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从新

双月刊

1671-8852

mjwhu@whu.edu.cn

027-6875596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以刊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瞻性论文为主、面向广大医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介绍医学科研动态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接受校内外优秀医学论文,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加重小鼠肺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

    杨柳青彭君桑阿明张静...
    253-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敲除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及其背后机制.方法:取6~8周龄Ogt条件性敲除的小鼠(Ogt-CKO)及未使用他莫昔芬诱导杂交同窝鼠(Ogtfl/fl)各12只,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假手术(sham)和缺血再灌注(I/R),分成4组(n=6):sham+Ogtfl/fl;I/R+Ogtfl/fl;sham+Ogt-CKO;I/R+Ogt-CKO.建立I/R模型后,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后分析活性氧(ROS);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SLC7A11、G6PDH及Nrf2表达.结果:与sham+Ogtfl/fl组相比,肺损伤在I/R+Ogtfl/fl组小鼠加重,电镜下表现出细胞缩小、核固缩,ROS增多,SLC7A11表达减少,G6PDH及Nrf2表达增多.敲除Ogt进一步加重I/R造成的肺组织损伤和铁死亡.结论:Ogt的敲除加重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这一过程可能与Nrf2/G6PDH有关.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糖基化铁死亡肺缺血再灌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小鼠肾脏失神经支配后局部时钟基因及NRF2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变化

    王宜飞孙倩唐巧夏中元...
    259-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肾脏核心时钟基因和NRF2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性,及其在肾脏失神经支配(RDN)后昼夜节律性的变化.方法:将72只SPF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36):假手术组(Sham组)和去肾脏神经组(RDN组).小鼠在12 h/12 h明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周,早8:00开灯(时间记为ZT0).苯酚溶液毁损双侧肾脏神经制备RDN模型,10 d后,分别间隔4 h(ZT0、4、8、12、16和20)收集血液、肾动脉、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肾脏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肾动脉周围神经毁损程度;ELISA法检测肾脏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CN和肾脏组织中BMAL1、CLOCK和NRF2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昼夜时点肾脏NRF2蛋白表达及核转位情况.通过尾静脉注射 3 种载有BMAL1 短发卡RNA(shRNA1、2、3)的自互补腺相关病毒(pscAAV9-Arntl-EGFP)干扰小鼠体内BMAL1基因表达,探究肾脏组织中BMAL1基因与NRF2基因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RDN组可见肾神经细胞空泡样变性,同时肾脏组织NE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Scr和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SCN中BMAL1基因mRNA表达的昼夜节律性无明显变化;而肾脏BMAL1、CLOCK和NRF2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节律性消失,表现为24 h表达量中值下降、振幅减弱和峰值时间变化.免疫荧光进一步佐证RDN后肾脏NRF2蛋白表达的昼夜差异性消失,但各组均未观察到NRF2蛋白有明显的核转位.scAAV实验中,与对照组(NC_sh组)比较,BMAL1_sh1组肾脏BMAL1蛋白和NRF2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BMAL1_sh2和BMAL1_sh3组肾脏BMAL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NRF2蛋白表达也相应下降(P<0.05).结论:RDN后SCN失去了对肾脏生物钟的同步化调控,导致肾脏局部时钟基因BMAL1与CLOCK表达节律性消失.同时肾脏BMAL1基因可能通过对NRF2基因的调控,使得RDN后肾脏NRF2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性亦消失,且呈现持续的低水平表达.

    肾脏失神经支配时钟基因NRF2基因昼夜节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铁死亡相关指标的表达

    李洋廖文欣刘婷婷洪莉...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指标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SUI手术患者24名,作为SUI组;因良性肿瘤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21名,作为对照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铁离子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表达;丙二醛(MDA)试剂盒、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两组组织中MDA、GSH和GSSG水平,并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组织铁含量;透射电镜观察两组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SUI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GPX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 1);MDA和GSS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0 1),而G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0 1);透射电镜显示SUI组患者阴道前壁细胞呈现典型的铁死亡变化.结论:铁死亡参与了SUI的发生,可能是SUI进程中的重要调节过程.

    压力性尿失禁铁死亡阴道前壁线粒体

    MiR-199a-3p/5p靶向DUSP5/MAP3K11调控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和迁移

    朱阁王陈吴细英石洋...
    27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199a-3p/5p及其靶基因DUSP5/MAP3K11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外植体方法从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中培养原代HPF,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其表型.MiR-199a-3p/5p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HPF.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蛋白印记分析(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靶基因DUSP5/MAP3K11和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免疫荧光法验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胞内定位.结果:与人结膜成纤维细胞相比,HPF的EMT和纤维化表型显著升高.MiRNA-199a-3p/5p模拟物下调DUSP5/MAP3K11,并促进HPF纤维化和EMT,miR-199a-3p/5p抑制剂上调DUSP5/MAP3K11,抑制HPF纤维化、EMT及迁移.结论:MiRNA-199a-3p/5p可能靶向DUSP5/MAP3K11,以调控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EMT和迁移能力.

    翼状胬肉纤维化再上皮化上皮-间质转化miR-199a迁移

    miR-302a-3p靶向调节FGF19/GSK-3β/Nrf2通路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张雅静刘永顺田凤石
    279-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302a-3p靶向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 组、inhibitor NC 组、miR-302a-3p inhibitor 组、miR-302a-3p inhibitor+si-NC 组、miR-302a-3p inhibitor+ si-FGF19 组,检测miR-302a-3p表达、细胞增殖(OD450)、凋亡、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FGF19、p-GSK-3β、核Nrf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并探究miR-302a-3p与FGF19的关系.结果:与Ctrl组比较,H/R组H9C2细胞中miR-302a-3p、细胞凋亡率、ROS、MDA水平、Bax、caspase-3、p-GSK-3β蛋白表达升高,FGF19、核Nrf2 蛋白表达、OD450 值、SOD水平降低(P<0.05);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302a-3p inhibitor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si-FGF19减弱了下调miR-302a-3p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下调miR-302a-3p可通过靶向激活FGF19/GSK-3β/Nrf2通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miR-302a-3p缺氧/复氧凋亡

    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BIRC5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武福文洪莉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可能与卵巢癌诊断、预后及免疫浸润相关的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并筛选出卵巢癌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基因BIRC5.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BIRC5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以及其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TIMER数据库分析BIRC5与卵巢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LinkedOmics和DAVID数据库分析BIRC5基因的正相关基因和KEGG通路.结果:筛选出卵巢癌相关的核心基因18个,包括BIRC5.BIRC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且在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IRC5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BIRC5基因参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免疫浸润.KEGG通路显示BIRC5主要参与细胞周期、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细胞外基质受体互作、蛋白消化和吸收等信号通路.结论:BIRC5为卵巢癌诊断及预后相关基因,参与多种分子调控通路,可作为卵巢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卵巢癌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预后免疫浸润BIRC5

    诱导化疗周期数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宁婷婷胡钦勇黄华玉刘文敏...
    29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周期诱导化疗(I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8月接受IC联合同期放化疗(CCRT)治疗的LA-NPC患者,根据IC周期分为IC<3组和IC≥3组.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结局,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以确定潜在的独立预测因素,并进行亚组分析来探讨补充辅助化疗(AC)能否提高IC联合CCRT治疗LA-NPC的疗效.结果:共纳入138例LA-NPC患者(IC<3组92例、IC≥3组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1.2个月.IC<3组1、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显著优于IC≥3组(分别为86.9%vs 74.6%和86.9%vs 64.5%,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IC<3组中,IC联合CCRT后序贯AC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DMFS(1年:94.4%vs 75.0%;3年:91.6%vs 70.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C周期为DM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C周期是LA-NPC的独立预后因素,与≥3周期IC相比,接受<3周期的IC可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当患者接受<3周期IC联合CCRT后序贯AC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DMFS.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周期数辅助化疗生存

    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分析

    罗琪凡江换钢周福祥
    298-30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数据库,收集自2021年12月以来所有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信息.使用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和3~5级不良事件评价一线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联合阳性分数(CPS)评分量化患者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项Ⅲ期临床研究的3 068名患者.相比化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全人群中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较长.对于不同PD-L1 CPS评分患者进行不同一线免疫治疗,CPS≥5患者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更能获益.对于不同PD-L1 CPS患者一线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化疗,只有CPS≥10患者有总生存获益.在安全性方面,相比化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发生≥3级不良事件较少.结论:不同PD-L1表达水平晚期胃癌患者接受一线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线精准免疫治疗.

    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经枕部后纵裂-天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部肿瘤

    王雷刘仁忠熊晓星王峻...
    305-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枕部后纵裂-天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部肿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例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病理结果示生殖细胞肿瘤3例(其中单纯生殖细胞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表皮样囊肿3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肺来源)1例.肿瘤全切10例(83.3%),次全切2例(16.7%).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中,5例患者在切除肿瘤前行脑室外引流术,切除肿瘤后行三脑室底造瘘或终板造瘘缓解脑积水(其中2例在内镜下行造瘘术).术后1例患者脑室外引流管拔除不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后好转.结论:经枕部后纵裂-天幕入路能够有效切除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部肿瘤,切除肿瘤后可行三脑室底造瘘或终板造瘘缓解脑积水,值得推广.

    松果体区肿瘤三脑室后部肿瘤手术入路显微手术

    营养状态对肺腺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学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包文庭张道明郑永法
    3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营养状态对免疫联合化学治疗肺腺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免疫联合化学治疗的肺腺癌患者 65例,根据NRS2002将患者分为无营养风险组(A组)和营养风险组(B组).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纳入患者中,无营养风险组32例,营养风险组33例.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P<0.05),营养状态及体质量指数(BMI)是治疗疗效的显著影响因素.A组患者2级及以上皮肤毒性、胃肠道毒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方面,A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减轻接受免疫联合化学治疗肺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同时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可能是疗效获益的有利因素.

    免疫治疗营养状态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