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于国泳基于开阖枢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针药并用治疗不寐病经验

    吴柳青于国泳赵士华杨曜铭...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寐病的病机主要是阴阳升降出入失调,阳不入阴。于国泳认为三阴三阳开阖枢主司阴阳离合出入运动,顺天时而调寤寐,开阖枢功能障碍,阴阳运动失调则发为不寐。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则在时空上定位了三阴三阳的盛衰运动变化,具有通过时间节点判定不寐病六经属性的特殊临床意义。以开阖枢与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为指导,于国泳提出不寐病发生的主要矛盾在三阴及少阳。太阴病"开"机不利,阳不入阴,以亥时入睡困难为主要表现,可予理中丸、实脾散等复开机,助阳气;少阴病"枢"机失调,阳气不得深入,易出阴分,以子时入睡困难或易醒为主要表现,热化证可予黄连阿胶汤,寒化证予四逆汤类等,以促枢机,交通阴阳;厥阴病"阖"机失司,阴阳转化障碍,以丑时易醒为主要表现,予乌梅丸以复阴阳交接;少阳病"枢"转障碍,阳气过早升发,而见寅时早醒,可予柴胡剂枢转阴阳表里之气。同时配合六气针法调节阴阳离合出入,助阳入阴以达安眠。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不寐病开阖枢欲解时六经病三阴三阳于国泳名医经验

    张烨从肝论治产后抑郁症经验

    丁纤云吴鑫单廷拓张烨...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烨认为妇人产后抑郁症与肝密切相关,其因情志失调,致肝失疏泄,并与肝血亏虚密不可分。辨证多为:肝血亏虚,神魂失养;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化火夹痰;肝气乘脾,脾虚食郁。针对以上病机,临床上张烨主张采用补血调血安神、行气活血安神、泻火涤痰安神、疏肝健脾安神等治法,常用四物汤合甘麦大枣汤、癫狂梦醒汤、柴芩温胆汤、柴平煎等方加减,疗效满意。

    产后抑郁症从肝论治四物汤张烨名医经验

    廖炳光基于玄府理论辨治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经验

    齐冬晓廖炳光金韵韵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是病原体侵入眼睛引起的眼内炎症,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可致失明。在实践的基础上和玄府理论的启发下,廖炳光认为本病应归属于"瞳神紧小"范畴,以"正气亏虚为本,热气拂郁、玄府郁闭"为病机,而"风、热、湿、瘀、虚"为重要的病理因素。以开玄为治疗大法,同时注重祛风开玄、清火开玄、化痰开玄、行瘀开玄、补虚开玄,临床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恢复期辨证论治,应及早顿挫病势,减少失明的风险。附医案1则以佐证。

    白内障术后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瞳神紧小玄府开玄廖炳光名医经验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析复发性流产的病机及辨治

    闫东平郭妮妮关永格黄彩莲...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周身之气的气机是以土为枢轴,以"水、火、金、木"为轮的轮轴运动。黄元御认为在妊娠的不同阶段胎儿的生长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之气为主导,早期胎墮责之心肝生发不足,晚期责之肺肾收敛不足。脾胃之气虚衰为根本,瘀血阻滞经络及胞宫亦会影响胎儿之水谷精微的滋养而致堕胎。治当孕前预培其损,孕期健脾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旨在恢复胎儿之气机运动,确保胎儿之气血滋养。

    复发性流产一气周流《四圣心源》黄元御

    圆运动模型下的中气理论及调治

    杨宇涵师佳莹苏金峰李富震...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运动是中医系统思维模式的一种,中气是圆运动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黄元御及彭子益的相关论述,探析何为中气,阐释中气的生理、病理及治法。中气属土,居于胸下脐上,脾胃之间而布散于整个人体,是阴阳平和、升降平调之气。中气生于相火,是圆运动的枢机,亦是气血精津液后天化生的原动力。中气易衰,病则多寒湿,然最忌病热。中气的治疗当升降通调,寒温并重,轮轴并运;用药宜平淡轻灵。其治法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治法包括温中、补中、养中、调中、顾中;间接治法包括降相火、温肾水、疏肝木及利水渗湿。附张福利基于中气理论调治"心衰"验案1则,并加以分析,以作佐证。以期为圆运动理论的临床运用及中医系统思维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中气圆运动中医系统思维相火黄元御彭子益张福利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针灸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和趋势

    衣佳乐王栩谢艳丽樊颖...
    174-18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分析针灸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预测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收录的针灸干预CIRI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3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针灸干预CIRI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共206名。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分别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王哲和马贤德。针灸干预CIRI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干预方式和作用机制等方面。治疗方法以电针、毫针针刺、眼针、头针为主。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为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自噬及细胞凋亡等。结论:针灸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式多样,作用机制涉及多因子多通路,研究前景良好。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中心、大样本、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进而将基础实验成果转化临床。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针灸CiteSpaceVOSviewer可视化图谱文献计量学

    针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Meta分析

    王睿王宇阳占永立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有关针灸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类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评估其风险偏倚的程度。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涉及1 077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有效率[OR=0。22,95%CI(0。13,0。38),P<0。000 01)]高于对照组,瘙痒症状评分[SMD=-1。65,95%CI(-2。21,-1。09),P<0。000 01]、瘙痒VAS评分[SMD=-1。93,95%CI(-2。90,-0。96),P=0。000 1]、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SMD=-0。68,95%CI(-1。09,-0。26),P=0。001]、β2微球蛋白水平[SMD=-0。84,95%CI(-1。13,-0。56),P<0。000 01]、组胺水平[SMD=-0。90,95%CI(-1。63,-0。17),P=0。0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磷[SMD=-0。20,95%CI(-0。41,0。0 1),P=0。06]、血钙[SMD=-0。10,95%CI(-0。43,0。23),P=0。54]、肌酐[SMD=-0。12,95%CI(-0。43,0。19),p=0。44]、尿素氮[SMD=-0。13,95%CI(-0。51,0。26),P=0。53]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能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瘙痒症状,降低瘙痒评分,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受限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和样本量,证据强度尚不足,尚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确认。

    尿毒症皮肤瘙痒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

    传统文化背景下老年人不良中医情志特征与双向代际支持的关系研究——以石家庄市497名老年人为例

    刘琰马下青杜丽红徐小然...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双向代际支持与老年人不良中医情志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代际支持问卷、《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中的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支持量表,对河北省石家庄市的49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双向代际支持与抑郁(忧)、焦虑(恐)等不良中医情志特征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与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支持呈正相关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养老模式与是否再就业是影响老年代际支持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中国老年人的双向代际水平,既能降低老年抑郁(忧)、焦虑(恐)等不良中医情志特征的发生率,提升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推广中国式居家养老模式。

    双向代际支持老年不良中医情志特征社会适应社会网络支持养老模式石家庄问卷调查

    基于扎根理论的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传承发展关键要素及对策

    付静肖淦辰孙艳怡黎君和...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临床一线医生视角下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从事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临床诊疗的一线医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扎根于贵州省开设有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临床诊疗的6家机构中18位临床一线医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材料,经开放式、主轴、选择性三级编码,归纳提炼出17个副范畴、7个主范畴,从中梳理出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传承发展的立足点、根本点、支撑点、切入点、落脚点、突破点及发力点,并结合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操作性、需求性、成熟性、普适性是苗医特色外治技术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今后可通过强化理论体系、制定技术操作规范、开展循证临床疗效评价、完善政策举措等进一步推动各关键要素的更新完善,助力苗医特色外治技术的传承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苗医药外治技术传承发展扎根理论关键要素对策质性研究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黄帝内经》英译中的知识建构对比研究

    王薇曲倩倩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知识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黄帝内经》的英译过程中不同译者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面对从地方性知识到世界性知识体系的转换,这一转换不仅涉及语言的转译,更包括文化意义和医学概念的深度解读与重构。伊尔扎·威斯(Ilza Veith)通过普遍性知识的复制来进行中医文化的学术构建;文树德(Paul Ulrich Unschuld)则着重于中医学知识的本土化建构,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嵌入地方性知识,以保留中医学的独特性;倪毛信则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建构策略,注重译文的叙事性表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知识建构方式上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知识传播效果的不同。以翻译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典籍翻译研究,不仅拓宽了中医翻译的研究视角,还突出强调了翻译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知识翻译学《黄帝内经》中医英译知识构建伊尔扎·威斯文树德倪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