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事英语翻译中的词义引申——以翻译《工兵旅在作战行动中的持续保障》为例

    纪晓娟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军事英语翻译技巧,以翻译《工兵旅在作战行动中的持续保障》一文的实践为例,通过具体分析capability、as-set和available三个词的引申翻译,探讨军事英语翻译中近似、蜕变和舍形取义三个层次的词义引申,指出运用词义引申技巧是提高军事英语翻译译文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军事英语翻译技巧词义引申

    从"传神达意"看《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

    金雨晴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在接受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留汉语的语言身份及文化特征。中国古典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璀璨结晶,研究其英译中的"中国英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思想的指导下,对《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进行研究后发现,译者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修辞手法、意象及流水句的翻译时使用"中国英语"具有可行性。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国英语《邯郸记》传神达意汪榕培

    西方修辞学视角下中国特色国防词汇的外宣翻译策略

    刘玲李雅琴胡昆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本质上看,翻译不只是语言的对等转换,还是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修辞行为。中国特色军事词汇凝结着我军军事思想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翻译时要以西方修辞学为指导,注重翻译目的和效果。该文从修辞劝说、修辞受众和修辞情境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求同存异,寻找最贴近的对等语;以受众为中心,以地道的译文提升"劝说"效果;重视"文外语境",保留原文特色。

    西方修辞学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

    论陈荣捷的《近思录》英译本中的比较哲学应用

    王孟夏
    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荣捷被欧美学术界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毕生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哲学。《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陈荣捷英译的Reflections on Things at Hand为《近思录》目前唯一的英译本。他在翻译中拒绝以西释中的哲学研究法,提出了独创的七项原则。文章意在分析陈荣捷《近思录》英译本中的比较哲学原则与应用,探讨其译法如何在传播中国哲学的同时,彰显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特价值。

    陈荣捷近思录比较哲学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词汇特点探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育新闻报道为例

    赵津艺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新闻标题通常是新闻报道中"眼睛"般的存在。其不仅具有新闻标题的一般特征,还在时态、词汇、结构和修辞等方面具有自己的语言特点。目前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研究发展不足,尤其在标题用词方面。故本文以国内外几大媒体网站上关于北京冬奥会的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为语料,围绕其词汇特点,借助实例分析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含义,同时也为英语体育新闻从业者提供借鉴。

    新闻标题英语体育新闻词汇特点北京冬奥会

    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语境化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为例

    封玮烨景芷伦于海润王柯懿...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方言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使用时对语境依赖度高,而目前针对东北方言翻译的研究较为匮乏,缺少系统的翻译模式。文章基于语内、语际翻译理论,立足语境化视角,构建了"东北方言-普通话-英语"翻译模型,通过分析东北文化特色词的语境含义,探讨相关英译策略,实现东北方言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的转换,旨在为传播东北文化寻找新途径、为中国方言英译提供新思路。

    语内翻译语际翻译语境东北方言文化特色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译介学研究——以姚乃强译本为例

    侯琪瑶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20年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各个国家逐步从战争的恐怖阴影中苏醒过来,把视线从死亡、暴力、争夺中解救出来,寻求新的出路。《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美国"喧嚣年代"的产物,反映了一代人的迷惘、浮华,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丰碑,8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来,受到国人的一致好评,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姚乃强译本作为最经典且广为流传的译本之一,一直以来颇受关注,体现着译者的个性化特征和创造性叛逆。以姚译本为例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译介情况,旨在打破中西方语言文化间的鸿沟和壁垒,促进二者的交流。

    《了不起的盖茨比》喧嚣年代译介创造性叛逆姚译本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民航英语翻译探析

    滑宇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民航业迅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从事飞行手册、咨询通告等民航文本的翻译工作,民航英语翻译对于促进民航安全、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 日常课程中遇到的民航文本为例,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分析民航英语翻译中准确性和规范性文体特点的体现,也希望大家能够对民航英语翻译有所了解。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民航英语翻译准确性规范性

    变译理论在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中的应用研究

    黄杰姚康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广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产生了文化外宣的需求。绣球是壮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和符号之一,是壮族的一张"名片"。从文献整理分析情况来看,有关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的研究较少,存在较大研究空间。通过研究靖西绣球文化外宣英译,有助于广西绣球文化的国际传播。笔者经研究发现,用变译理论指导外宣翻译,译者要做到快准狠,敢于下手,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应以海外读者容易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绣球变译理论外宣翻译

    "三维"转换视角下能源人文学文本的汉译研究——以Fueling Culture为例

    刘晶晶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主义潮流席卷全球,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新兴交叉学科迅猛发展,致力于从人文角度思考环境生态和能源资源问题的能源人文学也开始崭露头角。该类文本从生态人文主义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及翻译难度较大。而生态翻译学同样作为生态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理论,其"三维"转换方法能有效指导能源人文学文本翻译。

    能源人文学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