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农业科学

邹学校

半月刊

1006-060X

hnnykx@vip.163.com

0731-84691322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892号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农业科学/Journal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高新技术与农村实用技术,普遍受到不同层次读者和农民朋友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60Co-γ辐照处理对冬瓜种子影响初探

    弭宝彬刘丹徐远芳肖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冬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 0、300、600、900 Gy剂量的 60Co-γ射线对冬瓜干种子和提前浸泡 12 h的湿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后进行催芽及播种,考察辐照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性能、抗氧化酶活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辐射剂量可以促进干、湿种子的早期萌发,且 300 Gy辐射剂量的促进效果最佳;辐照处理对种子芽的伸长和不定根的发育呈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辐照处理会导致冬瓜幼苗真叶出现畸形,且其叶片细胞结构、光合参数、过氧化物酶酶活和丙二醛含量与未经辐照处理的叶片差异显著。该研究初步获得了冬瓜辐照处理的可行剂量和诱变子代,为后续冬瓜的辐射诱变剂量选择提供参考。

    冬瓜种子辐射诱变种质资源性状调查

    高州油茶NAC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沈红建邓锦清廖柏勇张碧佩...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NAC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其在N端含有一段高度保守的特异结构域,对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反应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等过程具有重要功能。研究基于高州油茶第三代全长转录组数据信息,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获得 51 个NAC转录因子,为深入研究基因家族特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多列比对分析、蛋白系统进化树、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亚细胞定位,以及二级蛋白域结构预测、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NAC蛋白存在氨基酸数量差异,且氨基酸序列间疏水性呈现为亲水性蛋白,其蛋白结构中具有 5 个保守的亚结构域。NAC转录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116个基因可划分为10个亚族群,部分高州油茶NAC蛋白具有特异性聚为单一亚族群,其他与拟南芥和水稻融合为不同亚族群。同时NAC蛋白均具有NAM超家族结构。亚细胞定位表明 51 个高州油茶NAC蛋白均位于细胞核,且二级结构中随机卷曲结构为主,同时含有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等。蛋白磷酸化位点都具有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

    高州油茶NAC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珠芽魔芋组织诱导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高燕姜艳董蓉娇贾敏...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珠芽魔芋球茎为外植体,开展组织诱导快速繁殖技术研究,以期为珠芽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最佳萌发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2,4-D+30 g/L蔗糖+5 g/L琼脂,萌发率达 100%;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GA3+30 g/L蔗糖+5 g/L琼脂,叶片和叶柄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 99。17%、92。50%;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4 mg/L NAA+25 g/L蔗糖+5 g/L琼脂,叶片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 94。17%、65。83%,单位愈伤组织分化芽数分别为3、1。87个;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4 mg/L NAA+0。2 mg/L IBA+0。5 g/L碳粉+20 g/L蔗糖+5 g/L琼脂,生根率为 97。50%,平均生根数为 3。0 条,平均根长为 3。0 cm;炼苗 10 d后,移栽到配比为表土∶椰砖营养土∶黑沙土=1∶2∶1 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达到 91。7%。

    珠芽魔芋组织诱导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适合衡阳市再生稻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

    高双红
    21-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再生栽培的生产力差异,选用在衡阳市大面积种植的 13 个中稻和 1 个晚稻品种,采用小区试验,比较参试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的生育期、株型、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子的差异,为筛选适合衡阳市再生栽培水稻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头季、再生季和周年产量差异极显著;头季产量与生育期、日产量和有效穗数、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再生季产量与日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周年产量与头季的结实率及再生季的产量、日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深两优 867、玮两优 8612、韵两优 332 周年产量达 1 000。0 kg/667m2 以上,可以作为衡阳市再生稻栽培优先选用品种,深两优 475、C两优华占、晶两优 1468、隆两优 1212、晶两优华占、Y两优 911 等 6 个品种表现较好,可根据当地种植实际表现选择。

    再生稻品种筛选衡阳市

    延迟播种对不同熟期类型油菜新品种产量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郭一鸣刘子禄徐理佳褚百凤...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湘东地区延迟播种对不同熟期类型油菜品种产量及相关因子的影响,选择湖南省主推的早熟型沣油 112、中早熟型捷油 8848、中熟型沣油 789 油菜新品种在浏阳北盛镇开展 3 个播期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3 个播期的不同熟期品种均能于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成熟;3 个品种M1、M2 的生育期相同,而M3 的熟期延迟 5~7 d,其中捷油 8848 的 3 个播期生育期及积温与沣油 789 的相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呈下降趋势;3 个播期的平均单产M1 低于预期、M2 最高,M3 最低;3 个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中熟型沣油 789 受播期延迟影响较大,产量水平随播期延迟而显著下降,中早熟型捷油 8848 对播期延迟的敏感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早熟型沣油 112 以M2 的产量水平最高,显著高于M1 和M3。

    延迟播种熟期产量相关因子油菜

    樟树港辣椒与粮食作物轮作效益比较分析

    苏胜权钟国勋李创平蒋新建...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大区试验,对樟树港辣椒与鲜食玉米、粮饲玉米、大豆、水稻的大棚和露地轮作及旱稻大棚轮作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大棚与露地栽培辣椒均可以在当年与参试粮食作物轮作,周年效益增比高出双季稻 14~33 倍;同种粮食作物与辣椒轮作的效益,大棚栽培均高于露地栽培 10 000 元以上,效益差主要源于大棚辣椒栽培;5 种作物轮作,以鲜食玉米金甜顺 999大棚和露地轮作效益最好,效益分别为23 407元/667m2和13 167元/667m2,效益增比与大棚和露地辣椒单种相比分别减少5。6%和 6。3%,效益增比降幅最小;从土壤改良和有利于下茬辣椒生产方面考类,以辣椒与水稻(移栽)轮作为最佳。

    非粮化轮作效益樟树港辣椒

    湘南红壤稻田经济绿肥培肥增产效果研究

    刘泽弦高菊生黄晶邓岚...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良湘南红壤稻作区土壤和提高农民收入,研究通过6 a定位试验,以稻—冬闲为对照,分析比较了稻—萝卜、稻—蚕豆、稻—豌豆 3 种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 种经济绿肥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均有显著提升,连续种植经济绿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稻谷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3种经济绿肥模式下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模式;3种经济绿肥模式均能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其中稻—蚕豆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出于土壤培肥和经济效益综合考量,建议在南方红壤稻田区推广稻—蚕豆种植模式。

    经济绿肥水稻产量土壤性质经济效益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产质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鹏胡东升罗熙哲张浩东...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优化施肥(T3)、有机肥氮替代 15%化肥氮(T4)、有机肥氮替代 30%化肥氮(T5)、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 15%化肥氮(T6)及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 30%化肥氮(T7)共 7 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氮素利用效率、稻米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3 处理相比,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均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以T7 处理效果最好;T5 和T7 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比T3 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 10。9%和 13。3%;与T3 处理相比,T7 处理的水稻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得到了显著增加;与T1 处理相比,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整精米率,增加幅度为 1。29~2。87 个百分点;相比T3 处理,T7 可以显著增加 8。3%的水稻蛋白质含量;同时,与T3 处理相比,T7 处理会增加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综上,等氮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 30%化肥氮是一种合理的施肥模式,适合推广应用。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化肥水稻产量品质土壤养分

    有机液体肥对新垦土地毛豆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闫良葛长军李进兰代俊芬...
    43-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有机液体肥在新垦耕地上对土壤肥力提升和作物增产性、抗逆性等其他效果,于去除 30~40 cm表层土壤的耕地上开展施用有机液体肥对毛豆种植和土壤肥力提升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液体肥可增加毛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升光合作用,进而增加植株株高和单株有效荚数,且施用有机液体肥可显著增加新垦土地上毛豆鲜荚产量,实现理论产量10 182 kg/hm2,比对照增产 21。2%;另外施用有机液体肥在增加毛豆单株粒重的同时,其完整粒率、百粒鲜重等商品性状也有显著提升。(2)施用有机液体肥可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改良和恢复土壤肥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与原始土样对比,新垦耕地上施用有机液体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毛豆对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需求,还可维系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一定水平,对保护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新垦土地有机液体肥毛豆土壤改良应用效果

    有机肥替代复合肥对白菜薹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信成黄琳杨连勇蒋万...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菜薹为试验材料,汉寿众依有机肥为供试肥料,调查有机肥替代复合肥不同比例条件下白菜薹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产量和偏生产力,建立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施用比例,为白菜薹生产上有机肥替代复合肥的比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替代复合肥处理对白菜薹农艺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存在差异;根据肥料效应函数法,得到白菜薹产量(Y)与有机肥施用量(X)之间的肥料效应方程(二次多项式Y=-0。000 6X 2+3。008 1X+22 065,R2=0。564 3,三次多项式Y=-0。000 000 4X 3+0。002 4X 2-1。919 9X+23 036,R2=0。911 2),三次多项式的拟合度高于二次多项式。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白菜薹在一定有机肥施用量范围内,获得的最佳产量为 25 596。2 kg/hm2,有机肥的最佳投入量为 2 000 kg/hm2,即有机肥最佳替代比例介于 40%~60%之间。

    有机肥白菜薹氮磷钾偏生产力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