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从新

双月刊

1671-8852

mjwhu@whu.edu.cn

027-6875596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以刊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瞻性论文为主、面向广大医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介绍医学科研动态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接受校内外优秀医学论文,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控制的策略

    邵灵敏简志宏刘仁忠熊晓星...
    1213-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大脑中动脉M1)暴露的策略及对应的外侧裂开放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结果及手术方法等.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1.2(36~81)岁.女性发病多见,女∶男=1.87∶1.动脉瘤位于左侧者49例,右侧者6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占37.5%.脑血管造影前后位和(或)颅脑CT血管造影(CTA)冠状位上患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为上凸型的病例最多,有77例(68.8%),其次为直线型24例(21.4%),下凸型有11例(9.8%).术中从背侧控制M1有75例(67.0%),从腹侧控制M1有37例(33.0%).上凸型中有63例(81.8%)从背侧控制M1;直线型和下凸型中分别有15例(62.5%)和8例(72.7%)需从腹侧控制M1.本组无手术操作导致的静脉梗塞及未成熟动脉瘤破裂.结论:在上凸型中,大多数病例从背侧控制M1是安全的.在远端外侧裂入路暴露载瘤动脉(M1)困难的情况下,追加近端外侧裂的开放,可以从腹侧控制M1.

    脑动脉瘤大脑中动脉显微手术外侧裂

    一期原位回植联合VSD和红光治疗四肢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欣柳昌焕方雪张旺...
    1217-1221,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一期原位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红光治疗四肢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为提高临床治疗四肢皮肤脱套伤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四肢皮肤脱套伤患者65例,研究组35例行一期原位回植联合VSD和红光治疗,对照组30例行一期原位回植后加压包扎,观察对比两组回植皮肤优良率、术后创面感染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 6~12个月,平均随访(8.91±1.95)个月,研究组35例患者回植皮肤成活效果为优30例、良者3例、差者2例,总体优良率94.29%,对照组30例患者回植皮肤成活效果为优 20例、良者 4例、差者 6例,总体优良率 80.00%;研究组术后创面感染 4例,感染率11.43%,对照组术后创面感染6例,感染率20.00%;研究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为(2.11±0.80)分,术后1周为(1.63±0.65)分,对照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为(3.03±0.93)分,术后1周为(2.40±0.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肢皮肤脱套伤行一期原位回植联合VSD和红光治疗,回植皮肤成活率高,四肢功能恢复佳,感染率低,VAS疼痛评分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皮肤脱套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原位回植

    构建乳腺癌G-四链体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

    李俊魏蕾张京伟
    12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G-四链体(G-quadruplex)相关基因探讨乳腺癌新的分子分型和预后作用,并构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G-四链体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在PubMed上系统检索G-quadruplex相关研究,筛选纳入G-四链体相关基因数据,利用共识聚类鉴定G-四链体相关基因调控亚型,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SA)、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预测乳腺患者预后的G-四链体相关基因风险评分模型,并进一步检测其预测效能.结果:鉴定出基于G-四链体相关基因调控亚型,并且不同亚型总生存期、基因集通路富集分析和药物IC50 上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8个G-四链体相关基因(RPS9、YBX1、FOS、VIM、RPL10、MYC、TAF15、HNRNPA1)用于构建G-四链体相关基因调控亚群的预测模型.Kaplan-Meier分析结果提示低评分组的结局较高评分组更差(P=0.02),风险模型在预测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集中为0.80、0.77和0.78,验证集中为0.81、0.74和0.7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风险评分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结论:基于G-四链体相关基因鉴定出乳腺癌亚型并构建的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对乳腺癌有独立预后作用,为乳腺癌的预后预测提供新的见解.

    乳腺癌G-四链体预后模型分子分型TCGA数据库

    湖北省城市早产和足月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因素

    金岩张萍黄娟李燕...
    1228-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湖北省城市早产和足月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及相关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出生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和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共计198对,分析我省城市早产和足月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婴儿出生~12个月各年龄组体格发育均明显低于足月婴儿(P<0.01).经多元回归分析,共有孕周和出生身长2个有利变量、性别和分娩次数2个不利变量与早产婴儿身长存在关联,同时共有孕周和出生体质量2个有利变量、分娩次数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个不利变量与早产婴儿体质量存在关联(均P<0.05).结论:孕周、妊娠胎次及妊娠期高血压是影响早产儿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早产儿出生率及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可以降低婴儿体格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婴儿身长体质量体格发育影响因素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黄佳林杨霄何秉燕
    1233-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并脑损伤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NECⅡ期或Ⅲ期早产儿临床资料,脑MRI异常为观察组(35例),脑MRI正常为对照组(59例),分析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脑MRI.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NECⅢ期、新生儿败血症和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高(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并发脑损伤发生率 37.23%.NECⅡ期与Ⅲ期患儿脑MRI比较,NECⅢ期脑损伤发生率高(51.22%vs 26.41%,P<0.01),且重度脑损伤多,表现为重度脑白质损伤(P<0.01)及Ⅲ~Ⅳ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0.01).NECⅢ期并脑损伤组死亡率高.结论:早产儿NEC合并新生儿败血症、PDA、血小板减少及PT延长更易致脑损伤.与NECⅡ期比较,NECⅢ期脑损伤多见且更严重.

    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损伤

    免疫债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周文静裴桂英姜赤秋
    1239-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个人非药物干预(NPIs)的减少后,在免疫债的影响下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4-5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儿科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病原体为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做相关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0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RSV 282例,阳性率39.9%.2023年4-5月为RSV流行高峰.RSV单一感染比例为51.1%(144例/282例),RS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占比48.9%(138例/282例);在144例RSV单一感染患儿中,男女比例为 1.2(79∶65),年龄分布大多在 3~5 岁.住院时长多在 5~6 d(63.2%).以咳嗽(100%)、发热(82.6%)、双肺呼吸音粗(95.1%)较常见,喘息(11.6%)的发生率较低.肺炎发生率为95.8%,重症肺炎发生率为8.7%.结论:(1)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感染反季节流行,春末夏初(4-5月份)已进入流行期.(2)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感染患儿年龄多分布在3~5岁,其次为1~2岁.(3)此次RSV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较低,症状大多以发热、咳嗽为主.(4)RSV感染患儿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5)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混合感染也有所增加.

    免疫债非药物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

    查检表管理预防精神科患者药源性跌倒研究

    李承美周芳韦登飞颜巧元...
    1245-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药源性跌倒高风险防范措施查检表(简称查检表)预防精神科药源性跌倒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和2023年6-10月精神科药源性高风险跌倒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 2022年 6-10月精神科收治的 15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23年 6-10月精神科收治的 16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药源性跌倒高风险防范措施查检表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跌倒发生率及住院满意度.结果:两组管理前后跌倒发生率、住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查检表管理能显著降低精神科患者药源性跌倒发生,提高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

    药源性跌倒患者安全精神病学护理管理住院满意度

    克罗诺杆菌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郭傲雪谷传奇文萱李新...
    1251-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罗诺杆菌是一类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可在乳粉加工过程中污染乳粉从而威胁新生儿健康,在乳粉或配方奶粉中正确识别克罗诺杆菌不仅能避免新生儿感染的风险,还对于奶粉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准确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克罗诺杆菌感染发生与流行的基础.本文中,我们论述了针对克罗诺杆菌的三种检测方法,分别是传统生理生化检测、免疫检测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或实验室检测克罗诺杆菌提供方法和经验.

    克罗诺杆菌生化检测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分型MALDI-TOFMS

    流感病毒继发肺炎球菌感染的机制研究进展

    李良玉吴小军
    1258-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与肺炎球菌感染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先前的几次流感大流行中已经证实流感病毒感染会导致继发性肺炎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和细菌感染的严重性增加.流感继发肺炎球菌感染的发病和致病是一个多因素过程,涉及各种致病性毒力因子和宿主反应,上皮表面的巨大变化和异常的免疫反应是流感后细菌感染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和继发性肺炎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对于制定更好的治疗和预防严重流感的策略至关重要.

    流感病毒肺炎球菌呼吸道感染继发感染分子机制

    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及脂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敖紫淳朱洁吴清明
    1263-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硬化作为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和脂质代谢异常,它们是影响肝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需尽早识别和评估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然而,目前还没有诊断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肌肉减少症的标准化临床定义,临床医生需整合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主要阐述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和脂质代谢异常的研究现状、病因和诊断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及脂质代谢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肝硬化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脂质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