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过慧谨

半月刊

1002-6975

jont2@126.com

0851-6854912,6826371,6867129

550004

贵阳市市北路11号

护士进修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6年创刊以来,坚持“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宗旨,以各级护理人员及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杂志创刊以来,曾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及1996年我省两次对科技期刊进行管理性评比,《护士进修杂志》均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刊荣获三等奖,是此项评比中唯一获奖的护理期刊,也是我省唯一获奖的科技期刊;1997年、1999年我刊还被选送新加坡、长沙参加书刊展。1992年、1996年及2000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载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经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作为“双效期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方法系统评价的资料整合方法简介

    贺旭妍徐榕璟贾守梅
    1121-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方法系统评价(mixed methods systematic reviews,MMSR)是一种能够整合多种研究类型的系统评价,MMSR现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本文对MMSR的研究问题和整合过程方法学进行介绍,重点阐述和分析了近来年应用较多的MMSR资料整合方法,旨在为MMSR规范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混合方法系统评价方法学系统评价护理研究

    骨折联络服务中骨科专科护士联络员的概念分析

    沈晓青张伟王晶晶
    1127-1131,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骨科专科护士作为骨折联络服务(fracture liaison service,FLS)联络员的全面概念分析。方法 借鉴Walker和Avant的经典概念分析框架,用于识别FLS联络员角色的属性、前因、后果和经验参照物,展示FLS联络员角色示范案例。检索中国知网、万方、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FLS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骨科专科护士联络角色定义属性为在患者骨折后给与协调护理,并促进各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合作,具有完善的骨质疏松知识储备、临床风险预判技能及团队合作能力;前置因素为能明确作为FLS联络员角色的定位、较完善的评估沟通协调能力、各方面的技术人员资金支持;后果为降低了患者的再次骨折和跌倒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参与度,有助于改善医疗保健结果,并通过减少继发性骨折和并发症来减轻财务负担,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成本。实证测评有FLS联络员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焦点小组访谈、360度调查反馈问卷。结论 通过骨科专科护士联络员的概念分析,正确理解、运用、识别FLS模式中的骨科专科护士,有助于为今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FLS模式提供参考。

    骨折骨折联络服务联络员脆性骨折骨科专科护士概念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邵玉毕清泉舒桂林宋从瑞...
    1132-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多学科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并初步运用于临床。选取2022年1-12月,合肥京东方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CABG术后转入ICU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22年1-6月)45例和观察组(2022年7-12月)45例,评价该交接单对交接质量和交接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士0。04);第2轮函询后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57个二级指标、133个三级指标、9个四级指标的交接单。对照组填写标准化交接单耗时(11。18±1。49)min,观察组耗时(11。91±1。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接情况和交接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的"CABG术后患者基于多学科合作的ISBAR标准化交接单",可提高交接人员满意度和交接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多学科ISBAR沟通模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交接德尔菲法护理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的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侯礼佳顾丹凤张铭栖王小波...
    1138-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围术期症状与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关系。方法 采用生态瞬时评估法(ecd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EMA),便利选取2023年4-10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的96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EMA工具(疼痛数字评估量表、疲乏视觉模拟量表、呼吸困难视觉模拟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斯坦福瞌睡量表)和PA监测工具在患者术前和术后的1~6 d内进行每天3个时间点的症状(疼痛、疲乏、心理痛苦、呼吸困难、嗜睡)评估和持续监测PA水平(步数、活动距离、活动热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症状与PA在围术期呈负相变化趋势,不同症状峰值时间存在差异。多层线性模型显示:5种症状均可在瞬时水平显著负向影响PA指标(P<0。001),其中疼痛效应最显著。与男性相比,女性肺癌患者围术期PA水平更低(P<0。01),相同程度的疼痛、心理痛苦和嗜睡可导致女性步数、活动距离和活动热量更大程度的下降。此外,高龄是影响患者PA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老年患者疼痛时的步数、活动距离和活动热量减退更为显著,但心理痛苦对老年患者步数和活动热量的负面影响较小(β=-7。65和-0。236)。结论 肺癌患者的症状与体力活动在围术期呈动态变化规律,患者当期症状越严重PA水平越低,且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存在交互效应。

    肺癌围术期症状体力活动生态瞬时评估护理

    护生积极心理资本在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使命感间的中介作用

    丁杏张丽梅李孜孜杨立威...
    1145-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使命感的关系,分析积极心理资本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5-6月选择我校所有就读于护理学专业的1 19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PQ)、职业使命感问卷(Chinese calling scale,CCS)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关系。结果 护生PSSS、PPQ 及 CCS 总分分别为(68。19士 11。90)分、(123。94±18。74)分和(40。93±6。36)分。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护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使命感呈正相关(r=0。472,P<0。01)。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资本在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使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0。14%。结论 护生领悟社会支持对职业使命感的影响较为显著,也能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对职业使命感产生影响。提示护理教育工作者需重点关注较低社会支持的护生,可通过增加其社会支持和提高其心理资本,增强其职业使命感,从而促进护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护生积极心理资本领悟社会支持职业使命感中介效应

    护理存在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杨丽君李琪魏丹莲王相淇...
    1151-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汉化护理存在量表(nursing presence scale,NPS),并在患者中验证其信效度。方法 遵循Brislin翻译模式对英文版NPS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最终形成中文版NPS,经专家测评评定中文版NPS的内容效度,使用汉化后的NPS于2022年9-11月在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396例住院患者中进行调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NPS的重测信度为0。906;量表的Cornbach's α系数为0。923;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79,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309%。结论 中文版NPS可用于量化评估住院患者护理存在程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汉化信度效度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蒋伟康封启明黄佳倩邵小平...
    115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构建胃肠功能紊乱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急诊ICU住院行NIPPV治疗的3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258例和验证集110例。根据患者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将患者分为胃肠功能正常组和紊乱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胃肠功能紊乱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NIPPV治疗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30。16%,其中以腹胀最为常见。最终纳入模型的预测变量为年龄、糖尿病、管饲、NIPPV模式、胃泌素、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建模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9,预测临界值为168分,敏感度为66。2%,特异度为80。7%,Hosmer-Lemeshow检验x2=3。949,P=0。862。验证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7,敏感度为67。6%,特异度为86。8%,Hosmer-Lemeshow检验x2=7。092,P=0。527。校正曲线均显示出良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NIPPV治疗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ICU医护人员识别胃肠功能紊乱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无创正压通气胃肠功能紊乱列线图预测模型

    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居家期间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闫娟符华敏蓝俏俏赵娜...
    1163-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的异质性,分析一般人口学、疾病相关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支持性照护需求轨迹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膀胱癌行泌尿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出院当天(T1)、造口术后1个月(T2)、术后3个月(T3)及术后6个月(T4)采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量表进行纵向调查,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支持性照顾需求轨迹类别,利用阿卡克信息指标、贝叶斯信息准则、熵和总体可解释性,确定最佳聚类数量,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有174例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完成本研究。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总分在4个时间段呈下降趋势;潜变量增长模型识别出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3个类别:高需求缓慢下降组(43%)、中等需求快速下降组(33%)及低需求缓慢升高组(24%)。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需求缓慢升高组比较,年龄≥65岁、高合并症及高恐惧疾病进展的患者更易于进入高需求缓慢下降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的患者更易进入中等需求快速下降组;以中等需求快速下降组为参照,低社会支持及高恐惧疾病进展的患者更易进入高需求缓慢下降组。结论 膀胱癌泌尿造口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在术后6个月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年龄大、合并症指数高的患者未满足需求的评估,通过社会支持、心理及认知干预方式提高患者居家期间的自我护理技能,增强信心,从而降低恐惧疾病进展的情绪。

    膀胱癌泌尿造口支持性照顾需求轨迹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推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彭麒燕董阳贾子琳李晓玲...
    1170-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推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0-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ACP推行意愿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ICU、老年医学科等终末期患者相对多科室的40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CP推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66份,调查对象的ACP推行意愿总均分为(60。86士9。71)分,其中行为意向维度得分为(20。33±3。62)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接触过濒死/死亡患者、接受过死亡教育、家庭对"死亡"话题的讨论频次与氛围是医护人员ACP推行行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ACP推行意愿总体上呈现比较积极的态度。ACP的推行受个人及社会多种因素影响,死亡教育是关键因素,同时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与参与,完善法律法规,才有利于逐步推进ACP的真正实施。

    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护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安疗疗护医护人员推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横断面研究

    全生命周期下医学生安宁疗护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尚宣成浩阳文稀张涛梅...
    1176-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全生命周期照护服务理念,构建科学、全面的医学生安宁疗护课程,并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3月-2023年6月设计了以安宁疗护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大纲,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多元动态评估。结果 课程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了共36个学时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的全人照护模式,选用具有灵活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融入"仁学"和人文关怀理念,采用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动态评估学习效果。本课程学生成绩为96。8(90。0,98。8)分,合格率98。10%。结论 本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模式设计及教学评价体系合理且可复制,能够辐射到其他地区进行借鉴和推广,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通识性和启发性,为安宁疗护教育和实践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全生命周期安宁疗护课程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