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扬工匠精神 创期刊新辉煌

    张伯礼
    1页

    白芍多糖对肝阴虚证模型大鼠证候表征及内分泌/能量代谢的影响

    高晶范晓旭冯颖童王祯...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建立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白芍多糖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证候表征及内分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根据体质量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组、白芍多糖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浓度 2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橄榄油溶液,联合甲状腺片30 mg/kg同时灌胃给药,连续6 周.6 周后观察大鼠体质量、易激惹程度、毛发光泽度、小便颜色、大便颜色及质地等并进行评分,测量体质量、肛温、舌面干湿度、摄食量、摄水量,测定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计算cAMP/cGMP比值.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liquot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的含量变化并取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检查;测定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皮质类固醇(crticosteroid,COR)水平,测定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白芍多糖组大鼠大便评分升高(P<0.01),其余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白芍多糖组体质量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 2、4 周,白芍多糖组肛温下降(P<0.01);白芍多糖组舌面干湿度上升(P<0.01),24 小时摄食量、饮水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芍多糖组血清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下降(P<0.01),ALT、AST、γ-GT、ALP、TBIL均下降(P<0.01),TBA含量降低但无统计意义(P>0.05);病理染色显示肝组织结构中度异常,视野内部分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胞质内可见大量小空泡,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实质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且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组织病理状态有所恢复.白芍多糖组血清 E2 水平降低,COR水平升高(P<0.05,P<0.01),T 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白芍多糖组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P<0.01).结论 白芍多糖能有效保护肝阴虚型化学性肝损伤,调节环核苷酸、内分泌紊乱和能量代谢亢进,这可能是白芍发挥保护肝损伤肝阴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白芍养肝阴的科学内涵.

    白芍多糖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内分泌能量代谢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GIV及下游信号通路PKA/CREB表达的影响

    陶雨静李晖陈婧郭佳玲...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其对与Gα相互作用的囊泡相关蛋白(Gα-interacting vesicle-associated protein,GIV)、下游信号通路蛋白激酶 A(protein kinase 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予以CCl4橄榄油混合物腹部皮下注射7 周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扶正化瘀组及模型对照组,另设阴性对照组,共6组,每组大鼠8 只.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益气逐瘀解毒颗粒 10.8 g/(kg·d)、5.4 g/(kg·d)、2.7 g/(kg·d)灌胃给药,扶正化瘀组予扶正化瘀胶囊 0.405 g/(kg·d)灌胃给药,其余组等量蒸馏水灌胃,持续 5 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MASS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激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中Ⅰ型胶原α1 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Col1A1)、Ⅰ型胶原α2 链(collagen type I alpha 2 chain,Col1A2)、GIV、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可减少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胶原纤维增生及肝细胞损伤,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各剂量组α-SMA含量显著下降(P<0.05),Col1A1、Col1A2、GIV表达显著下调(P<0.05),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PKA表达上调(P<0.05),中剂量组CREB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扶正化瘀组比较,益气逐瘀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α-SMA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GIV表达下调(P<0.05),中剂量组PKA表达上调(P<0.05).结论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调节GIV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A/CREB的表达有关.

    益气逐瘀解毒颗粒肝纤维化与Gα相互作用的囊泡相关蛋白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基于线粒体乙酰化酶3-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探讨毓麟珠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卵巢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阮鑫魏茂林董晓英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乙酰化酶 3(mitochondrial acetylase 3,Sirt3)-缺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通路探讨毓麟珠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卵巢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 12 只雌性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衰老未灌胃组与衰老灌胃组,每组 6 只,6 只雌性正常育龄期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衰老灌胃组予毓麟珠中剂量10.08 g/kg,衰老未灌胃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连续灌胃6 周(休1 天/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学变化;化学发光法测定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化学发光法测定卵母细胞线粒体ATP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卵巢组织 Sirt3、HIF1α 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卵巢组织Sirt3、HIF1α mRNA表达.结果 与衰老未灌胃组相比较,衰老灌胃组卵泡发育改善,表现为颗粒细胞层排列整齐、卵母细胞形态较规则;E2、AMH水平升高,FSH水平降低(P<0.01);卵巢组织中SOD、GSH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1);ATP水平升高(P<0.05);Sirt3 蛋白及基因表达均上调,HIF1α蛋白及基因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毓麟珠通过调控Sirt3、HIF1α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改善卵巢组织抗氧化能力进而达到延缓卵巢衰老的目的.

    毓麟珠线粒体乙酰化酶3缺氧诱导因子1α卵巢衰老氧化应激

    糖肾宁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源外泌体减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乔羽胡浩吴淑馨孙宏峰...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巨噬细胞源外泌体为切入点,观察糖肾宁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足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糖肾宁干预高糖条件培养的巨噬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糖肾宁组,干预48 小时后,提取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将各组外泌体分别干预高糖和非高糖条件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为正常外泌体—高糖组、高糖外泌体—高糖组、糖肾宁外泌体—高糖组、正常外泌体—非高糖组、高糖外泌体—非高糖组、糖肾宁外泌体—非高糖组、无外泌体—高糖组和无外泌体—非高糖组等 8 个组.48 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CCK-8 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细胞炎症因子(MCP-1、TNF-α、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高糖或非高糖环境下的足细胞中,与正常外泌体干预的足细胞相比较,高糖外泌体干预的足细胞细胞活力下降(P<0.05),炎症因子(MCP-1、TNF-α、IL-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与高糖外泌体干预的足细胞相比,糖肾宁外泌体干预的足细胞细胞活力有所升高(P<0.05),各炎症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有所下调(P<0.05).结论 糖肾宁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源外泌体减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炎症反应.

    糖肾宁巨噬细胞足细胞外泌体炎症反应

    沸石分子筛固化挥发油制备工艺研究及载药沸石性能评价

    岑帅彭鑫慧石艳双戴幸星...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沸石分子筛固化中药挥发油的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探讨沸石分子筛用于挥发油固化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载药效果优选沸石分子筛负载挥发油的制备工艺及药辅比;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沸石分子筛及载药沸石的形态;考察挥发油及载药沸石在高温条件下的损失率,评价其稳定性;最后考察不同药辅比载药沸石在30℃、湿度75%环境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采用研磨法制备载药沸石简单快速,沸石分子筛固化挥发油的最佳比例为 1:1.7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沸石分子筛粒径为2~6 μm,研磨并未改变沸石分子筛的形态.在高温条件下,沸石分子筛可提高挥发油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减缓挥发油的挥发.载药沸石的药辅比越大,即沸石分子筛比例越小,沸石分子筛固化挥发油的效果越好,挥发速率越慢.结论 沸石分子筛可以吸附固化挥发油,且载药沸石的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不同药辅比的载药沸石释放速率的不同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沸石分子筛挥发油固化吸附载体多孔材料释放速率稳定性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差异

    莫海燕平欣悦黄佳榕林曼迪...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古今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 古方以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博古通儒)、古今医案云平台为检索来源;今方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为检索来源,筛选建库至2022 年9 月发表文章中涉及的治疗乳腺癌方剂.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方剂包含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使用频次靠前的中药均有当归、甘草、白芍、茯苓、白术,均为温、平、寒性,甘、苦、辛味药物应用较多,归经以脾、肝、肺经较多.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对为白芍—当归,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对为白术—茯苓.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核心处方为"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熟地黄、甘草",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核心处方为"白术、黄芪、茯苓、当归、白芍、柴胡、党参".聚类分析显示,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关高频药物共得到5 个新方,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关高频药物得到3 个新方.结论 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均遵循"扶正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古代医家侧重健脾益气,现代医家侧重疏肝健脾.

    乳腺癌古代医家现代医家中医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差异扶正固本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卒中相关重症肺炎证素及辨识标准研究

    牛丽青岳琳凯肖璐刘新桥...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卒中相关重症肺炎的证候要素,初步建立卒中相关重症肺炎的中医辨识标准,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卒中相关重症肺炎患者 230 例,依据出现频率(>10%)纳入相关的四诊信息及症状体征.运用隐结构分析软件Lantern5.0 对纳入的 230 例卒中相关重症肺炎证候数据进行双步隐树模型(BI算法)分析,获取隐结构模型.通过显变量和隐变量相关的结构图、两两互信息曲线和隐类概率分布情况,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隐类进行诠释后再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对每个证候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赋予分值,并确立一个阈值,建立打分形式的辨证规则.结果 (1)共纳入78 个相关的临床特征信息,通过隐树模型分析后,得出21 个隐变量,46个隐类,初步得到卒中相关重症肺炎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痰证、热证、湿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2)通过综合聚类分析,得到卒中相关重症肺炎的辨识标准如下:痰证(阈值:26);热证(阈值:21);湿证(阈值:38);气虚证(阈值:6.3);阴虚证(阈值:46.6);阳虚证(阈值:15.4).结论 (1)卒中相关重症肺炎患者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痰证、热证、湿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2)初步建立了卒中相关重症肺炎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辨识标准.

    卒中相关重症肺炎隐结构法证候要素辨识标准

    姜黄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疗效的Meta分析

    李湘君李佳林婉滢孙晓玲...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姜黄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立至2023 年1 月1 日.采用 Stata16.0 进行 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性激素、血糖、炎症因子和磷脂酰肌醇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活性物表达水平.结果 共纳入8 篇随机对照动物实验,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能够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组的睾酮(SMD=-2.66,95%CI[-3.72,-1.61],P=0.000)、孕酮(SMD= 2.82,95%CI[2.11,3.54],P= 0.045)、促黄体生成素(SMD=-2.76,95%CI[-4.28,-1.23],P=0.000)、空腹血糖(SMD=-2.82,95%CI[-3.77,-1.86],P=0.000)、空腹胰岛素(SMD=-2.44,95%CI[-3.40,-1.49],P = 0.000)、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SMD =-2.68,95%CI[-3.66,-1.69],P=0.000)、C反应蛋白(SMD=-1.96,95%CI[-2.71,-1.22],P=0.032)、白细胞介素 6(SMD=-2.48,95%CI[-3.25,-1.72],P=0.047);而对雌二醇(SMD=-2.07,95%CI[-6.35,2.20],P=0.000)、促卵泡生成素(SMD=0.76,95%CI[-0.63,2.15],P=0.000)、肿瘤坏死因子-α(SMD=-1.64,95%CI[-6.02,2.73],P=0.000)、PI3K蛋白活性表达水平(SMD=-0.26,95%CI[-2.44,1.92],P = 0.000)、AKT 蛋白活性表达水平(SMD =-2.26,95%CI[-6.14,1.63],P=0.000)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姜黄素可作为支持性治疗手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通过降低血糖、缓解炎症、调节激素紊乱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姜黄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实验Meta分析性激素血糖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

    多囊卵巢,应重视对症治疗;肾虚为本,当兼调肝脾多脏

    刘宁赵进喜贾海忠许昕...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导致我国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除可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外,还包括多毛、肥胖、黑棘皮征病等内分泌相关改变,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影响生育.如何正确诊断PCOS,如何融合中西医,通过妇科、产科、内分泌科、皮科等多学科协作,为PCOS患者提供更全面诊疗方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医药在治疗PCOS相关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治疗方面以调理月经周期为基础,以肾虚为核心病机,多脏腑同调.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不同需求,以调经、受孕、减少并发症为重点,进行个体化治疗目标的设定.此外,尚需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风险,防治结合,寓防于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二阳致病真机期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