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制策略与特色分析

    沪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组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制情况和主要特色.展现教材内容体系和栏目体系概貌和设计思路;从加强科学过程与方法体验、重视认识模型和方法策略导引、关注跨学科内容设计、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尝试教材立体化设计等方面,阐释教材落实国家课标、凸显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具体举措.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沪科版编制策略特色分析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学习任务:要素、逻辑与功能

    王爱富
    10-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落实"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从学习任务的构成要素、逻辑关系以及素养发展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要素学习任务的逻辑学习任务的功能学科核心素养

    试论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

    陆军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学化学教师为例,说明当今教师之学的终极目标对应"为己"而"利他"的"为己之学""为教而学"和"应教为学".其中,"为己之学"是完善自我,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使自己趋于成熟、优秀乃至卓越的专业发展层次;"为教而学"是发展学生,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目标和要求;"应教为学"是奉献教育,在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实践中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之学完善自我发展学生奉献教育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知识"特征研究

    曹鹏杰李艳灵李川刘敬华...
    19-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制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知识"调查问卷,经试测、修正、再测、质量论证,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并通过Rasch模型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根据Rasch模型转化得到调查对象的能力值,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策略知识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基于数据结果,探讨了被试教师总体和不同水平群体"教学策略知识"的特征,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知识"发展提升建议.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策略知识教学表征

    化学教科书中视觉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化学键"内容为例

    马文夏婷婷孙影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Gkitzia等人开发的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美国、新加坡等地的主流化学教科书中化学键部分的视觉表征进行分析.从表征的类型(C1)、表面特征的注释(C2)、表征与文本的关联情况(C3)、是否存在合适标题(C4)以及多重表征内各从属表征间连接情况(C5)这五个维度对教科书进行编码统计,获得不同版本化学教科书中视觉表征的信息,以期为后续教科书视觉表征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化学教科书视觉表征三重表征教材比较

    高三主题式复习教学:形式功能、操作实践及价值意义

    朱志江杨弢陈灿樊红燕...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考评价改革要求及高考题型内容分析,结合教学思想和实践经验,提出高三主题式复习教学的三种形式:促进知识学习掌握的课题、建构问题解决方法的专题、提升学科能力素养的议题.阐述其形式功能、模型意义和实操方法,为新高考下的复习课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高三主题式复习教学形式功能操作实践价值意义

    教学思考:价值·目标·方法·评价——以人教版"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为例

    李发顺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的目的 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清晰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和学得怎样等四个问题,这也是教学价值、目标与内容、任务与活动以及目标达成度的反映.以人教版"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为例,结合实际论述从上述四个问题出发进行的教学设计与能力评价.

    钠及其化合物观察与描述预测与证明教学评价

    基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微粒观进阶研究——以"水和水溶液中的微粒行为"为例

    张灵丽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微粒的认识进阶,以水和水溶液为素材,从物质的构成微粒、物质的溶解和结晶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借助实验、模型、类比、想象、视频、数字化实验等手段,探究宏观表象背后的微观实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微粒观,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初中化学微粒观认识进阶水和水溶液

    基于化学学科大概念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以人教版"水的组成探究"为例

    李杨
    48-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构大概念为核心,整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这一学科大概念.按照事实、核心概念、次级大概念、学科大概念的逆向设计顺序,基于课标和学情,建立从真实情境出发,以学科大概念为统摄,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树立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模型,实现知识的"高通路迁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彰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化学学科大概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探究

    "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为例

    庞刚志杨玉琴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学案导学,将学与评任务贯穿在古人眼中的水、科学家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我们眼中的水分子这一情境明线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学案串联学习任务,结合化学史,逐步深化对水的组成的认识,学生参与度高,促进了"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评"一体化学案导学水的组成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