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及教学逻辑

    杨玉琴王彦卿
    3-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逻辑是教学理性的集中体现.在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高阶性、情境性和迁移性等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其发展机制为:以问题情境为场域、以整合的知识为基石、以深度学习为路径.以此构建了基于学科观念持续建构的目标达成逻辑,基于观念统整教学单元的内容组织逻辑,基于问题情境深度学习的活动展开逻辑以及基于目标达成证据的评价利用逻辑.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机制教学逻辑问题情境学科观念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研究

    王伟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学科理解,既有对学科本身的整体理解,也有对化学具体知识的学科理解,后者对诊断、改善教师的具体教学树立了标杆.研究以"原电池"为例,利用学科理解标准分析10位高中化学教师的"原电池"教学表现,梳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进而为"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学科理解原电池教学表现素养为本

    国外化学三重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龚文慧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三重表征自提出以来就对全球科学教育,尤其是化学教育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三重表征也因此被尊为此领域最有力量、最富有成效的思想之一.随着化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约翰斯顿及其他众多研究者对三重表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并出现了多种演绎版本.通过对国外三重表征的来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审视目前三重表征被多重演绎的现状,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化学三重表征理论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重表征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化学教育

    基于CiteSpace的化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宋倩雯李猛谢俊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发挥化学学科育人价值,需厘清化学教材发展脉络,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0年关于化学教材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分析.结果显示:化学教材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材的内容、比较、使用和编制四个方面;化学教材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7年)重点关注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第二阶段(2008~2016年)重点关注科学素养、核心概念、教材的二次开发;第三阶段(2017~2020年)重点关注基于新课标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并对教材的研究进行反思,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化学教材教材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醇和乙酸"为例

    夏欢申燕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乙醇和乙酸"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情境创设、内容的结构化、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及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评价的角度,体会教材的修订意图,分析其对一线教学的导向作用,为更有效地开展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材比较研究新教材乙醇和乙酸新课标

    苏教版化学必修课程教科书实验内容编写评析

    王云生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教版化学必修课程教科书(2019年版)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充实、多样,比较全面地贯彻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要求,体现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教科书把高中学生的必做实验有机融入化学必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帮助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方法学习化学必备知识的同时,注重化学实验方法的教学,从思想、观念、方法层面上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

    化学必修课程教科书编写特色实验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问题与策略思考

    赵春梅陆艳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倡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本质内涵,梳理了化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并结合"认识加碘盐"主题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为高中化学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提供参考.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问题与对策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碳氮偶联合成尿素研究"为例

    江合佩刘炯明张贤金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球面临的粮食危机与温室效应问题为切入点,聚焦常温常压下如何实现碳氮偶联合成尿素,将其拆解成4个子任务,融入定性与定量思维,从价-类二维、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4个角度构建实现物质转化的一般路径与方法模型,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碳氮偶联项目式教学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思维建模

    初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素养的培育——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

    杨林全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素养内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新授课的"证据推理"素养目标,设计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实验层层深入的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流程.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化学教学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开展科学探究和关注课堂评价,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效达成教与学的目标.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基于背景教学理念的空中课堂教学设计——以"海水提溴"为例

    杨健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空中课堂"海水提溴"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海水提溴的自然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学科背景及其教育意义,通过背景教学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技术观、化工过程绿色化等学科观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在背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背景材料、教学设计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背景教学空中课堂海水提溴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观念