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刘德富

双月刊

1003-4684

hgxb@mail.hbut.edu.cn

027-59750305 59750307

430068

武昌南湖李家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属综全性科技期刊,主要登载校内各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所涉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美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社会科学、以及相应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外语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然主义立场与神秘主义倾向——薛定谔的意识理论探究

    张孟杰王世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薛定谔的意识理论基于自然主义的立场,又在自然主义无力完全解释意识现象时诉诸了神秘主义的方案.他的意识研究带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印记,主张将意识现象纳入整体的生命过程中进行考察,进而从根本上探究意识的基础问题.薛定谔利用进化论来解释意识现象,将意识作为一个演化范畴,他从大脑而非从意识入手研究意识的产生,由此发现意识总是与大脑中新的情况变化联系在一起.同时薛定谔的意识理论,既有对意识的产生条件、物质基础、功能作用等"自相"的方面的说明,同时还包括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研究.

    自然主义神秘主义意识

    数字普惠金融、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

    杨霞王振祝子汉
    8-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国30个省份(市、自治区)2011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源效率、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相互作用关系,且其作用关系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效果随时间递减的长期促进关系;数字普惠金融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短期促进但长期抑制的动态影响关系;能源效率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存在短期抑制但长期促进的动态影响关系.

    数字普惠金融能源效率经济增长PVAR模型

    价值链视角下跨国并购整合:动机、模式与影响因素

    李银香尚晋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国并购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企业战略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取资源,实现价值链升级等因素是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企业在跨国并购后需要关注价值链的内部关键节点和外部价值链的整合,以达到价值链扩张和延伸的效果,发挥协同效应.并购双方企业的微观特征、资源差异、文化差异和环境规制都会对价值链整合产生影响.

    跨国并购并购整合价值链整合

    非国有资本参股与国企全要素生产率

    钱红光邓立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利用2013-2022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缓解政策性负担、提高技术创新以及促进高管薪酬激励三条路径作用于国企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杠杆、完善制度环境及高管理者能力企业中,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显著.

    非国有资本参股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性负担技术创新高管薪酬激励

    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

    陈李宏单笑笑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19年江西、浙江、广东、贵州、新疆等5省(自治区)的地级市数据,选择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碳排放角度探究绿色金融能否有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对碳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金融政策主要通过扩大资本规模实现碳减排;碳减排效果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异质性.因此,现行绿色金融政策要在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的同时因地施策,推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绿色服务,实现内部经济效益与外部环境效益协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碳排放双重差分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测度及变化模式分析

    张燕华李艳平
    30-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就业数据,考察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性;借鉴古典σ收敛测算方法,测算中国2003-2020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并根据测度结果将产业结构变化区分为一般结构趋同、一般结构趋异、结构稳定,以及结构稳定与趋同趋异组合等4类共7种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以2010、2011年的分界点,分界点前后3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且与产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会沿着"一般结构趋异一产业结构稳定—一般结构趋同"模式转换.

    一般结构趋同一般结构趋异σ收敛

    沿边省份碳排放效率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BM-Tobit模型

    汪果李平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沿边省份2005-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EBM-GML方法测度各沿边省份的碳排放效率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沿边省份碳排放效率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碳排放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效率在早期是碳排放效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后期技术进步成为主要驱动因素,与技术效率共同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水平对碳排放效率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实践中可通过制定低碳发展战略规划、提升对外开放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措施来赋能沿边省份碳排放效率提升,进而实现沿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沿边省份EBM-Tobit模型碳排放效率

    创业型领导与工作重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王林琳张凤羽张璇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创业型领导兼具创业者和领导者的双重特征,在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促进组织创新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问卷法,以328名员工为样本进行研究,探索创业型领导如何激发下属创新.结果表明:创业型领导与下属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重塑部分中介创业型领导与创新行为;工作意义部分中介创业型领导与创新行为;工作重塑、工作意义连续中介了创业型领导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创业型领导工作重塑工作意义创新行为

    基于ISM-MICMAC的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蔡洁杨田田杨易高博...
    46-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环境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如何把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多重非独立因素层次划分得更加清楚,并找到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成为行业热点.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专家打分基础上筛选出影响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分为市场经济、相关产业、政策措施和生产过程四大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的相乘法MICMAC分别对可达矩阵进行处理,得出五层结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依赖性和驱动力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当适当的干预市场的决策,逐步完善装配式的建筑标准体系,从而促进杭州市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推广.

    装配式建筑制约因素解释结构模型ISM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

    既有公路网决策合理性综合评价——以广州为例

    刘文生任丹臣柯昌波
    52-5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既有公路网决策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熵权、层次分析和云模型三者结合的方法,欧氏距离函数对主、客观权重组合赋权.运用云模型的逆向云发生器,生成标准云和结果云图.以广州市既有公路网作为实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此路网决策合理性总体合理,但局部存在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公路网密度和第一产业评价期望值低于标准云合理期望值,熵和超熵均高于标准云,分析评价结果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与当前广州公路网规划及措施一致,说明本综合评价方法科学准确.

    公路网组合赋权云模型合理性评价路网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