接受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TBS-NLR模型比单一指标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效能,高敏感组及中敏感组患者更可能在TACE、TKI及ICIs三联治疗中取得生存获益,此可为中晚期HCC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肝细胞癌炎症肿瘤负荷评分联合治疗预后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D-二聚体评分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牛亚楠吕海军袁文清
    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D-二聚体(D-D)评分(PDS)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PNI和D-D水平,将患者分为PDS0 组(PNI降低和D-D升高)、PDS1(PNI降低和D-D降低或PNI升高和D-D升高)和PDS2 组(PNI升高和D-D降低).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确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7 例结直肠癌患者,包括PDS0 21 例、PDS1 24 例和PDS2 22 例.PNI、D-D和PDS均对结直肠癌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76(0.715~0.838)、0.729(0.669~0.790)、0.795(0.736~0.853)和 0.789(0.723~0.855)、0.739(0.676~0.803)、0.817(0.757~0.877).对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预测均是PDS具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效能最佳.PDS亚组间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表明,PNI、D-D和PDS均与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密切相关(P均<0.001).结论 PDS是结直肠癌根治性术后患者有用的预后指标,PDS0 患者的生存较差.

    结直肠癌预后营养指数D-二聚体预后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头颈部鳞癌微小RNAs预后预测模型

    张玉琳王乐彭际霖翟梓羽...
    5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头颈部鳞癌(HNSCC)中微小RNAs(miRNAs)表达情况与无复发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获取头颈部鳞癌的miRNAs表达谱与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与无复发生存期相关的miRNAs,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度.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进一步探究miRNAs在细胞通路和分子功能方面的生物学意义.结果 筛选出 7 个与预后相关的miRNAs(miR-502-5p、miR-499-5p、miR-216a-5p、miR-548e-3p、miR-203-3p、miR-6837-5p和miR-320b)用以构建模型,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01).ROC曲线显示,训练集、测试集和整集的 5a生存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0.599、0.701.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提示,miRNAs与局部黏附通路、调节干细胞多能性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HNSCC miRNAs预后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并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头颈部鳞癌微小RNAs预后癌症基因组图谱

    中青年宫颈癌终末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及影响因素

    王兰芹栗文菊吕博雅韩姗...
    540-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宫颈癌终末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终末期患者的主要照顾者95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Katz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评价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亚健康状态测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宫颈癌终末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总分为(51.60±8.21)分,属于中度水平.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t=4.870,P=0.001)、主要照顾者的文化程度(t=2.405,P=0.041)、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t=2.913,P=0.024)、主要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t=3.729,P=0.015)、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的亚健康状态(t=4.641,P=0.036)是影响主要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 中青年宫颈癌终末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负担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身心调理方案,降低主要照顾者负担的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宫颈癌中青年患者终末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