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金
黄金

韦华南

月刊

1001-1277

journal@ccgri.com

0431-85529838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南湖大路6760号

黄金/Journal Gol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0年创刊,是由原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主管、长春黄金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黄金行业惟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黄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经济管理、黄金市场、工业应用(黄金及贵金属)、黄金地质、采矿工程、机电与自动控制、选矿与冶炼、分析与环保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动态、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生产技术经验等内容,同时开辟了首饰之苑、企业之窗、信息纵横、读编往来等栏目。为发展和提高黄金生产技术水平服务,为中国黄金科技进步服务,为厂矿企业、广大读者及用户服务。《黄金》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翔实,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具有权威性。其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现已遍布黄金、冶金、地质矿产、有色金属、核工业、化工、金融等系统及金银珠宝饰品行业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高硫含砷难处理金矿选冶试验研究

    李建华孙小俊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金矿中硫、砷含量过高且易泥化导致金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浮选尾矿非氰浸出工艺流程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0.074 mm占75.6%、二段磨矿细度-0.043 mm占78.1%,酸化水玻璃用量为1 650 g/t,硫酸铜用量为35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为(240+96)g/t,松醇油用量为160 g/t的条件下进行浮选试验,浮选尾矿采用非氰浸出剂进行非氰浸出,最终获得了浮选金精矿金回收率84.40%,浮选尾矿金浸出率10.52%,总金回收率94.92%的回收指标.研究结果对开发该类金矿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难处理金矿含硫含砷非氰浸出剂黏土矿物

    锌冶炼渣中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研究

    郭建东欧海涛王敏杰赵军...
    57-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收利用锌冶炼渣中有价金属,对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锌冶炼渣中锌、铅、金、银含量较高,试验采用酸浸—碱浸—氰化浸出湿法梯级浸出工艺回收锌、铅、金、银.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20%,液固比2:1,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2 h的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0.31%;在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液固比2: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 h的条件下,铅浸出率为93.37%;在氰化钠质量分数0.20%,液固比2:1,浸出时间16 h的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分别为82.61%、92.39%.该湿法梯级浸出工艺实现了锌冶炼渣的综合回收.

    锌冶炼渣湿法梯级浸出工艺酸浸碱浸氰化浸出

    基于自训练的多标签岩矿石薄片分类方法

    吴博李永胜王睿徐正林...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矿石薄片识别是一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任务,人工识别常出现不可避免的主观错误,且效率极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是可以高效进行岩矿石薄片识别的方法,但训练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标注数据,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标注数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多标签分类方法,在有标签数据集上先训练一个分类器,然后使用该分类器为大量无标注的岩矿石薄片生成伪标签,最后使用有标签的训练数据和所有无标签数据重新训练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标签分类方法识别岩矿石薄片结构及矿物是可行的,同时使用半监督学习方法训练模型,在不进行大量人工标注的情况下,可提高该模型的泛化能力.

    岩矿石薄片图像识别多标签分类半监督学习分类器深度学习模型

    江西德兴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吴荔匡文龙张志辉申滔...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以判定其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δD 值为-78.9 ‰~-28.5 ‰,平均值为-56.5 ‰;δ18OV-SMOW值为 12.10 ‰~18.70 ‰,平均值为16.06 ‰;δ18OH2O值为0.18 ‰~11.26 ‰,平均值为8.24 ‰;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δ34S值为-1.04 ‰~2.71 ‰,平均值为1.35 ‰,与矿区赋矿地层张村岩组的硫同位素明显不同,暗示了成矿物质不是直接来自地层,但呈现出明显的幔源硫(-3 ‰~3 ‰)特征,与矿区火山-次火山活动有紧密联系.铅同位素206 Pb/204Pb=17.890 0~18.319 0,207Pb/204Pb=15.528 0~15.602 5,208Pb/204Pb=38.025 2~38.445 0,表明铅来源为壳幔混源,矿石与岩浆岩具有亲缘性.

    地球化学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次火山活动岩浆岩矿石

    四川丹巴金矿床金矿物学特征及黑铋金矿的指示意义

    马天祺黄睿刘效孔陈翠华...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巴金矿床载金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叶碲铋矿、自然铋、黑铋金矿,大量自然金与叶碲铋矿、自然铋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黑铋金矿的产出是铋熔体析出并清除金最直接的证据.

    碲化物型丹巴金矿床黑铋金矿自然金矿物学特征松潘—甘孜造山带

    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金英金矿床金赋存状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汪徽温守钦李敏朱恩静...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主要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其次以粒间金和包裹金形式赋存;石英中包裹体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形态以椭圆形、菱形和不规则形为主,成矿温度139.6 ℃~253.1 ℃,盐度1.74%~4.65%,密度0.79~0.94 g/cm3,成矿压力33.6~65.6 MPa,成矿深度1.2~2.4 km,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

    赋存状态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沉淀机理金英金矿床

    甘肃阳山金矿区碳质千枚岩地层井故分析及预防

    蒲春赵阳刚杨科杨斌...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阳山金矿区主要赋矿地层为碳质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硅质灰岩等,其中以碳质千枚岩施工难度最大.碳质千枚岩结构为沉积层理,主要矿物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遇水软化,其间有石英颗粒夹层,易破碎,在钻探施工过程中极易引发井故,且处理成功率极低.总结了矿区近年来在碳质千枚岩地层中钻进所遇井故的特征,从地层、人员、设备等3方面分析了井故诱因及处理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处理要点:通过调节泥浆性能,增强泵的排砂能力改善孔内环境,保持钻机、钻杆、接手状态维持设备性能良好,可有效减少井故发生频率;针对孔壁垮塌、断钻、卡钻、埋钻,以快速处理为原则,采用灌水泥、导斜的方法绕过事故头,可大幅减少经济损失,缩短井故时间.

    碳质千枚岩井故地层人员设备

    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处理铜氰贫液试验研究

    刘强伍赠玲高世康王弘...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产生的铜氰贫液,采用络合沉淀法—硫化沉淀法联合进行回收处理.在络合沉淀法五水合硫酸铜投加量3.0 g/L、焦亚硫酸钠投加量2.0 g/L,硫化沉淀法九水合硫化钠加药量0.35 g/L条件下,铜氰贫液中总氰化合物、铜和硫氰酸盐质量浓度从150.84 mg/L、121.46 mg/L、252.65 mg/L 降至 0.44 mg/L、86.17 mg/L、1.23 mg/L,回收金、银、铜的产值为116.62元/m3,扣除药剂成本后产生经济效益55.44元/m3.研究结果为类似氰化企业铜氰贫液的净化处理提供参考.

    铜氰贫液络合沉淀硫化沉淀联合处理总氰化合物

    某黄金冶炼企业高盐工艺水处理试验研究

    崔崇龙孙青波迟崇哲邱陆明...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黄金冶炼企业高盐工艺水为原料,通过全组分分析,探明污染物组成.采用脱除钙镁预处理、化学沉淀法、蒸发结晶法(MVR法、薄膜蒸发法)、冷冻结晶法等进行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碳酸钠添加用量为2 g/L时,对钙、镁杂质离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氯化钙法和氯化钡法在0.5 h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SO42-去除率分别为79.5%和91.5%;MVR法蒸发清液中各离子质量浓度很低,主要集中在结晶中,平均结晶回收率为93.9%;当薄膜蒸发法温度为80℃,浓缩5倍左右时,蒸发清液中污染物质量浓度很低,可全部回用,浓缩液经蒸发可制备硫酸钠晶体,其回收率为94.4%;冷冻结晶法在冷冻温度-4℃、冷冻时间24 h时,结晶不再增加,此时平均结晶回收率为71.8%,冷冻母液含硫酸钠降到3.1%,可返回流程使用.

    高盐工艺水化学沉淀蒸发结晶冷冻结晶,MVR技术

    银瓷杯中银及有害元素的检测研究

    刘雪松黄准李桂华孔祥冰...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瓷杯作为一种新产品,款式和风格多样,满足了人们的特色需求,得到市场的青睐.实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ICP光谱法、电位滴定法、显微摄影系统对银瓷杯进行了分析测试和观察.结果表明:银瓷杯因表面银层较薄,X射线荧光光谱法难以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可选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试.银瓷杯中常检测到铅,为降低产品中铅含量,建议使用无铅釉料.

    银瓷杯有害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法ICP光谱法溶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