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语料库的MTI学生英译词汇特征研究

    杨春梅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比较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MTI学生)英译语料库与职业译员英译语料库在平均词长、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和高频词等考查项上的异同,探讨MTI学生英语译文的词汇特征。研究发现,与职业译员英译相比,MTI学生英译在平均词长和高频词的使用上具有相似的特点;但类符形符比低,词汇密度高,部分高频虚词使用不足,未能充分重视语境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有待丰富。

    词汇特征MTI学生语料库英译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研究生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为例

    杨奕枫王晓冬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学生需求,利用教材资源,依托产出导向法理论,探讨研究生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流程设计。研究依据精准性、多样性和渐进性原则,设计并安排课堂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探讨在不同渐进性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搭建支架,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最终实现情感培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发展的"三位一体"学术英语教学目标。

    产出导向法研究生学术英语听说听说课程教学流程设计渐进性原则产出任务

    广西侗族刺绣汉英术语库建设研究

    曹星铃杨一帆康瑞芝李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广西侗绣汉英术语库对推动传统文化侗绣文化起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文献、走访博物馆等渠道收集中英文资料,结合非遗术语库进行整理,初步建立了侗绣汉英术语库,共有纹样、材料、技法、综合和其他五大类,并运用音译、直译、逐字翻译、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及增译、省译和转换等翻译技巧对其进行汉英翻译。研究发现,在民族文化翻译中,适当运用音译、逐字翻译、直译等方法能更好地体现民族特征。灵活使用意译有助于解决语言文化差异,而综合运用增译、省译、转换等技巧在提高翻译准确性的同时丰富了表达层次。这为其他民族文化翻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广西侗族刺绣汉英术语库外宣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方修辞学视角下广西本土产品负载文化外宣英译探析

    齐真珍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广西本土产品作为广西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其外宣英译的质量对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西方修辞学的两大概念,"劝说"和"受众"为主要理论依据,具体分析广西本土产品负载文化外宣英译的例子,探讨西方修辞学理论对于广西本土产品负载文化外宣英译的启发,旨在通过更好的本土产品负载文化外宣英译,对广西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文化"走出去"。

    西方修辞学劝说受众本土产品负载文化外宣英译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商务英语口译》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刘梦婷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国际交往和涉外商贸越来越频繁,国家对高质量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教材作为开展教学的"脚手架",可以引导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成效,同时口译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纸质教材无法满足新的教学需要。该文基于个人观察调研和学生使用反馈,分析现有商务英语口译教材的弊端,并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三全育人"理念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讨建设立体化商务英语口译教材的原则和对策,以期为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商务英语口译应用型人才立体化教材多模态新文科

    跨文化视野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对策探析

    刘晓阳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各国交流的重要载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以包容的方式,基于跨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学生在深入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语言输出。本文首先阐述基于跨文化视角实施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随后在分析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视角切入,总结出具体对策,旨在提升翻译课堂质量,为国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大学英语跨文化翻译教学对策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黎族民间故事翻译研究

    吕业莉
    26-2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兼顾信达雅是译者面临的问题。变译理论的提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变译理论是黄忠廉教授在变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体系,要求译者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依据读者的需求进行翻译。文章以《黎族民间故事集》中的两个故事为例,从"增、改、仿"几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的变译策略对民间故事翻译的指导作用。在黎族民间故事翻译实践中运用变译理论,不仅能够提高译文质量,还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原作品的内涵,进而推动黎族民间故事的传扬。

    变译理论变译策略黎族民间故事《宝斗》《摇钱树》

    外宣"三贴近"原则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研究——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冉秋月黄广芳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由于文化空缺,中国特色词汇是外宣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外宣"三贴近"原则指导下,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对不同词类的中国特色词汇,应采取不同的译法,如直译、意译、直译加解释、省译等。研究可为该类词汇的外宣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外宣翻译外宣"三贴近"原则中国特色词汇政府工作报告

    概念整合视角下诗歌英译的文化过滤研究——以王翰《凉州词》为例

    孙婉芳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翻译的难度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译作读者常常由于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产生对原作理解的偏差,甚至可能违背原作的真正意图。这种文化过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即使在没有语言指称差异的情况下,也会阻碍人们的理解与认知。概念整合理论认为,两个心智空间中的映射关系有助于新概念的认知。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对古典诗歌的英译进行认知解释,并通过对诗歌不同译本的分析来验证:较好的译文能够更好地兼顾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的心智空间,利用框架表达式,即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在目标语中激活源语的隐含意义或特定含义。

    诗歌英译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文化过滤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英汉翻译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王昊月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和升级,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还有管理效率的过程。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数字化转型这一背景,首先说明了英汉翻译教学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特征,其次提出了翻译教学活动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围绕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展开了讨论,指出要想尽快适应数字化背景,教师不仅要合理选择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的,还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英汉翻译教学数字化转型教学模式创新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